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多模态视域下英语听说类拓展性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前言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江省教育厅,2015a)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同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教育部,2012;以下简称 《课标》)指出:“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2017年起,宁波市在英语中考形式上进行了改革,除了笔试和听力测试外,还增加了口语测试,并将此成绩计入考生英语总成绩。中考实施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的举措,奠定了听说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为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多所学校开设了听说类拓展性课程。但在听说类拓展课程的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听说类拓展课程系统化的落实堪忧。虽然目前各中学已经开设该类拓展课程,但是由于教学资源和课业压力的限制,教师往往只关注开发,而忽视活动形式的趣味性;只关注上课,而忽视课程体系的构建;只关注训练,而忽视听说策略的指导;只关注语言的输入,而忽视情感价值的引导。二是时代发展下学生感知的偏好变化。多模态在学生的语言使用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方式,这无形中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倾向接受来自文字、色彩、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符号的刺激(何晓灵,2020)。如果教师在听说类教学中只采取单模态教学方式,显然无法满足不同感知偏好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采取多模态的教学方式,兼顾不同感官偏好的学生。
在基础性听说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多模态的英语听说类拓展性课程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本校开设的“经典之美·语声俱来”课程为例,具体从课程实施原则、课程目标、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活动载体、课程评价、课程辐射七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多模态视域下建设与实践听说类拓展性课程。

摘要

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英语学习资源来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在现代数字化信息时代,多模态资源组合在拓展性课程中对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等能起到积极作用,多模态视域下开展听说类的拓展性课程是对基础听说课程的延伸和补充。本文介绍了在多模态视域下开设英语听说类拓展性课程的必要性,并论述了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意义。

关键词语
多模态;听说课;拓展性课程;深度学习
商品介质
电子刊
商品年份
2021
商品月期
第九期
商品代号
21IB4
起止页码
06-10
读者对象
中学篇电子刊
作者
何晓灵
商品价格
2.5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蓝青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