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在内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指明了英语课堂教与学的方向(教育部,2018)。深度学习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为逻辑起点,围绕学习的发生、发展与达成,连接贯通课堂主体、教学信息、教学环境等(罗永华,2021),为实现学科育人提供路径与支撑。
目前对深度学习的认识仍存在如下误区:
1. 认为深度学习即多重知识叠加。深度学习不是知识粗浅的叠加,更不是孤立、零散的知识点罗列。一些教师没有梳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一味堆砌教学内容,或盲目加大学习难度,缺乏教学体系,造成学习障碍。
2. 认为深度学习不需要教师的指导。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是深度学习的主体,因此学习过程不需要教师的干预。他们忽视了教师的引导、帮助、鼓励,摒弃教师作为课堂主导的助推者、引领者、示范者的作用,导致学生理解偏差、学习效率低下。
3. 认为深度学习等同于思维品质培养。深度学习必然需要高阶思维能力,也可以训练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但它同时指向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然而,一些教师脱离学情,只追求思维发展,未能兼顾情感渗透、文化输出、能力培养、价值融入等因素,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发展知识与技能、培育优秀品质的载体,但实际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却浅尝辄止,教材整合意识薄弱,没有透析学习材料之间的联系,未能根据学情变化调整教学,只是按部就班“教教材”。另有一些教师陷入浅层提问、语言点讲解、课文复述的低效套路,缺乏有效的输入和输出,完全忽视学生的长足发展。
目前对深度学习的认识仍存在如下误区:
1. 认为深度学习即多重知识叠加。深度学习不是知识粗浅的叠加,更不是孤立、零散的知识点罗列。一些教师没有梳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一味堆砌教学内容,或盲目加大学习难度,缺乏教学体系,造成学习障碍。
2. 认为深度学习不需要教师的指导。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是深度学习的主体,因此学习过程不需要教师的干预。他们忽视了教师的引导、帮助、鼓励,摒弃教师作为课堂主导的助推者、引领者、示范者的作用,导致学生理解偏差、学习效率低下。
3. 认为深度学习等同于思维品质培养。深度学习必然需要高阶思维能力,也可以训练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但它同时指向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然而,一些教师脱离学情,只追求思维发展,未能兼顾情感渗透、文化输出、能力培养、价值融入等因素,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发展知识与技能、培育优秀品质的载体,但实际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却浅尝辄止,教材整合意识薄弱,没有透析学习材料之间的联系,未能根据学情变化调整教学,只是按部就班“教教材”。另有一些教师陷入浅层提问、语言点讲解、课文复述的低效套路,缺乏有效的输入和输出,完全忽视学生的长足发展。
摘要
深度学习以人为本,尊重认知发展和教学规律,顺应教学改革,是落实核心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可基于整体性、活动性、阶梯性、迁移性、育人性等特点,知行合一,立德树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整体审视教学内容,规划教学目标与思路;链接真实情境,促进交流体验;设置多层次问题,发展认知和思维;结构化知识,推动迁移与创造;重视主题意义,彰显育人价值。
关键词语 |
深度学习;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学科育人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2
|
商品月期 |
第一期
|
商品代号 |
22AB7
|
起止页码 |
09-14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林小燕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