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听说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学生的听说技能是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其中,听是理解性技能,说是表达性技能,二者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说的能力是在有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的前提下出现的(Krashen,1985)。
当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忽视培养学生口语表达适切性的现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育部,2022;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言学习者要能在特定语境中准确理解他人和得体表达自己,并提升有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为此他们需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语用知识。
语用知识的教学需要基于语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课标》(教育部,2022)提到,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语篇知识将语言组织为意义连贯的篇章。在实际语言交际中,对话者双方构建的口语语篇常因缺失衔接和连贯而导致语用失误。但是,口语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不完全由语法、词汇等有形的衔接手段实现,有时也以隐形的方式存在于推理之中。解读言语行为就是推理依据之一。
赵连杰(2019)提出,在依托口语语篇的语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语用知识的教学和语用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言语行为理论等基本语用原则分析入手,通过挖掘口语语篇的特征,寻找语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空间,以提升学生口语表达的适切性。
当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忽视培养学生口语表达适切性的现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育部,2022;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言学习者要能在特定语境中准确理解他人和得体表达自己,并提升有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为此他们需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语用知识。
语用知识的教学需要基于语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课标》(教育部,2022)提到,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语篇知识将语言组织为意义连贯的篇章。在实际语言交际中,对话者双方构建的口语语篇常因缺失衔接和连贯而导致语用失误。但是,口语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不完全由语法、词汇等有形的衔接手段实现,有时也以隐形的方式存在于推理之中。解读言语行为就是推理依据之一。
赵连杰(2019)提出,在依托口语语篇的语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语用知识的教学和语用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言语行为理论等基本语用原则分析入手,通过挖掘口语语篇的特征,寻找语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空间,以提升学生口语表达的适切性。
摘要
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研究的核心理念,为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将言语行为融入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策略及方法,即解读口语语篇,挖掘言语行为;明确探究方向,设定教学目标;融入言语行为,开展教学活动;评价语用效果,指导后续教学。
关键词语 |
言语行为理论;听说教学;言外行为;言后行为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3
|
商品月期 |
第一期
|
商品代号 |
23AD0
|
起止页码 |
22-27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彭煜雯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海辰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