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第XXXII卷(2009年第1—12期) 总目录

课程改革与教材分析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外语教育的回顾与前景展望(王蔷)2.1
NSEFC必修模块听力部分的评析和优化处理(姜雪燕)5.40
NSEFC教材中Warming up和Pre-reading部分的衔接对策(关斌)8.8

教学研究
任务型课堂教学中任务前阶段的各种教学活动(罗少茜)1.1
语用推理与高中英语听力理解策略(许俊花)1.16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吻合程度研究(黄志红)1.31
教辅与高中英语教学(袁伦高)1.37
中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话语研究(刘旭东)1.41
外语写作中同伴评估量规的开发和研制(高旭阳)2.31
文体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新视角(董兵)2.40
聆听、反思、追求——从一次市优质课评选活动想到的(章传宝)3.38
提高导入环节设计实效性的几点思考(王媛)4.15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失误现象探析(刘霞)4.25
记一位中年英语教师的专业革新之路(孟春国、刘旭东)5.1
英语教学中同伴修改作文的实验研究(杨华堂)5.22
构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反思性课堂观察的目标体系(刘桂蓉)5.27
英语语调的会话含意(李如霞、梁庆福)5.36
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动研究系列
(一)依托语境潜移默化地学习词汇(侯敏华、林周婧)6.1
(二)从循序渐进学词汇到逐层深入用词汇(刘丹、刘宇、马欣)7.13
(三)帮助普通学校高中生有效积累英语词汇的研究(凌蕙)8.14
(四)对子活动对高中生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和情感态度的影响(刘桂章、谭松柏)9.25
(五)提高高中生英语听力水平的行动研究(张爱英、俞叶、刘芳、范爱东、柳伟)10.28
(六)高中英语过程写作行动研究(孔繁华、霍艺红、靳豫霞、麦灵)11.7
(七)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连接词使用的行动研究(刘岩、张季红、陈则航)12.8
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胡庆芳)6.12
关于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马黎)7.1
语义场理论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杨春玲、周斌)7.18
反思性教学策略及意义(张恩怀)7.27
初中新生英语学习适应影响因素研究(徐浩)7.34
有效阅读教学设计实例解析(王媛)8.1
评一节高中英语写作课——兼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傅瑞屏)8.20
高中英语新教师知识发展实证研究(袁春艳)9.16
促进三维教学目标整合的课堂实践研究(胡庆芳)10.1
初中英语“全景式”课堂观察研究(屈小武)11.1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刘旭东、孟春国)12.1
面向多元社会的多语种外语教育(唐颖)12.24
“问题连续体”与英语阅读教学(邓立龙)12.28

教法与经验
强调语篇 注重交际 激发情感——由一节微型语法复习课引发的思考(胡洁元)1.22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区别的对话(黄健如)1.28
短篇阅读为何让学生感到“无聊”?——论当前高中英语阅读资源之缺陷(姚生军)2.28
利用图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马智慧)3.21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戴焱)3.26
衔接语在书面表达中的妙用(沈正南)3.34
利用课文语言素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梁德泉)4.11
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思维能力欠缺的成因及对策(赖朝晖)4.20
初中英语试卷有效评讲的思考与尝试(赵莉蓉)4.36
初中听力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骆志芬)4.39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原则及策略(杨成)5.7
让学生真正拥有课堂话语权——由一节综合技能训练课想到的(陈素萍)5.31
“设问有方”才能“教之有效”——浅谈有效的课堂提问设计(周蓉)6.8
布置开放创新型作业的策略与实践(李良勋)6.21
词块学习策略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王碧翔)6.33
高中英语听前活动设计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胡洁元)7.7
高中学生英语阅读中的非语言障碍分析与应对策略(殷志勇)7.22
初中任务型听力活动的整体教学设计——以一节听力课为例(曹刚阳)7.31
高中学生课堂口语错误及应对策略(鲁蓉蓉)8.25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优化教学探究——对一节区级语法研究课的思考(付容、张丽梅)8.30
利用标题提高语篇解读能力(罗跃梅)8.36
与青年英语教师谈如何写科研论文(葛文山)9.1
重视教学目标设定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郭美红)9.7
高三英语语法复习课的设计和实施(马智慧)9.12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欣赏(麦琪)9.21
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地教学词汇(孙英英)9.31
在语法教学中使用“感→知→究→用”教学模式的尝试(孙家芳)9.34
激活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策略与方法(冒晓飞)10.14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目标的理解与选择——对两个阅读课案例的分析(王蓉)10.19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谭阿曼)10.25
初中英语长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陈薇蔚)10.34
结构——情景——交际模式下的初三英语自主复习(周南南)10.36
高中英语任意选修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陈素萍)11.15
英语课堂教学情感目标达成的有效策略——以2009年浙江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为例(彭素飞)11.21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周华)11.25
小组合作活动低效的原因及对策(刘涛、夏飞华)11.30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评判性阅读教学的尝试(张冠文)12.20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误区(蒋文英)12.34
初三英语教学的“变”和“通”(王婷婷)12.37

