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指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成功实施课程的关键保障。教师要将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教育部,2022)。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如何理解课程、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并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杜小双,2021)。由此可见,教师教学观念的审视与反思是促进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标准在课堂落地的有力保障。
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教学行为都是在一定教学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周先进、靳玉乐,2007)。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师教学观念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作用,教学行为相当程度上反映着教师的教学观念(梁永平,2011)。教师的教学观念支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不同教学观念的教师基于各自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课堂决策。即便教学观念相近的教师,也会因为教育背景、教学经历、教学实践的不同,呈现不一样的教学形态,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义教课标》同时指出,教师要在学习、实践与反思中,激活教学智慧,有机整合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加深对教学本质的理解和认识(教育部,2022)。笔者认为,在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学习、实践与反思,是教师审视教学观念、反思教学行为、启迪教学智慧的有效路径。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课题或者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向参与教学研讨活动的学生和教师展示不同授课方式,课堂效果存在差异的教学研讨活动。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育比较研究法,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杨文娇,2017)。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可依托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反思、评价自身教学行为,更新教学观念,实现教学观念指导下教学行为的有效转变,形成更成熟、精湛的教学技艺。
本文将结合一次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从两名教师对相同教学环节的不同处理方式谈英语教师如何将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从而审视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教学行为都是在一定教学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周先进、靳玉乐,2007)。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师教学观念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作用,教学行为相当程度上反映着教师的教学观念(梁永平,2011)。教师的教学观念支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不同教学观念的教师基于各自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课堂决策。即便教学观念相近的教师,也会因为教育背景、教学经历、教学实践的不同,呈现不一样的教学形态,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义教课标》同时指出,教师要在学习、实践与反思中,激活教学智慧,有机整合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加深对教学本质的理解和认识(教育部,2022)。笔者认为,在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学习、实践与反思,是教师审视教学观念、反思教学行为、启迪教学智慧的有效路径。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课题或者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向参与教学研讨活动的学生和教师展示不同授课方式,课堂效果存在差异的教学研讨活动。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育比较研究法,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杨文娇,2017)。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可依托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反思、评价自身教学行为,更新教学观念,实现教学观念指导下教学行为的有效转变,形成更成熟、精湛的教学技艺。
本文将结合一次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从两名教师对相同教学环节的不同处理方式谈英语教师如何将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从而审视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摘要
教师应将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以此推动课堂教学变革,促进专业化水平提升。本文以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为例,从两名教师对相同教学环节的不同处理方式,反思与启发教师应如何通过学生观、育人观、教材观和评价观的优化与改进,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语 |
教学观念;同课异构;教学环节;教师专业发展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4
|
商品月期 |
第八期
|
商品代号 |
24HG1
|
起止页码 |
40-45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葛婷婷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南通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