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重大主题教育融入高中英语教学是落实学科育人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重大主题教育教学实践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学科知识和重大主题教育知识融合生硬、重大主题教育课堂实践行为单一等现实问题。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例,本文结合教学内容从呈现重大主题教育载体和凸显重大主题教育学科育人方式两方面提出实践路径,即注重融入内容的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以及注重育人方式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关键词】重大主题;重大主题教育;英语教学;学科育人
一、引言
重大主题教育是普及型与通识性教育,要全面覆盖各学科(李健、李海东,2023)。重大主题教育融入课程教材,通过整体建构、素材处理、活动设计,有助于增强课程教学育人导向和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加强重大主题教育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并激活重大主题中各教育形态教育功能,近年来,教育部甄选出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等在内的九大重大主题教育内容,让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并印发了相关的指导性意见与政策性文件(教育部,2024)。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育部,2020;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部分都表明重大主题教育进高中英语教学、融入教材的必要性。但在践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重大主题教育教学实践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重大主题教育内容分散,教师在不同的教学单元中随机插入重大主题教育内容,缺乏系统的规划,导致重大主题教育的融入显得零散和无序。(2)学科知识和重大主题教育融合生硬。教师刻意将英语知识生硬地变为重大主题教育或把重大主题教育生硬地附加于语言知识上,使得重大主题教育显得空泛和抽象,无法落地。(3)重大主题教育课堂实践行为单一,缺乏情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目标中贴上“重大主题教育”的标签,或者设计一些空洞的说教活动,而非优化重大主题教育渗透路径,实现英语教学和重大主题教育的有机统一。
二、高中英语教学融入重大主题教育教学的路径设计
高中英语教学融入重大主题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对教学内容中的重大主题教育元素进行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找到灵活渗透方法,达到智育与德育交融的过程。为系统规范、有机融入、丰富多样地落实重大主题教育,对于重大主题教育内容的优化和重大主题教育的学科育人方式的探究至关重要。
1. 结合教学内容呈现重大主题教育载体,进行系统融入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使重大主题教育蕴含的育人效果达到最大化,厘清重大主题教育与高中英语教材的逻辑理路,挖掘教学内容中的重大主题教育内容是融主题教育于高中英语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实践的基础。
《课标》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其中,若干子主题落脚于重大主题教育,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等。围绕知识探究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本文中重大主题教育主要在个人、社会、生态方面进行内涵延伸:个人维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价值目标及取向和价值准则教育等;社会维度,涵养中国情怀与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家国情怀、社会关爱意识和中华民族文化积淀教育等;生态维度,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包括文明的自然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教育等。
面对教学内容的学科性和重大主题教育元素的价值性,教师如何基于教学内容选择重大主题教育内容?如何丰富教学内容中重大主题教育呈现形式?笔者将围绕以上突出问题介绍策略,在此过程中强调教学载体的系统化选择和重点化呈现。
(1)从独立走向整合,精选重大主题教育内容
重大主题教育融入课程既要考虑重大主题教育内容本身的内在结构,也不能肢解原有课程的基本结构(张铭凯,2023)。这一过程是从独立走向整合的过程,需强调知识逻辑、生活逻辑与认知规律的统一。
依据知识逻辑,教师应重视重大主题教育主题的递进性。教师可根据知识的层次和复杂性,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契合的重大主题教育内容,合理设置主题的递进关系,帮助学生在逐步掌握主题知识的过程中,深入理解重大主题教育理念。例如,为深入理解重大主题教育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教师可提炼出四大核心要素: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在人教版《英语》(下同)必修二Unit 1 Cultural Heritage中突出中华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在必修三 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中探讨中华传统习俗,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在选择性必修一Unit 1 People of Achievement中强调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在选择性必修二 Unit 3 Food and Culture中强调不同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上四个单元依据核心要素,提炼不同核心育人目标,依据从具体实例到抽象概念的知识层次,建立“重大主题教育统领教学单元,各教学单元互为补充”的逻辑关联,共同指向家国情怀教育,形成育人蓝图。
依据生活逻辑,教师应确保重大主题教育内容的实际相关性。为实现重大主题教育的现实意义,教师重视现实性,突出探索性,强化互动性。例如,在必修二 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中,教师结合生活中的环保案例,重视现实性,渗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自然观教育。在选择性必修三 Unit 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中,教师从低碳生活和节约资源的角度引导学生探索新型环保方式,突出探索性,渗透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此外,针对必修三Unit 4 Space Exploration学习中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对欠缺的情况,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和项目合作等方式增强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感。
