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阅读是一个获取信息并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Snow,2002)。学生在与文本互动中不仅要获取新知识,更要感悟文本对自身的价值,从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等。但意义并不是现成存在于文本或是读者中,而是产生在读者与文本、自我和世界的互动中,这是一个自主的、动态的过程。
纵观目前的阅读教学,很多一线教师仍然引导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解读文本上,比如获取文本的表层信息,而且整个过程基本由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来主导,学生则是被动参与。这种做法过度关注文本信息,忽视了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的反应,既不利于为学生创设良好又真切的阅读体验环境,又无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深度阅读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以读者立场为理论框架,探究如何利用读者立场来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建构意义,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和深度阅读的能力。
纵观目前的阅读教学,很多一线教师仍然引导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解读文本上,比如获取文本的表层信息,而且整个过程基本由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来主导,学生则是被动参与。这种做法过度关注文本信息,忽视了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的反应,既不利于为学生创设良好又真切的阅读体验环境,又无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深度阅读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以读者立场为理论框架,探究如何利用读者立场来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建构意义,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和深度阅读的能力。
摘要
阅读是一个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读者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下通过与文本、自我和世界的多重互动来理解、修正和生成意义。本文在梳理意义建构和读者立场文献的基础上,论证了利用读者立场促进意义建构的可行性,并结合课堂实例阐述了如何借助字面上立场、阐释性立场、批判性立场和个性化立场等来建构文本的字面意义、主题意义和读者意义,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和深度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语 |
读者立场;意义;意义建构;阅读教学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4
|
商品月期 |
第九期
|
商品代号 |
24IB7
|
起止页码 |
07-13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鲁周焕、张晓东
|
商品价格 |
3.5
元 |
作者单位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