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读前活动,又被称为增强学习者能力的活动(enabling activities) (Tudor,1989,转引自陈则航、邹敏,2022),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效的读前活动能够激活学习者的背景知识,使其与待阅读的文本内容建立紧密联系,并帮助他们构建必要的知识库和认知框架,从而减少因缺乏相关信息而导致的信息提取困难和理解障碍。此外,有效的读前活动还能促进学习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更具参与感与责任感。何亚男、应晓球(2010)指出,有效的读前活动是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然而,许多英语教师在开展读前活动时仍存在以下问题:1. 对读前环节的重要性认知不足。2.交互性和参与性不足。3. 缺乏针对性和策略性。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针对读前活动开展充分的理论研究,在活动设计中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和系统的思维路径。本文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基于图式理论有效开展读前活动,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然而,许多英语教师在开展读前活动时仍存在以下问题:1. 对读前环节的重要性认知不足。2.交互性和参与性不足。3. 缺乏针对性和策略性。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针对读前活动开展充分的理论研究,在活动设计中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和系统的思维路径。本文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基于图式理论有效开展读前活动,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摘要
阅读是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阅读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交互作用的复杂的认知过程。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利用他们的已有图式,如背景知识、生活经验和心理框架来理解正在阅读的文本。激活学生相应的图式是读前活动的首要目的。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分析如何通过使用多模态输入、前摄检测和读前预测等策略激活学生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从而为后续阅读做好充分铺垫,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语 |
图式理论;读前活动;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4
|
商品月期 |
第十二期
|
商品代号 |
24LB0
|
起止页码 |
07-12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邵红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