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到论文写作
——促进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个案研究
江苏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常万里
江苏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利琴
【摘 要】阅读与写作日渐成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分析了一名青年英语教师的教学日记,通过“从阅读到论文写作”的小课题研究,从微观层面解读了青年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之路。
【关键词】阅读,论文写作,专业发展,个案研究,青年教师,教师成长
一、引子:与书为友,且吟且行
“与书为友,且吟且行”是小C老师的一次暑期读书报告。这位教龄刚满三年的青年英语教师,从一开始迫于学校和社会的压力而读书,到自觉研读学术论文,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尝试写作,直至文章陆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小C老师通过阅读与论文写作,在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跨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
我在网上查过,并没有“且吟且行”一词。我之所以“吟”不忘“行”,是因为“吟”在路上的同时,我更享受“行”之过程。昂头高歌、意气风发的日子也许会有,但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埋头走路,我很喜欢这种逐渐成长、且吟且行的感觉。
在为期十周的交谈中,小C老师不止一次提到“享受”和“成长”。当得知我们考虑运用访谈和日记研究的方式追溯他的专业自主发展之路时,他很痛快地答应了我们。
我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研究,可以帮助更多的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研究结果能否发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做这样一件事情。至少对我来说,重温走过的点点滴滴,自己一定还能成长不少。
真诚,热情,富有青春活力,这是小C老师留给我们的最初印象。他对本研究充满期待,对自己没有坚持写教学反思日记也能直言不讳:
反思日记没有每天都坚持写,我不知道它们能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除了日记,偶尔也写点教学随笔,有时我还会把它们放到博客或QQ空间,但我不确定它们是否具有研究价值。
小C老师提供了自己近三年与本研究相关的教学反思日记、论文、QQ空间日志、电子邮件及博文等。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小C老师不定期地与我们进行电话、邮件交流,并在周末与我们进行面谈,澄清研究数据。在接下来的两个半月里,研究小组和小C老师共同探索了一位青年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从阅读到论文写作,他都经历了什么?
二、起部:困惑中起航
2008年大学毕业后,小C老师就职于扬州市一所普通公办初中。他所在的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不佳,很多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在小学没有学过英语,或者英语基础极其薄弱。刚参加工作,小C老师便担任了初一两个班(共107名学生)的英语老师,这对于没有太多教学经验的新老师而言,无疑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开学不久,小C老师便困惑不断:
2008年9月15日
上班才半月,便明显感到有些吃不消。是怪学生基础差,还是怪自己不会教?我差不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改作业和个别辅导上了啊。我该怎么抓(学生的成绩)?不抓,均分怎么办?没有均分,名次怎么办?
2008年10月1日
我得在这个假期好好调整一下,要暗示自己能行,我不能输。学生都是一样的,我的(学生基础)差,别的班也好不到哪儿去,大家都一样,现在就是看谁有办法在有限的时间能把成绩抓上去。不久就要阶段考了,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小C老师是一个专业基础扎实、能吃苦、爱动脑且个性有点要强的人,但作为一名新手教师,他对怎么抓学生的成绩感到十分困惑,更不必谈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如他所言,“专业发展对我来说还很遥远,当时我也没有想过怎么成长或发展。我想(如果)学生的成绩上来了,自己自然就发展了;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可见,对小C老师而言,学生的成绩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他的当务之急便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在种种困惑的背后,小C老师也有自己的教学智慧。开学不到两个月,他便学会了如何指导学生答题。比如,阅读文章时划出解题的依据,做单选题时把“题眼”圈出来等。这些应试策略的确帮了小C老师不少忙。在第一次阶段考试中,他所教的两个班在12个平行班中均名列前茅,这对小C老师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但在提及自己和学生“十分开心”的同时,小C老师却不知为何有些失落:
周末的校园空荡而枯燥,一个人坐在办公室,说不出得有些失落,而这样的情绪似乎与学生的成绩无关。有时也在问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我是否一定要围绕学生的成绩转?而我们所谓的成败完全要靠学生的分数来体现?要真是这样,到底是学生的苦难还是我们的悲哀,自己的人生究竟该由谁来书写?
