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语言,承担着交流沟通、传播文明等重要职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其中“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是学生在新时代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涵养品格,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教育部,2022),从而培养出了解国家优秀文化、有正确价值观且具备一定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的时代新人。
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育存在表层化、碎片化、标签化的问题。受教师教育观念更新不及时、文化解读不深入、课堂活动设置不丰富等因素影响,文化意识的培育被窄化为掌握文化语言的表达,这忽视了语言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导致学生获得的知识有限、理解有限、思考有限,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对世界文化的包容。
建构主义理论为解决上述问题和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讨教师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协同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建构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育存在表层化、碎片化、标签化的问题。受教师教育观念更新不及时、文化解读不深入、课堂活动设置不丰富等因素影响,文化意识的培育被窄化为掌握文化语言的表达,这忽视了语言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导致学生获得的知识有限、理解有限、思考有限,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对世界文化的包容。
建构主义理论为解决上述问题和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讨教师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协同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建构文化意识。
摘要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建构主义理论指向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本文从当下文化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具体案例论述了如何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激活与联结、整合与编码、理解与批判、内化与迁移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文化、在协作与对话中理解文化,最终达成意义建构,形成文化意识。
关键词语 |
建构主义;文化意识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4
|
商品月期 |
第七期
|
商品代号 |
24SA6
|
起止页码 |
01-07
|
读者对象 |
小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孙丽
|
商品价格 |
3.5
元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