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方面的技能。听、读、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性技能。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发展语言技能,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教育部,2018)。这里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主要是指语言技能之间的整合,比如听说结合、读写结合等。《课标》进一步指出:“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各种语言技能往往不是单独使用的,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可能同时使用。因此,在设计听、说、读、看、写等教学活动时,教师既要关注具体技能的训练,也要关注技能的综合运用”(教育部,2018)。
为了体现《课标》对综合性语言技能培养的要求,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除了设计听说结合的板块(Listening and Speaking、 Listening and Talking)和视听说结合的板块(Video Time)之外,还设计了读写结合的板块(Reading for Writing)。
读写结合板块的设计意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 采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形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该板块的阅读功能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语篇信息,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分析并学习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为后续的写作任务做好准备。② 重视写作过程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策略和能力。教材采用了过程性写作模式,即先为学生提供阅读输入,让他们学习有关的主题内容、语言知识和语篇知识,然后迁移运用,完成写作任务。③强调同伴评价,鼓励学生互帮互学。在同伴评价环节,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评价标准(Checklist)。这些评价标准不仅适用于对同伴作品的评价,也同样适用于对自己写作的指导,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修改意识,从而提高写作质量。
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读写结合板块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阅读教学有余,而写作教学不足,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读写分家,阅读和写作没有进行整合,两者处于割裂状态,没有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缺乏同伴评价的环节,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基本上都是由教师完成,缺乏同伴的参与,不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读写教学的效率,本文从教材编写的视角提出一些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
为了体现《课标》对综合性语言技能培养的要求,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除了设计听说结合的板块(Listening and Speaking、 Listening and Talking)和视听说结合的板块(Video Time)之外,还设计了读写结合的板块(Reading for Writing)。
读写结合板块的设计意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 采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形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该板块的阅读功能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语篇信息,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分析并学习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为后续的写作任务做好准备。② 重视写作过程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策略和能力。教材采用了过程性写作模式,即先为学生提供阅读输入,让他们学习有关的主题内容、语言知识和语篇知识,然后迁移运用,完成写作任务。③强调同伴评价,鼓励学生互帮互学。在同伴评价环节,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评价标准(Checklist)。这些评价标准不仅适用于对同伴作品的评价,也同样适用于对自己写作的指导,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修改意识,从而提高写作质量。
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读写结合板块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阅读教学有余,而写作教学不足,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读写分家,阅读和写作没有进行整合,两者处于割裂状态,没有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缺乏同伴评价的环节,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基本上都是由教师完成,缺乏同伴的参与,不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读写教学的效率,本文从教材编写的视角提出一些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
摘要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教材十分重视读写技能的综合训练,为此设置了读写结合板块。如何使用好这个板块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这是许多高中英语教师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教材读写板块的编写意图,然后结合案例探讨了读写结合教学的原则和策略,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改进读写教学设计,提高读写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 |
高中英语;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1
|
商品月期 |
第十一期
|
商品代号 |
21KG1
|
起止页码 |
35-40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张献臣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语编辑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