小C老师的文字读起来尖锐却夹杂着无奈,我们替他捏了一把汗。惊喜的是,在博文的最后一段,小C老师又十分感性而诗意地写道:
学生像水,流走了一拨又流来了一拨;教师呢?是风吗,促他们前进?是源吗,给他们能量?是岸吗,静立于两侧观望?我不知道。但我清楚的是,人生若是一条大河,我绝不做死水,我还年轻,我要流动,我得成长,像学生一样地成长。我要跋涉很长的路,去琢磨,去感悟,去读更多的书,去经历别样的风平浪静与波澜壮阔;而在这长长的流动中,我美丽了学生的风景,他们继续了我的梦。
这是小C老师第一次谈到“去读更多的书”,也是我们第一次领略他的“流动的风景”:他用“流动”描述行进中的人生与事业,而师生互为彼此征途的“风景”。教师要想“像学生一样地成长”,自己便要成为“活水”或“水源”,因为“流动才能发展”。这是小C老师专业意识觉醒的集中体现:首先,教师事业的成功与否并非完全由学生的成绩决定;其次,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主要得力于个体的行为自觉。“流动”有利于成长,而阅读是促进思想、理念等各方面“流动”的快车道。
阅读虽不是促进我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唯一途径,但它确实丰富了我的人生。坦白地讲,当时我并不知道多读书就是在自我研修、自我发展,我只是不想一头扎进学生的“分”里,只是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路要走,谁也无法代替(第1次周末交谈记录)。
从为学生的成绩提心吊胆,到着眼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小C老师开始了他的阅读之路。
三、承部:书海里徜徉
小C老师意识到要实现个体发展,就要多读书。随后,他每周都花一定的时间去学校图书馆。刚开始,他大多只是随手翻,毫无目的,不知从何下手。庆幸的是,小C老师的这种茫然并未持续多久,《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成为了他最后敲定的期刊。以下是与小C老师的一段访谈记录:
首先,我排除了专业论著,平时工作忙没时间,估计也没耐心(笑)。其次,学术期刊虽有很多,但良莠不齐,能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其实也就那么几种。读大学时便听说过《中小学外语教学》,只是没有看;但知道它学术性强,权威,好读,还有案例,比起厚厚的专著更有趣,因为它们多是来自一线教师之手,感觉离我们、离课堂更近一些(第3次周末交谈记录)。
“学术性强,权威,好读”,“有案例”,“有趣”,是小C老师对这本期刊的最初认识。但不久,他便发现《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样“好读”或“有趣”。
2008年12月17日
从图书馆借来期刊[注:期刊指《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下同]快一周了,还躺在那睡大觉。偶尔翻阅一下,也提不起多大兴致。读不懂。有些标题很长,还多含“研究”两字,有的标题短些,却带有陌生的专业术语。后悔没读研究生,连文章都看不懂,够惨的。
2008年12月23日
天气晴好,闲来无事,一本期刊翻来翻去,总算找到一两篇看得懂的了。文章确实好,专业,精炼。结构虽略显“八股”,但没有空话、废话,很实在。后面的参考文献也很多,还有英语文献。……越发感到自己读的书少,难怪这么多读不懂。
事实上,小C老师并未因暂时遇到了困难而放弃;相反,他往图书馆跑得更勤了。他解释说:“我肯定要坚持,与以前相比,已经有很大进步了。”随后的两周里,他的日记中与阅读有关的文字在增多,读书的心情也逐渐好转,诸如“比较开心”、“略有收获”等。
“坚持了两个多月,文章看了不少,但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多”,小C老师回忆当时的感受时说。“还是读起来很吃力吗?”我们问。“不是,看了就忘。当时感觉特别好,特有感触,不久就忘了。”“想记住它们?”“对,记住不更好吗?或许以后能用到的。”
第二学期初,为了解决“看了就忘”的问题,也为了“以后能用到”,小C老师开始做摘要笔记了。他用卡片记下文章的标题、作者、关键词、摘要、期号、页码以及文章的框架结构。他分析说,这些要素都不可或缺:对一篇文章而言,标题好比眼睛,关键词便是标签,摘要是精髓,框架是骨骼。小C老师还特别强调了文章结构的重要性,他说:“我花了大半精力学习典型的文章框架,以便自己短期内可以较快掌握常见论文的写作范式。”
从“连文章都看不懂”到“感觉特别好,特有感触”,从“偶尔翻阅一下”到学着写读书笔记,从“提不起多大兴致”到“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小C老师“感到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尽情地在浩瀚的书海里徜徉,“新鲜而刺激,忙碌而兴奋”。
自己原本或是一条干涸的河,如今却迎来了阵阵雨水,逐渐丰润起来了,流动起来了,有劲儿了……比如,认识了更多的专业术语,虽然有的可能叫不上名字来。再比如,不再害怕带有“研究”的文章了,因为知道了“研究”也有很多种,像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实验研究等,它们并不见得非进实验室不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还要辩证地看待各种研究,毕竟我们要尽力确保教育公平。(第5次周末交谈记录)
