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青年教师有强烈的发表论文的诉求,他们主动寻找机会聆听讲座,虚心请教研究型教师,但很多因没有成功发表论文,最终失去专业表达的兴趣。教研论文写作中存在为职称评定或岗位晋级而进行功利性写作的现象,而教学中也存在着“教而不研”“教研分离”等现象。英国著名课程专家斯腾豪斯在1960年就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和“研究作为教学的基础”的论断(转引自肖川、胡乐乐,2007)。教研论文写作的逻辑起点应始于教学实践和研究之初,并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本文重点聚焦将一次教学实践转化为核心期刊论文的经历,试图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阅读教学反思日记等方式探索一线教师专业表达的行动路径。
摘要
一线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实践智慧,将其转化为学术论文并进行分享与推广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大有裨益。本研究阐述了将教学实践成果转化为教研论文的重要意义,并从四个方面解读了具体操作路径,即问题驱动,激发研究意识;课堂实践,收集过程素材;论文写作,转化实践路径;投稿发表,规范内容逻辑,旨在探索一线教师专业表达的行动路径。
关键词语 |
问题意识;课堂实践;教研论文;论文写作;个案研究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1
|
商品月期 |
第十二期
|
商品代号 |
21LE0
|
起止页码 |
27-32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马世飞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江苏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