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读后续写是高考改革后的一种新题型。王初明(2012)认为读后续写材料的语言水平原则上高于学习者语言水平,在写作过程中,学习者会模仿所给材料中的语言,最终产出的语言水平向所给材料语言水平看齐,从而缩小差距,这被称为协同效应。然而在真实考试中,学生的习作并没有达成协同效应,究其根本有以下原因:1.学生读不懂所给材料;2.学生不会构思情节。本文将在分析小说创作理论用于读后续写的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利用小说创作理论构建读后续写分析框架和情节设计框架,从而在理论上丰富读后续写策略,并解决读后续写中如何读懂文本进而设计情节的问题。
摘要
读后续写提出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写作要求,小说与读后续写文本材料的体裁相似性决定了小说创作理论适用于读后续写。本文基于读后续写文本材料的体裁和写作要求,探究在读后续写中如何利用小说创作理论分析冲突、塑造人物和构思情节。
关键词语 |
读后续写;小说创作理论;冲突;人物性格;情节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4
|
商品月期 |
第七期
|
商品代号 |
24GD7
|
起止页码 |
19-23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廖莎
|
商品价格 |
2.5
元 |
作者单位 |
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