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终身学习思潮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引领下,教师学习正日益成为当代教师的基本生存方式。一直以来,在职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遵循着“他育”和“自育”两种方式。前者是指中学英语教师参与各类培训,主要依靠外部力量的强制推行来开启学习;后者则是指教师基于英语教学实践以积累经验和自我反省等形式来进行学习。不可否认,两种学习方式都是中学英语教师学习的重要手段,但同时各自也存在着局限。鉴于此,有研究者提出“构建外语教师学习共同体”来实现“他育”与“自育”的有效统一(文秋芳,2017;杨鲁新,2016)。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作为这一学习模式的具体体现,以课例研究和短期培训等形式构建出一个由大学专家和一线中学英语教师为主体,以学习为核心,以研修活动为途径,融合教学、科研和培训为一体的学习共同体,这对中学英语教师的学习和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参与研修活动学习共同体的一线中学英语教师认为,他们的学习存在着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包括所学的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出现断裂,“所学”无法成为“所用”(杨鲁新、张宁,2021);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所研究的问题并非源于真实的中学英语课堂,难以回归教学;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与大学专家的深度互动,导致无法持续、有效学习等问题。本文通过解读一位在某项校地合作项目中表现突出的中学英语教师的转化性学习过程,探讨其专业成长的历程,总结出在研修活动中英语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然而,参与研修活动学习共同体的一线中学英语教师认为,他们的学习存在着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包括所学的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出现断裂,“所学”无法成为“所用”(杨鲁新、张宁,2021);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所研究的问题并非源于真实的中学英语课堂,难以回归教学;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与大学专家的深度互动,导致无法持续、有效学习等问题。本文通过解读一位在某项校地合作项目中表现突出的中学英语教师的转化性学习过程,探讨其专业成长的历程,总结出在研修活动中英语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摘要
本研究从成人学习理论视角出发,采用历时质性个案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体验式观察与教学日志等方式,剖析了一位初中英语教师在由大中小学教师组成的研修活动学习共同体中的转化性学习过程,概括了教师转化性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本土化特征,并总结出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转化性学习过程要经历的关键事件、深度反思、对话交流、知行合一四个阶段。
关键词语 |
研修共同体;个案研究;教师学习;转化性学习;专业发展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2
|
商品月期 |
第三期
|
商品代号 |
22CC0
|
起止页码 |
14-19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唐义丹、罗佳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