依据认知规律,教师应设计适宜的重大主题教育学习路径。在选择重大主题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确保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匹配。例如,根据《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包括经典教育、常识教育和技艺教育。在经典教育方面,高中学段要求学生研读经典,探究经典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常识;在常识教育方面,要了解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在技艺教育方面,要探寻中华传统艺术形式,感受中华传统工艺中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必修三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中,教师强调经典教育和常识教育,介绍儒家主要思想,设计阅读《论语》节选的活动。在选择性必修三Unit 1 Art中,教师强调技艺教育,设计传统画作赏析活动。
(2)从浅层走向深度,组织教学内容中重大主题教育呈现形式
英语学科教学具有抽象性,重大主题教育具有现实关联性。重大主题教育在教学内容中多以以下两种方式呈现:① 通过具有现实背景的语篇体现重大主题教育,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主题的现实意义;② 通过创设情境素材体现重大主题教育,在模拟情境中增强学生对重大主题的理解。前者如选择性必修一Unit 5 Working the Land,通过袁隆平的真实故事直接让学生感知理想信念教育、价值目标及取向和价值准则教育。后者如必修三 Unit 5 The Value of Money,通过《百万英镑》这一剧本创设“假如你拥有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支配权”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思考和讨论价值观主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基于以上两种呈现方式,教师通过以下方式在影响学生对重大主题的理解与应用的关键环节重点呈现重大主题教育内容,使融合从浅层走向深层:① 根据理解深度,在学生概念理解不深入处依据逻辑性重点呈现;② 根据学生需求,在情感共鸣不足处依据共情性重点呈现;③ 根据思维能力,在缺乏批判性思维处依据深度性重点呈现。例如,必修一 Unit 2 Traveling Around以旅行为切入点,重点呈现涵养中国情怀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主题教育。教师通过构建“了解中国多元文化(旅游的定义与意义)——体验传统文化(模拟旅游体验)——践行与传承传统文化(规划旅游行程)”的逻辑链丰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选择性必修四 Unit 4 Sharing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重点呈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重大主题教育。教师通过讨论和分享与传统美德相关的个人故事,引导学生感悟传统美德的与时俱进,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美德,以增强他们的情感共鸣。选择性必修一 Unit 2 Looking into the Future以展望未来为切入点,重点呈现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大主题教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全球性问题的辩证性思考,深化学生对价值类知识的认知。
2. 凸显学科育人方式,进行协同多元融入
对于教学内容中蕴含的重大主题教育元素,教师不能简单地当成语言知识进行生硬操练,而应聚焦育人目标,围绕单元主题育人功能,融重大主题教育元素于教学过程,实现知识探究和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凸显学科育人方式主要表现于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即重大主题教育目标下的“知”“情”“意”“行”的有机融合。知即知识和认识;情即情感、情绪和情感体验;意即由情引申出的态度、意志等;行即体验与实践(王燕平、王玉艳, 2024)。“知”“情”“意”“行”的有机融合能帮助学生实现“认知与理解——体验与认同——实践与行动”的飞跃,内化重大主题教育的认知,并逐步固化为自觉行为,达成行为纠偏。
本文通过主题驱动、项目驱动和共同体驱动落实这一融合理念。主题驱动以重大主题教育为主线引导学习方向,通过逐步深入主题,提升学生对重大主题教育的感知、认知与理解,增强学科知识与重大主题教育知识的协同性。项目驱动转化重大主题教育为实践性任务,通过实施具体项目,促使学生探索和应用重大主题教育知识,提升学生对重大主题教育的共情与达意。共同体驱动强调信息技术赋能,通过强调共同目标和集体支持,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激励学生在行为上做出积极改变。项目驱动和共同体驱动丰富了重大主题教育的课堂实践行为。
(1)通过主题驱动,促进“知”的认知与理解
主题驱动指在单元教学时,教师以重大主题教育目标为导向,以学科资源使用为支撑,从教学单元内部、教材内部跨单元、跨教材关联资源三方面展开,形成主题网络。
① 梳理单元内部语篇,形成重大主题教育的轴心。教师以重大主题教育的目标为统领,优化组合单元内语篇,重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② 跨单元选择语篇,增强重大主题教育知识的连贯性。教师在教材内部寻找同一主题范畴的相关语篇,快速唤醒学生已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对主题理解的连贯性。
③ 跨教材关联语篇,拓展重大主题教育内容。教师以重大主题教育主题为线索,选择其它版本教材中合适的语篇,在多语篇间进行互动、关联及比较,促进学生对主题的全面理解。
[教学案例]
在选择性必修一Unit 1 People of Achievement的教学中,教师围绕重大主题教育中“理想信念教育、价值目标及取向和价值准则教育”学习主题,从确定目标价值观、价值观建立路径、自我反思与成长三个方面梳理教材相关教学内容(见表1)。
表1 选择性必修一Unit 1 People of Achievement教学内容梳理
教材板块 |
教学内容 |
学习主题 |
|
Tu Youyou Awarded Nobel Prize |
屠呦呦的重要贡献 |
激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科研精神的共鸣,强调对真理、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
确定目标价值观 |
Mei Lanfang |
京剧及其文化价值 |
激发民族自豪感,强调对国家、民族的忠诚 |
|
Explore the Meaning of Greatness |
理解对“伟大”的多元解读 |
反思自己的人生追求,强调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 |
|
The Man Who Chang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 |
爱因斯坦坎坷的一生及其科学成就 |
感受追求真理的不易与坚持, 强调价值观建立需要艰辛的努力 |
价值观建立路径 |
Three Days to See节选 |
安妮老师的无私奉献和对海伦的启蒙教育 |
感受教育在塑造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教育途径在价值观构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