惊喜的是,小C老师的话语中提到了“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公平”,提到了他原本最害怕的“研究”。难得的是,他对自己的阅读行为的评价客观而冷静,在看到自己进步的同时也分析了存在的不足:“那些日子虽有思考、有感悟,但主要还只是停留在低层次的积累,没有经过自己的二次加工,没有比较,零乱无序,不够系统。”他在暑期读书报告里如是说。
四、转部:沉浸于思考
第一学年末,小C老师订了下半年的《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成为了办公室第一位订阅专业期刊的老师。“我喜欢边读边圈,借书来看毕竟不方便”,他说,“有了自己的期刊,便可以在上面随时地做批注,前后各期拿来做比较,感觉很好”。
这一阶段,小C老师主要学习期刊文章里的优秀案例,研究同类文章的惯用写法和同一作者的典型写作风格。他不再简单地做读书摘要笔记,而是从文章形式转向文章内容,从机械摘抄转向积极思考,从偏好理论转向直面课堂。
2009年11月6日
昨晚读到了一个教学案例,关于一般过去时的导入,居然用上了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今天一跑到学校便和同事分享,大家都很喜欢……虽然学生们不会用英语表达“鸥鹭”,但他们用wild birds又何尝不可?我觉得它妙在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死”的语法一下子“活”了起来!或许这就是课堂设计的魅力所在。
2009年11月8日
今天讲语法我拿开心网上的“偷菜”作为例子,大家伙一下子兴奋起来了,举起很多手!有点让我喜出望外!……有时候或许是我们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没有让语言走近生活,如果每节课都是《如梦令》,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英语课上谈“偷菜”“种菜”,那也许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小C老师的日记里多了对课堂现象的理性分析,他亲切地称呼自己的学生为“大家伙”,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课堂设计的美。“要不是读书,我很少能看到这样巧妙的案例,像是观摩一次高水准的赛课,你尚未投入却已被深深吸引。”甚至一年之后的谈话中,小C老师对这个案例仍然津津乐道。
后来我就想,可不可以把《如梦令》换成“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或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们中国古典诗词里这样的叙事诗是不是还有很多?或者,在讲解其他时态的时候,能不能借鉴这个思路,能不能用得上?(第7次周末交谈记录)
这一阶段,小C老师除了积累、思考了大量的经典教学案例外,开始渐渐探索写作的奥妙了。不知何时开始,小C老师学着“看表说话”了。
表1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0年上半年词汇教学论文一览表
文章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
期号
|
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词典学习词汇的行动研究
|
程惠云、钱小芳
|
英语词典,语境,词汇教学,行动研究
|
2010年第1期
|
运用情景语境策略培养高中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
|
徐琳
|
情景语境,词汇学习能力,词汇理解,词汇记忆,词汇运用
|
2010年 第3期
|
以主题意义为核心的词汇教学探究
|
陈则航、王蔷
|
主题意义,词汇教学,语境
|
2010年第3期
|
探索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
|
成丽英
|
词汇教学,模块,学习任务
|
2010年第3期
|
“呈现——探究——操练——运用”词汇教学模式例谈
|
吴燕
|
词汇教学模式,呈现,探究,操练,运用
|
2010年第4期
|
突出语境 关注过程 激发情感——由一节扬州市青年教师赛课案例引发的思考
|
常万里
|
词汇教学,语境,过程,情感
|
2010年第6期
|
整理读书笔记时,小C老师用表格(见表1)归纳了自己的读书内容,认真分析这些内容后发现“语境”逐渐成为词汇教学论文的一个重要标签。《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0年上半年共刊登了6篇同类文章,其中关键词里同时包含“语境”和“词汇教学(学习)”的便多达4篇。而在2009年全年12本期刊的5篇同类文章里,“语境”作为关键词只在第6期出现了一次。小C老师认为这表明:“第一,词汇教学就像阅读和写作一样,正在成为英语课型研究的热点;第二,语境似乎成为了词汇教学论文的最显著的一个标签。”小C老师在日记里这样总结:“整理到今天才发现,原来那么多的文章都贴着相同的标签,它们就好像是来自同一个集合!”
