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融入隐性中国文化元素的教学实践

前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今的英语教学已经不仅是语言教学,更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因此,将中国文化融入中学英语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文化敏感性、促进文化交流和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育部,2020,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文化知识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主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以及相关的发明与创造;精神方面主要包括哲学、科学、教育、历史、文学、艺术,也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等”。这些精神层面的观念和价值,与物质层面的产品和实践一样,都是“通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演变,沉淀下来的反映该民族、该国家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的具有其特质的文化成果”(朱麟,2014)。
然而,不同于显性具体的物质文化元素,如文化产品(products)、文化实践(practices)、文化社群(communities)和文化个体(persons), 精神层面的文化观念(perspectives)常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存在,就像隐匿在水面下的冰山,体量巨大却难以直接观察(Moran, 2004)。精神文化这一与物质文化相匹配的部分比较复杂,比较难于类别或分析,但是不可缺少(费孝通,2005)。它体现了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共识,构成了他们看待和解读周围世界的方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例如,在译林版《英语》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Extended Reading Qingming Scroll(《清明上河图》)这一语篇中,隐藏在描述长卷上不同场景等具体意象的文字下的是有别于西洋画焦点透视的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山水画使用的散点透视、移步换景法所传递的气韵生动和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东方审美。这种隐性中国文化元素中体现了古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教师在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英语教学时,“不能仅是对教材内容的符号化表达,而应是对文化符号的揭示和表达,对文化知识的深刻理解”(杜茜等,2022),通过分析、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感知和领悟一些隐性中国文化元素,强化情感体验,培养文化意识,塑造文化品格。

摘要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隐性中国文化元素,指出教师可以通过梳理文化信息、代入真实情境、设置纵深式提问和拓展阅读资源等手段,提升学生的文化敏感性、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语
隐性文化元素;阅读教学;文化意识;中国文化
商品介质
电子刊
商品年份
2024
商品月期
第五期
商品代号
24EE6
起止页码
21-26
读者对象
中学篇电子刊
作者
王笑伊
商品价格
3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