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内涵与路径

前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育部,2022a;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指出: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育部,2020;以下简称《高中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也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跨文化交流能力。《义教新课标》和《高中新课标》所提的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或者跨文化能力,它是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文化意识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培养跨文化敏感性,使学生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能意识到彼此的文化差异,调适交际策略,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这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梅德明、王蔷,202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中高考试题中缺少直接考查学生跨文化交际知识的题目,导致部分教师对文化教学不重视,跨文化教学很多时候只是作为理念写在教案上或者在公开课上展示一下,流于形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很多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必要性,但缺乏系统的跨文化相关知识,在分析与研读语篇时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挖掘不够,对跨文化知识的解读停留在表面。有些教师虽开展了跨文化教学的尝试,但面临着诸如课时紧张、资料匮乏和活动耗时等条件限制。同时,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靠外语教学,还需要其他学科的配合,而大部分教师还没有开展跨学科教学和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教师的认知偏差、能力不足和现实困难,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学到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碎片化和浅层化,对外国文化很多时候只看到热闹的表面现象,对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述能力相对较弱等。这些问题导致我国外语学习者在对外交流中存在沟通低效、文化“休克”和本土文化失语等现象。

摘要

英语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通过英语课程学生能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目前在英语教育中,教师对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存在一定认识偏差,缺少有效方法,面临一些困难。本文在综述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基础上,阐释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和教学框架,并基于教学实践提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语
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意识;交际策略
商品介质
电子刊
商品年份
2023
商品月期
第十一期
商品代号
23KF2
起止页码
32-37
读者对象
中学篇电子刊
作者
李力、李旦
商品价格
3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