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育部,2020a;以下简称《高中课标》)要求,“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以此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育部,2022;以下简称《义教课标》)要求,“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这些要求的提出,既肯定了课堂教学评价之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指明了以评促思的目标、内容和落实路径。课堂评价既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议,又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
《高中课标》将思维品质定义为“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2020a),并将思维品质培养目标描述为:“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教育部,2020a)。就实践而言,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思维品质提升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整理、新概念的建构、创新观点的表达等方面。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受到包括自身素养、教学进度要求、量化考核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实施以评促思的意识不强、方法不多,常常出现“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量化评价多,描述性评价少”“笼统式评价多,启发式评价少”“教师评价多,学生评价少”等问题。
首先,过多结果性评价易导致忽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调节和导向功能。学生得到评价结果后一般就会知道自己的错误,但并不一定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因而学习极易陷入“出错→纠错→再出错→再纠错”的浅学习和浅思维怪圈,难以进入深度学习和深度思维。其次,量化评价常常只能反映学生学业表现的一部分,易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情绪、态度等主观因素变化的评价,也会忽视隐性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动向的评价,甚至导致学生思维方式单一、思考内容片面、停留于低阶思维等问题。再次,笼统式评价多以模糊的赞赏、同意、肯定、否定等简单话语为主,学生的认知行为缺少层次性和深度,不利于其知识的结构化,其知识理解的深刻性和记忆的持久性无法得到保障。最后,教师的长期单向评价极易出现片面评价或主观臆断式评价,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造成伤害。师生在同一问题上所持信息和表达路径不对称,若不能互补,则会给学生带来挫败感和沮丧感,以致学生在问题面前畏首畏尾,思维的积极性会逐步丧失。这显然与课程标准要求的思维品质培养目标背道而驰。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实施以评促思策略呢?
《高中课标》将思维品质定义为“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2020a),并将思维品质培养目标描述为:“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教育部,2020a)。就实践而言,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思维品质提升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整理、新概念的建构、创新观点的表达等方面。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受到包括自身素养、教学进度要求、量化考核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实施以评促思的意识不强、方法不多,常常出现“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量化评价多,描述性评价少”“笼统式评价多,启发式评价少”“教师评价多,学生评价少”等问题。
首先,过多结果性评价易导致忽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调节和导向功能。学生得到评价结果后一般就会知道自己的错误,但并不一定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因而学习极易陷入“出错→纠错→再出错→再纠错”的浅学习和浅思维怪圈,难以进入深度学习和深度思维。其次,量化评价常常只能反映学生学业表现的一部分,易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情绪、态度等主观因素变化的评价,也会忽视隐性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动向的评价,甚至导致学生思维方式单一、思考内容片面、停留于低阶思维等问题。再次,笼统式评价多以模糊的赞赏、同意、肯定、否定等简单话语为主,学生的认知行为缺少层次性和深度,不利于其知识的结构化,其知识理解的深刻性和记忆的持久性无法得到保障。最后,教师的长期单向评价极易出现片面评价或主观臆断式评价,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造成伤害。师生在同一问题上所持信息和表达路径不对称,若不能互补,则会给学生带来挫败感和沮丧感,以致学生在问题面前畏首畏尾,思维的积极性会逐步丧失。这显然与课程标准要求的思维品质培养目标背道而驰。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实施以评促思策略呢?
摘要
以评促学、以评促思是促进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评价对学生思维品质的促进作用为切入点,分析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评价策略运用针对性不强、指向性不明、导学方法不灵、促思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并以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及名著阅读教学为例,探讨了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策略,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多元化发展,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路径和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 |
英语教学;课堂评价;以评促思;评价策略;思维发展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4
|
商品月期 |
第八期
|
商品代号 |
24HD8
|
起止页码 |
21-26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徐根娣、卢国华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阜宁县教师发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