前言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016年发布的《PISA2018分析框架草案》中提出了“读写联系体”的概念(转引自潘涌、易华丽,2018)。在国内,读后续写成为多个地区高考英语改革的重点领域,如自2016年起浙江省的英语新高考开始以读后续写的形式全方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021年教育部新高考八省联考中也使用了此种题型。这一改革使得读写结合的概念受到广大师生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国内外也有不少学者对读写结合进行研究与论述。众多研究表明,阅读与写作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阅读和写作具有双向发展路径,是基本的读写能力互相支撑的两个方面(Graham & Hebert,2011,转引自钱小芳、王蔷,2020)。
目前读写课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读写课没有主题意义统领的意识,缺乏了主题意义的统领,读写结合很容易沦为对文章的表面效仿,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二是阅读和写作课割裂,阅读课只教阅读,写作课只教写作,缺乏读写的整合,缺乏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三是读写教学过多关注语法和词汇,缺乏对逻辑和思维的训练,缺乏过程性指导。这三个问题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内容与形式缺乏深度思考,未能对主题意义进行深层次探究,也无法借助主题意义来组织教学活动,生成读写结合的课堂。
本文对基于主题意义的读写结合教学进行探究,旨在实现读与写的深度融合,综合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切实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目前读写课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读写课没有主题意义统领的意识,缺乏了主题意义的统领,读写结合很容易沦为对文章的表面效仿,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二是阅读和写作课割裂,阅读课只教阅读,写作课只教写作,缺乏读写的整合,缺乏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三是读写教学过多关注语法和词汇,缺乏对逻辑和思维的训练,缺乏过程性指导。这三个问题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内容与形式缺乏深度思考,未能对主题意义进行深层次探究,也无法借助主题意义来组织教学活动,生成读写结合的课堂。
本文对基于主题意义的读写结合教学进行探究,旨在实现读与写的深度融合,综合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切实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
对主题意义的探究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程度、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本文结合案例探索了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中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即解读文本,确定主题; 创设情境,引入主题;设计问题链,探究主题;围绕主题,延伸阅读;主题引领,实践写作;整合创新,深化主题。
关键词语 |
主题意义;读写结合;核心素养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1
|
商品月期 |
第八期
|
商品代号 |
21HI0
|
起止页码 |
45-50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衡很亨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