|
Jane Goodall |
Jane Goodall在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 |
强调价值观构建的动态性,提醒学生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保持开放心态,勇于接受新的视角和挑战 |
|
项目 Prepare a Book Report |
研究伟人的传记,了解他们的成功与失败 |
从榜样中获取力量,强调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反思 |
自我反思与成长 |
写作One Big Decision I Made |
回顾重大决策,思考这些决策对自己的生活的影响, |
强调对目标设定及重大决策的反思 |
|
演讲My Understanding of Greatness |
表达对“伟大”的理解,探讨日常行为如何影响个人的价值和成就 |
强调对日常行为的反思和对自我价值的检视 |
基于单元主题思想,教师从教材内部寻找共性单元,关联共性语篇。必修三 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围绕道德与美德主题,探讨道德困境、人生中的选择、如何传递爱心等话题,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选取了三篇关联语篇:Mother of Ten Thousand Babies介绍了林巧稚无私奉献和医者仁心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与本单元对爱国情怀的讨论相呼应,扩充了对“伟大”的定义;The Stone in the Road通过寓言故事探讨个人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帮助学生意识到每个选择都与道德责任紧密相连,促进自我反思,与本单元价值观建立路径相呼应;The Taxi Ride I'll Never Forget通过小人物的心灵触动,讲述普通人的善行,与本单元关于伟大与成功的多元理解相辅相成。
不同版本的教材虽然在单元编排和内容表达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围绕重大主题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针对相似主题的不同案例或语境,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能够识别出共享的价值观和思想。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6 The Admirable、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 1 Tu Youyou Awarded Nobel Prize、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4 Chinese Scientist Wins 2015 Nobel Prize和上外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1 Road to Success四个语篇都围绕科学家、科学发现和科学精神话题,介绍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旨在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品质和精神,感悟爱国主义。笔者选择译林版教材作为跨教材关联语篇。人教版教材和译林版教材的两个语篇均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呈现,依据时间线讲述屠呦呦的事迹,传递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其中,Tu Youyou Awarded Nobel Prize侧重科学探索的曲折与努力,突出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Chinese Scientist Wins 2015 Nobel Prize更关注屠呦呦个人的坚韧和创新精神。通过关联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更全面的有关屠呦呦科学成就的信息,更能获得对科学探索背后的价值观的深刻理解。
(2)通过项目驱动,提升“情”“意”的体验与认同
将重大主题教育转化为实践性任务可借助项目式学习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性任务助力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深入体验和认同重大主题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实现学科协同育人,深化重大主题教育。
在项目设计初期,教师要确保项目情境真实,即围绕重大主题教育目标进行规划,确保学生在项目中能够接触到真实且相关的价值观念;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确保项目过程真实,即选择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项目主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价值判断的理解和认同;在项目评价阶段,教师要确保价值引领真实,即制定真实的项目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在项目中的价值判断过程。
[教学案例]
必修二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借助人与自然主题,引发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和行动,倡导文明的自然观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从重大主题教育角度审视该单元,可涉及以下内涵: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球视野与本土行动。基于此,教师设计指向重大主题教育的项目教育目标:① 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即通过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了解,学生能认识到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②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学生能培养长远眼光和社会责任感;③ 培养全球视野,关注本土行动,即通过具体案例,鼓励学生关注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同时也引导他们参与到本土的保护行动中。
在以上项目教育目标的指导下,教师设计制作一份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册的项目。在项目启动阶段,教师基于真实情境设计驱动性问题:What endangered animals have you seen at the zoo? Why have they become endangered? What can be done to better protect endangered animals? 以此唤起学生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明确项目主题和项目目标。在项目驱动阶段,教师设计多条“核心概念——驱动性问题——项目任务”学习线,以确保项目过程真实有效,持续引领学生探究问题。阅读课以生态平衡为核心概念,以 “What measures has China taken and what achievements has it made in protecting rare wild animals?” 为驱动性问题,以讨论我国对藏羚羊的保护措施及取得的成就为学习任务;听说课以社会责任为核心概念,以 “What practical actions can we take to contribute to local animal protection?” 为驱动性问题,以小组讨论如何推动本地的动物保护活动为学习任务;读写课以宣传与行动为核心概念,以 “How can we effectively spread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tection of endangered wildlife?” 为驱动性问题,以设计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册为学习任务。
