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学篇)2022年第12期:《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重庆:徐飞、张冬梅)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和分析2011年和2022年两个版本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发现2022年版英语课程标准传承并发展了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性质和分级设计的内容,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回答了英语学科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系统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一体化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系。

【关键词】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

 

一、引言 

课程标准是确定学校教育一定阶段的课程水准、课程结构与课程模式的纲领性文件(顾明远,1998)。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教育部,2001)。20世纪末教育部成立了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组织专家制定各学科课程标准 (顾明远,2021)。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实验稿》)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的内容,2003年印发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取代了《实验稿》中的高中部分。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以下简称《2011课标》)取代了《实验稿》中的小学和初中部分。从此,国家课程标准分为高中和义务教育两个阶段进行编制。2018年印发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印发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2022年印发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育部,2022;以下简称《2022课标》)。《2011课标》和《2022课标》是我国21世纪后发布的关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本文从比较的视角,全面介绍和深度分析 《2022课标》对《2011课标》的传承发展与改革创新,以期让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教师能更好地领会新版课标的内容和精髓,更好地用课标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二、《2022课标》的传承发展

《2022课标》的修订不是对《2011课标》的全盘否定,而是为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要求,传承了《2011课标》的合理部分,对一些与新形势和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进行完善和改革。总的说来,《2022课标》有机衔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总结了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传承并发展了《2011课标》中提出的课程性质和分级设计的内容。

1. 课程性质的传承发展

课程性质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程从兵,2019)。《2011课标》在课程性质里提出了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并根据这两个特点阐释了英语课程承担的任务。《2022课标》传承了《2011课标》提出的这两个特点,还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程晓堂,2022c),丰富了英语课程的特点,并指出英语课程还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2011课标》在前言中明确了英语的地位,回答了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的意义,提出了学习和运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作用。《2022课标》则在课程性质中传承了《2011课标》提出的英语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还做了进一步拓展,不仅提出了英语“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明确指出“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教育部,2022)。

总之, 《2022课标》在传承《2011课标》的基础上,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国家价值的角度(王春晖,2022),明确强调英语课程在国家认同、中国情怀、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从国家外语教育战略的高度,对课程性质进行了更明确、更全面的界定,集中地体现了英语课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2. 分级设计的传承发展

《2011课标》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借鉴国家通用分级方式,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建立了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五级九年义务教育英语分级体系,描述了课程目标的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2022课标》延续了这种分级设计思路,还充分考虑了学习条件、学习时限和学习经验等方面的差异,适当调整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等级,将义务教育的英语课程体系从五级调整为三级,提出了预备级和“级别+”概念,以满足1~2年级的教学需要,以及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选择(见下表),并依据这种分级设计思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都进行了分级描述。

《2011课标》和《2022课标》分级体系对比

                   对应级别

 

所在年级

《2011课标》

《2022课标》

1年级

\

预备级

2年级

3年级

一级

一级,一级+

4年级

5年级

二级

二级,二级+

6年级

7年级

三级

三级,三级+

8年级

四级

9年级

五级

《2022课标》在级别上不仅优化了级别,还增加了预备级和“级别+”,这种进阶性、适切性的分级设计思路更符合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实际情况,既能满足共同基础,又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另外,《2022课标》将分级设计思路贯穿目标、内容和评价全过程,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学业质量从“教—学—评”全维度进行了分级描述,让分级描述更全面,对一线教师操作实践更具有指导意义。

三、《2022课标》的创新发展

《2011课标》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导下,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背景下修订的。《2022课标》的修订是在立足我国社会发展新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目标的背景下进行的(梅德明、 王蔷,2022)。《2022课标》根据新时代新要求对《2011课标》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在传承发展的基础上,对《2011课标》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三个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改革,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1.课程目标的创新发展

课程目标是课程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2014)。《2011课标》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022课标》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即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课程目标从五维度到四核心

《2011课标》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分解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维度,《2022课标》则将核心素养分解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将《2011课标》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整合为语言能力,增加了思维品质,将学习策略改为学习能力,将情感态度的内容融入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中,将文化意识放到第二位,强调了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也体现了党中央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程晓堂,2022a)。《2022课标》在课程目标上从能力转向素养,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丰富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课程目标内容,是课程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也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2)课程总目标内涵从隐含体现到明确阐释

《2011课标》在总目标里提出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的五个要素,描述了五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价值意义,规定了五个要素各自包含的内容,但是没有对这五个要素的内涵意义进行明确阐释。《2022课标》以“核心素养内涵”为标题,解读了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强调核心素养的四要素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分别描述了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内涵意义;同时,还以“总目标”为标题,详细阐释了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的预期目标。《2022课标》对课程目标内涵意义和预期目标的明确阐释,可以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目标的内涵,更好地去探索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和相关教学活动。