教研工作交流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英语教师培训研究(孟庆忠)2.17
ICELT教师培训的五个特征(伍丽青、朱晓燕)2.24
从中西方听课与评课的差异得到的启发(张慧)2.44
校本课程“英语生命课堂”的实践与思考(钱建源)2.36
与青年英语教师谈如何说课——从2008年张家港市高中英语教师说课评比活动说起(葛文山、马玲芳、朱俊爽)3.14
开展中学英语课外语言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杭州外国语学校蹲点学习有感(费胜昌)3.30
第八届山东省初中英语优质课比赛的评价与反思(李秀文)4.29
德国中学英语教学的特色及启示(张勇)6.38
新课程、新教材呼唤新的教研方式(杨贤栋)12.41

测试研究
以课标为依据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008年华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英语试题评析(马黎)1.7
2008年东北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英语试题评析(温爱英)2.6
关于中学生英语作文评判方法的思考(刘庆思)3.1
2008年西南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英语学科试题评析(杨善竑)3.5
2008年西北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英语试题评析(崔秀玲)4.1
2008年华中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英语试题评析(杜娟)5.12
高考“读写任务”型写作题的解答技巧(姚洪霞)6.16
非测试性评价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陈瑾)6.26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北京卷)8.42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上海卷)9.37
中学任务型英语口语测试系统的研制和测试评估(黄志红)10.6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全国卷I)10.41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全国卷II)11.35
重视基础,凸显能力,突出语篇,强调交际——NMET 2009英语(浙江卷)的命题特色及备考启示(徐玉茹、张建昌)12.15

语言基础知识
英语悬垂结构错误探析(周锦方)1.46
数词及其短语作主语时的主谓一致问题(范义华)2.47
动词不定式的主动态与被动态(石小维)3.45
“比较级+than”结构中的省略(李春林)3.47
正确理解和使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吕吉尔)4.41
小议不定式作定语时的语义功能(崔向阳)4.45
否定句的类型与用法探析(马汉丽、闫小龙)5.44
代动词do用法小结(周红映、王磊)5.48
定语从句的表意功能例析(黄国斌、陈占斐)6.43
分隔后置定语 /同位语成因浅析(邢殿普)6.47
浅析含than的几种比较结构(陈俭贤)7.39
从一道高考题看when的用法(李武英)7.43
There Be结构及其变体(袁军)7.46
for和of与不定式结构连用时的貌合神离现象探析(陈辉)8.39
-ing 分词隐含目的意义用法刍议(岳森)9.46
“现在/过去进行时”的用法探析(张向阳)11.42
谈“介词+关系代词”型定语从句(王正勋)12.45

其 他
南京安生外国语专修学校招聘启事1.封三
欢迎订阅2009年《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和邮购2008年《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合订本1.封四, 2.封四
读《刘道义英语教育自选集》有感(李宝忱)3.42
欢迎邮购《第七届全国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案例集》多媒体光盘3.封三, 4.48
第二届全国“小学英语新课程探索”教学观摩与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名师之光全国小学名师教学艺术观摩活动会议通知3.封四, 4.封四
欢迎邮购Longman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带光盘)4.48, 5.封四, 7.封三
《中小学外语教学》首届中学(初中)英语教学优秀论文评奖活动通知6.封四, 7.封四, 8.封四
欢迎订阅2010年《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和邮购2008年《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合订本9.封四, 10.封四, 11.封四, 12.封四
《中小学外语教学》首届中学(初中)英语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获奖名单10.封三
做一个研究中国外语教育问题的中国人——向张正东老师学习(刘道义)11.46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第XXXII卷(2009年第 1-12期)总目录12.47
[本总目录的电子文件(PDF格式)详见附件。]

附加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