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思维浅层化、结构碎片化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对文本解读浅尝辄止,重表层信息,忽视深层结构的挖掘和主题的统领作用;在导入环节,教师忽视学生背景知识中与主题相关的生活经验、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等;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学生主体性丧失,批判意识薄弱;情境创设简单,学习过程缺乏合作探究,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度学习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育人目标。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安富海,2014)。深度学习有四大特征:(1)注重知识学习的批判理解。“学习者在理解事物的基础上善于质疑辨析,在质疑辨析中加深对深层知识和复杂概念的理解”(杜鹃等,2013,转引自安富海,2014)。(2)强调学习内容的有机整合。“将新概念与已知概念和原理联系起来,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引起对新的知识信息的理解、长期保持及迁移应用”(安富海,2014)。在整合过程中,可以利用图表等方式梳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3)着意学习过程的建构反思。“学习者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经验的双向相互作用实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调整原有认知结构,并对建构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调整”(安富海,2014)。(4)重视学习的迁移运用和问题解决。“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对学习情境的深入理解,对关键要素的判断和把握,在相似情境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也能在新情境中分析判断差异并将原则思路迁移运用”(安富海,2014)。
为了更好地实现深度阅读,必须发挥教师对课堂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在把握课标精神、研读教材文本、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链有助于实现深度阅读,达成教学目标。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安富海,2014)。深度学习有四大特征:(1)注重知识学习的批判理解。“学习者在理解事物的基础上善于质疑辨析,在质疑辨析中加深对深层知识和复杂概念的理解”(杜鹃等,2013,转引自安富海,2014)。(2)强调学习内容的有机整合。“将新概念与已知概念和原理联系起来,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引起对新的知识信息的理解、长期保持及迁移应用”(安富海,2014)。在整合过程中,可以利用图表等方式梳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3)着意学习过程的建构反思。“学习者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经验的双向相互作用实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调整原有认知结构,并对建构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调整”(安富海,2014)。(4)重视学习的迁移运用和问题解决。“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对学习情境的深入理解,对关键要素的判断和把握,在相似情境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也能在新情境中分析判断差异并将原则思路迁移运用”(安富海,2014)。
为了更好地实现深度阅读,必须发挥教师对课堂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在把握课标精神、研读教材文本、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链有助于实现深度阅读,达成教学目标。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英语阅读中普遍存在的思维浅层化、结构碎片化问题,主张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巧妙设置并应用问题链实现批判理解、内容整合、建构反思和迁移运用,促成深度学习。
关键词语 |
问题链;深度阅读;深度学习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1
|
商品月期 |
第八期
|
商品代号 |
21HL3
|
起止页码 |
61-65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陈祺锋
|
商品价格 |
2.5
元 |
作者单位 |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松苑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