(3)课程分级目标表述从基于内容到基于能力

《2011课标》在课程目标和分级标准两个部分,根据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要素所包含的内容来描述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2022课标》则从感知与积累、习得与建构、表达与交流来描述语言能力的目标标准,从比较与判断、调适与沟通、感悟与内化来描述文化意识的目标标准,从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推断、批判与创新来描述思维品质的目标标准,从乐学与善学、选择与调整、合作与探究来描述学习能力的目标标准。由此看出,不同于《2011课标》的内容维度表述,《2022课标》在课程分级目标基于能力的表达中,更加强调学生学习课程之后能达到的能力表现的预期成果。这种基于实现目标的能力途径的分级目标描述,有利于课程教师理解课程目标,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

2. 课程内容的创新发展

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决定了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2011课标》没有对课程内容做出专门规定(程晓堂,2022b),而是将课程内容融入课程目标,《2022课标》明确区分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专门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提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个要素组成。

(1)课程内容更注重显性表达

《2011课标》把课程内容隐入课程目标里,分别对语言能力、语言知识、文化意识、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五个维度所包括的课程内容进行了粗略规定。《2022课标》则以专门章节规定了课程内容,从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个维度分别对其所包括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明确阐释。《2022课标》将课程内容独立于课程目标进行表述,让课程内容从隐性走向显性,有助于一线教师明确通过哪些内容载体去实现课程目标,因为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是有区别的,课程目标是方向,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和途径。

(2)课程内容更注重整合系统

虽然《2011课标》在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中对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有一定介绍,但是却没有将知识、技能和策略的学习训练与主题情境结合起来,也没有将其与语言呈现的语篇形式结合起来。《2022课标》聚焦四大核心素养,以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畴统领知识内容,以语言独特的语篇呈现形式,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有效地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内容结构系统。《2022课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和系统表述,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将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课程目标的实现统一起来,并依据课程目标来选择恰当的课程内容。

(3)课程内容更强调生活实践

《2011课标》围绕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于语言学习要求,在课程目标和分级标准中涉及了部分课程内容。《2022课标》则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基于生活实践需要明确规定了课程内容。例如,在主题领域里增加了做人做事与社会服务、敬畏自然和探索宇宙、保护环境与防范灾害、公共秩序与法律法规、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社会热点与国际事务等内容;在语篇类型上增加了大量的应用类、多模态语篇形式,如新媒体语篇、新闻报道、诗歌、剧本、广电节目等;还增加了语篇和语用知识,要求学生能运用语篇知识将语言组织为意义连贯的篇章,并能运用语用知识在特定语境中准确理解他人和得体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有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出不仅要了解和记忆具体的文化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能发现、判断其背后的态度价值;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将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活动结合起来。由此看出,《2022课标》特别强调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英语,将英语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3. 学业质量的创新发展

201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2014),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中(赵尚华,202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2011课标》没有提出学业质量的概念,《2022课标》沿用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做法,单独设置了“学业质量”部分,界定了学业质量的内涵,认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在核心素养上的学业成就表现,并依据不同学段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分级描述了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水平和表现特征,作为英语课程的学业质量标准。

关于学业质量标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程晓堂(2021)指出,课程目标是指课程在促进学生素养发展方面的预期目标,而学业质量标准是用来检验该课程目标是否达成以及达成程度的指标,学业质量标准不规定特定的课程内容要学多少,学多好,而是规定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形成什么样的能力和品格。《2022课标》对学业质量的描述不仅指明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育人方向和质量要求,引导学校和教师转向素养本位、学生中心、探究为主的育人模式,还能为各级各类考试和评价提供理论框架和水平依据(杨向东,2022)。《2022课标》对学业质量标准的分级描述,体现了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的重视,指导课程教师对照学业质量标准对课程学习效果进行诊断和评价,在课程教学中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用学业质量标准来检验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

四、结语

《2011课标》在推动义务教育英语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与新形势和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2022课标》传承发展了《2011课标》中关于课程性质和分级设计的课改思路,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的内容,全面回答了英语学科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党的教育方针凝练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大核心素养,明确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设计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提出了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研制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业质量标准,提供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和评价建议,系统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一体化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系。

————————————

参考文献

程从兵. 2019. 中欧外语课程标准设计理念与框架结构的比较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程晓堂. 2021. 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程晓堂. 2022a.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初中英语[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程晓堂. 2022b. 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解析[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程晓堂. 2022c.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关键问题解读[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7):1-8.

顾明远. 1998.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顾明远. 2021. 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J]. 课程·教材·教法,(10):20-21.

教育部. 20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0106/t20010608_167343.html, 2001-6-8.

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 2014.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 2014-4-8.

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梅德明、王蔷. 2022. 新时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新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 基础教育课程,(10):19-25.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2014. 教育学基础[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王春晖. 2022. 2022版与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比较研究[J]. 基础外语教育,(6):12-19.

杨向东.2022. 素养本位学业质量的内涵及意义[J]. 全球教育展望,(5):79-93.

赵尚华.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解读[J]. 全球教育展望,(6):34-46.##

————————————

注:本文是2022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终身学习视域下英语师范生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23404)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