在项目评价阶段,教师从内容深度、逻辑性与结构、创造性与实用性、个人反思几个方面评价宣传册来确保价值引领真实。在内容深度上,教师评估学生对保护措施的必要性和成就的理解是否深入,能否举例说明;在逻辑性与结构方面,检查宣传册的逻辑结构是否合理,生态平衡、社会责任、宣传与行动三个核心概念是否互相支持;在创造性与实用性方面,评估学生提出的保护建议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是否能够在实际中实施;在个人反思上,关注学生有无体现个人在保护活动中的作用。
(3)通过共同体驱动,贯穿“行”的实践与行动
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王小玲,2023)。虽然共同体从整体上发挥育人作用,但是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参与时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信息技术赋能共同体驱动可以在基础层次助推多模态语料输入,辅助学习任务;在应用层次搭建多维互动平台,增强课堂参与感;在评估与反馈层次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个性化学习和教学调整来有效提升共同体的互动与协作效果。
[教学案例]
选择性必修二 Unit 2 Bridging Cultures从文化沟通和交流主题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文化传播和沟通的使命与意识。为达成文化交流的可及性、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文化冲击的实时性要求,信息化赋能可发挥重要作用。
在基础阶段,教师利用纪录片The Great Wall展示中华文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成就,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师还利用TED演讲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技巧和礼仪,培养学生适应多元文化环境并互动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利用本校留学生的真实学习和生活案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差异、文化认同和全球化等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在应用阶段,要创建合作学习环境,建立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协作关系。教师利用在线词典和共享文档,促进语言学习与理解。例如,针对bridge一词,学生利用在线词典查到英文释义共10条,学生将释义与使用语境编入共享文档,共同探究单元中bridging cultures的对应释义,并继续编辑共享文档,重点探究文中如何体现bridge。
在评价阶段,要通过实效、激励、多样反馈机制赋能,促进共享经验的交流与反思。教师利用在线测验平台设计关于所学内容的知识测验,以确保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借助在线协作工具设计自评和互评表,激励学生共享经验。此外,教师还使用在线电子档案袋收集、展示和评估学习成果,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反馈渠道。
三、结语
重大主题教育融入高中英语教学是达成学科育人目标的关键举措。教师应注重内容转化,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重大主题往往在内容表达上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因此,在与教材主题紧密联系时,应对其内容进行适度转化,要符合学生认知从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规律。教师应注重创新育人方式,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教师应重视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生在主题驱动过程中获得情感认同,在项目驱动过程中提升理性认知,在共同体驱动过程中增强价值判断。换言之,高中英语教学融入重大主题教育的实践需要不断强化重大主题内容与学生情感、体验、价值等的深层关联。
————————————
参考文献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2 (必修模块)[T].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 202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T].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 2024. 落实重大主题教育 增强课程教材的时代性和思想性[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2024/2024_zl04/202404/t20240409_1124622.html, 2024-04-09.
李健、李海东. 2023. 重大主题教育进中小学数学教材:现实意义、基本遵循与实践进路[J]. 课程·教材·教法,(3):96-101.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 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1、必修2、必修3、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选择性必修4 [T].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0. 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3 (必修模块)[T].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小玲. 2023. 场域理论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有效路径[J]. 教学月刊·小学版,(12):4-8.
王燕平、王玉艳. 2024. 德育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探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1-7.
译林出版社. 2020. 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3 (必修模块)[T]. 南京:译林出版社.
张铭凯. 2023. 重大主题教育融入课程:价值诉求、现实挑战与实践进路[J]. 课程·教材·教法,(2):41-48.
中国教育学会. 2019.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作者:王燕平(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江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