小C老师有点儿兴奋,他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文章的奥妙。更让他兴奋的发现是,不仅文章贴有标签,部分作者也会有自己独特的标签,比如胡庆芳老师与他的课堂实践研究。
表2《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8~2010年胡庆芳“课堂实践研究”论文一览表
文章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
期号
|
加强词汇教学有效性的课堂实践研究
|
胡庆芳
|
词汇教学,有效性
|
2008年 第7期
|
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
胡庆芳
|
提问,有效性
|
2009年 第6期
|
促进三维教学目标整合的课堂实践研究
|
胡庆芳
|
三维教学目标,整合策略
|
2009年 第10期
|
想象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的课堂实践研究
|
梁雍荣、胡庆芳、张健
|
想象作文,写作 行动研究,教学策略
|
2010年 第2期
|
初中英语复习课教学有效策略的课堂实践研究
|
胡庆芳
|
复习课教学,课例研究,同课异构
|
2010年 第8期
|
……
|
……
|
……
|
……
|
小C老师对胡庆芳老师发表在《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8~2010年的共8篇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他的文章多聚焦于有效教学策略的课堂实践研究,“课堂实践研究”便成为了胡庆芳老师的作者标签。小C老师在给我们的电子邮件中说道:“表格使杂乱变得有条理,使规律浮出水面。作者标签的分析告诉我:人各有所长,写文章要从熟悉的入手,首先要直面学生与课堂。”
小C老师还提到了葛文山老师对青年教师的谆谆教导,提到了刘旭东老师的教师教学反思,以及殷志勇老师的写作教学。他的读书笔记里附了一条又一条作者标签及论文一览表。小C老师携思考为伴,不知疲倦地沉浸于一个个案例、一张张表格里;不厌其烦地在一本本期刊、一篇篇文章里统计、分析、发现、探索。
五、合部:勤奋才有收获
两个月很快就过去了,离研究结束只剩下最后两周时,我们谈起了写作。“先读后写,边读边写,写写再读,读读再写”,便是小C老师阅读与写作的“十六字方针”。
前四个字最好理解,读先于写,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所谓“边读边写”是指:除了做摘要笔记、学习案例、统计分析、列表格和贴标签外,还要经常写阅读心得——针对文章的某一点或某几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写下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可以是赞同,也可以是反对,还可以是对文章观点的延伸与补充。
比如,对“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支架理论”的理解,在2009年《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第5期和第7期关于英语写作教学和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两篇文章里,作者都借助于这两个理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我读后便想,其实又何止这些?词汇和语法教学是不是也需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想了一会儿,就在笔记上记下了自己的思考,字数也许不多,但却很宝贵。(第9次周末交谈记录)
“写作灵感往往就是产生在边读边写时”,小C老师补充说,“而灵感一旦来了,务必要用笔记下。”《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8年第8期刊登了侯敏华老师的一篇关于阅读课的设计、实施与反思的文章,其中有一点谈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2009年第1期胡洁元老师在关于微型语法复习课的文章里谈到了“激发学生情感”。小C老师对比阅读这两篇文章后很有感触,便在笔记上匆忙写下“语境”“过程”“情感”几个字,然后结合自己的一次赛课经历,写了一篇英语词汇教学的案例分析,后来发表在《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上。
无论写作前还是写作中都离不开阅读,尤其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更是如此。写作的过程实则是反复阅读的过程,是读和写不断循环的过程,即小C老师所言“写写再读,读读再写”的过程。从下面的日记片段中可见一斑:
2010年1月8日
文章才开个头就写不下去了,教学片段先按时间顺序呈现,然后拟分论点?还是按照分论点的需要挑选呈现(教学片段)?还有,到底该选取哪些教学片段,怎么觉得有些片段放在哪都行?
原来,小C老师在写作前已拟好了分论点,在选取作为论据的教学片段时却出现了困惑。带着种种疑问,他重新翻看《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和以往的读书笔记去寻找答案。
2010年1月10日
又仔细研读了一下侯老师的那篇文章,确实应该先定下分论点,再挑选最典型、最具有说服力的教学片段。我先把所有自己能用到的教学片段都先列下来,然后按分论点去分类。
写作中,小C老师还遇到了其他困难。比如,案例呈现没有给读者留下整体的印象;不会把内容相似的点归纳在一起;不懂如何写每段的总领句;无法结合相关理论深刻地阐述和分析等。
2010年3月15日
收到了编辑老师的修改建议,特别兴奋;但也有很大的压力,原来自己的文章出现了那么多的问题:第一,呈现教学片段前没有对整节课作总体介绍,以便给读者留下一个整体的印象;第二,部分与部分之间重复现象较重,要点及素材需要重组;第三,分析不到位,缺乏相关理论作为支撑等……一周内要做这么大的修改,怎么办?怎么办?
