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前言

记叙文写作是许多其它体裁写作的基础,如文学作品、影视剧本、新闻报道等。记叙文写作因隐含条件较多而难度大幅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文体特征不明显
记叙文是与行动、事件的发展有关的语篇,它回答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是对一件事或者一系列事件的叙述(胡曙中,2008)。因此记叙文的重点在于按照某种顺序直接表现动作,呈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文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角色(characters)、背景(setting)、情节(plot)、角度(point of view)和主题(theme)(Glass, 2018)。学生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时可能混淆写作目的,使用描述、解释或者表达观点等写作方式取代叙述,将文章呈现为说明文、议论文或者混合文体。叙事不完整或者要素不齐全等问题也很普遍。
2. 主题不明确
作者对事件的叙述总是带有某种目的,可能是传达一个教训,解释一种观念,证明一种理论,颂扬一种美德或者谴责一种恶行。为了将这样的信息传递给读者,作者需要谨慎选择细节信息,设计合理的情节,使之与写作目的一致(丁往道等,2021)。学生如果对细节的选择不恰当,提供过少或过多甚至是与主题无关的信息,读者将难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 逻辑不合理
记叙文的逻辑通过因果性和结构得以表现,因果性即为什么会发生,与动机和人性相关。记叙文的叙事结构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开头呈现情境,为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做出说明;中间是记叙文的主要部分,讲述事件的发生过程,通常包含不同形式的冲突;结尾揭示动作的意义(胡曙中,2008)。若对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者人物行为动机的解释与普遍的认知不一致,文章将难以被读者接受。许多学生的习作缺少清晰的叙事结构,或者提供的信息不足,如开头不能给读者提供确立情境所需要的信息,中间部分不能清楚呈现动作展开的必要阶段,结尾不能提供点题的信息。提供无关的冗余信息,分散读者的注意力或者令读者感到混淆是逻辑不合理的另一个表现。
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上表现出来的这些问题源于写作指导的不足甚至是缺位。缺少系统、有条理、有层次的指导致使学生不清楚记叙文的文体特征,不知如何设计合理的情节,也不知如何体现主题。

摘要

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存在文体特征不明显、主题不明确、逻辑不合理等问题。体裁教学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思路,即以读促写,讲练结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深度阅读感知范文的体裁特点、赏析语言特色,对篇章主题以及故事的合理性加以探究,并输入语言和语境知识,搭建内容、语言和方法支架。在写作阶段,学生从明确主题出发,围绕主题构建框架、锤炼语言,最后落笔成文。

关键词语
记叙文写作;体裁教学法;以读促写;讲练结合
商品介质
电子刊
商品年份
2022
商品月期
第三期
商品代号
22CD1
起止页码
19-25
读者对象
中学篇电子刊
作者
罗婵娟
商品价格
3.5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