2010年3月18日
前天从图书馆把前两年的合订本也借来了,狂看,然后按照修改意见一点一点去改。案例分析确实需要先让读者对整节课有个整体认识,很多文章都是这样处理的。
2010年3月20日
恶补了一些教学理论,参考文献也丰富了点,感到文章质量好像真的有所提升。最让我开心的是,我总算弄明白了:一定要把最重要的放在段落最前面说。一直强调学生在写作中先写topic sentence,再写supporting sentences,自己却犯下了大忌。对了,哪怕再显而易见的观点都需要阐释,不要假设读者都明白。
小C老师高度重视文章的修改,认为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可以在反复修改中得到很大提高。就这样“写写再读,读读再写,写写改改,改改写写”进行了五个多月,小C老师的文章才算定稿。他保留了从初稿到定稿的所有过程性材料,以及编辑给他的多次修改意见。“好好分析定稿与初稿、二稿、三稿在具体细节上的变化,仔细揣摩段落结构和用词上的微妙替换。最重要的是从一次次修改中发现问题,学会成长。”他不忘提醒说。
最后一次面对面交谈是在小C老师的校园进行的。周末的校园美丽而宁静。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小C老师顺利地送走了他的第一届毕业生,出色地完成了学校交给他的教育教学任务。再见到我们时,他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六、后记:在快乐中成长
弹指之间,小C老师度过了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时期——入职期,即所谓的生存期(Huberman, et al., 1993)。从怀疑自己能否胜任教学,到逐渐熟悉课堂环境,并娴熟地驾驭课堂;从担心学生的成绩无法提升,到出色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从对教师专业发展一无所知,到自我设计与创造的行为自觉,小C老师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我们的研究只进行了两个多月,在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小C老师才刚开始,而更多的像他一样的青年教师也正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成长着。
七、小结
1. 主动性与反思能力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主动性、反思能力对其有显著影响”(易晓珍等,2007)。小C老师经历了短暂的专业迷茫之后,意识到教师个体要主动发展,就要发挥个人的内生性动力机制,而不是依靠学生的成绩来体现自身价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核心要素是教学反思(李宝荣,2010),小C老师通过写教学反思日记优化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
2. 阅读与写作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快车道,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Stotsky认为,“写作能力较强的人阅读能力也较强,阅读量也较大,阅读能力较强的人比阅读能力较弱的人写出的文章在技法上更成熟”(转引自宗兆宏,2011)。阅读与写作成为了小C老师专业成长与发展道路上的一盏航灯。
3. 在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难免遇到各种坎坷,青年教师需要及时调整心态,迎接革新与蜕变。
教师的生涯发展是一个自然生命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自觉生命的生成过程,更是一个自我设计与创造的奋斗过程。小C老师之所以能静下心来,沉浸在教科研的浓郁氛围之中,这与他的“且吟且行”的处世态度,以及“流动的风景”的人生哲学有很大关系。
4. 日记研究作为教科研的重要交流工具之一,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日记研究是指对语言学习或教学经历所做的第一手记录,在个人日志中做定期、坦诚的详实记录,然后分析得出再发生的模式或突发事件(王健、杨党铃,2005)。日记研究以教师为中心,包括三个层次的工作:详实地记录;分析、反思;根据分析结果产生新的教学理念或方案,并加以实施与完善。我们的研究能够顺利开展,与小C老师的日记研究有直接关系。
5. 以个案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以小课题带动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类似于“从阅读到写作”的小课题研究具有“小”和“专”的特点,它聚焦于教师教学实际中最具体、最细微的方面的问题,增强了个案研究的实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及科研能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冯丽玲,2010)。
本研究从微观层面解读了教师个体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故事,如孟春国和刘旭东(2009)所言,目的不在于研究问题的解决,重在故事本身的描述与解析。需要指出的是,故事里小C老师的做法并非都是最有效的,本文不是在阐释某种阅读与写作的方法,更无意鼓励大家刻意去效仿,因为审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每位老师所走的道路不尽相同。我们呼吁更多的同行更加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期他们可以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我们期待更多的青年教师可以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本文刊登于《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1年第10期)
——————————
参考文献
Huberman, M., Grounauter, M. & Marti, J. 1993. The Lives of Teachers[M]. London: Cassell Villiers House.
冯丽玲. 2010. 以小专题研究带动教师教学和教研能力的提升[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9):12-16.
李宝荣. 2010. 英语教师如何开展有效的反思[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4):1-5.
孟春国,刘旭东. 2009. 记一位中年英语教师的专业革新之路[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5):1-6.
王健,杨党铃. 2005. 关于大学英语教师开展日记研究的思考[J]. 外语界,(4):52-57.
易晓珍,代显华,任锦,吴存霞. 2007.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问卷调查报告[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53-56.
宗兆宏. 2011. 通过写英语阅读笔记提高英语读写能力[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6):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