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举办的第五届中学(高中) 英语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在全国各地高中英语教师和教研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取得圆满成功。参与评选的论文涵盖了英语教学研究、教学经验总结、教学策略探究、教材分析、测试研究等方面的内容,紧密联系高中英语教学实际,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所取得的成果。通过认真、细致的评审,本次活动评出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以下为获奖名单(奖项内部按姓氏拼音排序):
奖项等级 |
作者姓名 |
单位名称 |
文章标题 |
一等奖 |
陈红茹 |
江苏省启东中学 |
从高考英语评分原则谈提高书面表达的策略 |
一等奖 |
陈慧钰 |
江苏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
同伴互惠式阅读策略训练对提升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一等奖 |
陈兰 |
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学校 |
高三英语试卷讲评课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
一等奖 |
陈丽云 |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 |
高中英语听说课有效教学的尝试 |
一等奖 |
代俊华 |
重庆市合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新课程实施中高中英语教师适应性研究——基于重庆市合川区的调查 |
一等奖 |
古洁华 |
广东广州市花都区狮岭中学 |
小组合作提高农村高中英语口语课堂效率的行动研究 |
一等奖 |
官福凤 |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 |
英语课堂教学“伪创新”现象分析与反思 |
一等奖 |
国玮 |
北京市回民学校 |
北师大版英语教材中Language Focus Lessons的语法教学 |
一等奖 |
胡珺 |
浙江省宁海县知恩中学 |
高中英语听力焦虑因素及对策探析 |
一等奖 |
胡云 |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
建发展平台,促教师成长 |
一等奖 |
黄俊钦 |
广东普宁市第二中学 |
从唐诗三百首到英语文章——试论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背诵 |
一等奖 |
雷兰川 |
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 |
高中英语长篇阅读教学的有效处理方法——以“Unit15 Learning Lesson4 Understanding(北师版)”为例 |
一等奖 |
李昌杰 |
浙江省台州中学 |
英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听力“微技能”的探索与实践——一节PETS听力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
一等奖 |
李芬 |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洪家中学 |
评判性阅读策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
一等奖 |
李抗东 |
安徽省宿松县九姑中学 |
善用教材资源,优化写作教学 |
一等奖 |
李满廪 |
广东广州市协和中学 |
欣赏英语诗歌,感受语言的魅力——人教版高中英语诗歌“I've saved the summer”教学反思 |
一等奖 |
李玮钰 |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 |
探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合作探究的多种模式 |
一等奖 |
李兴勇 |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 |
探究持续默读对高中英语阅读情感态度的影响 |
一等奖 |
龙艳春 |
广东省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 |
关注社会,回归教材,重视过程,善于积累——2013年广东高考英语读写任务试题启示 |
一等奖 |
卢庆荣 |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西湖城区市实验中学 |
词块理论视阈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
一等奖 |
罗宇航 |
陕西省咸阳市八方高级中学 |
高效课堂之我见——一节语法课的设计、实施与反思 |
一等奖 |
莫晓颖 |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麒麟中学 |
探究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对高中英语语音教学的反拨作用 |
一等奖 |
庞春雯、国红延、张宁 |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
在高三写作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一等奖 |
秦冰融 |
北京市日坛中学 |
协同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一等奖 |
邱瑞吟 |
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 |
高一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分析与训练 |
一等奖 |
邵宁宁 |
浙江省湖州市第二中学 |
评判性阅读思维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有效融合 |
一等奖 |
苏礼明 |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农兴中学 |
任务型读写题型攻略及教学设计 |
一等奖 |
孙国强 |
山西省兴县友兰中学 |
领悟新题型,把握新动态——语篇型语法填空题分析 |
一等奖 |
覃菁菁 |
广东省肇庆市百花中学 |
探讨学情分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现状、作用和实践方法 |
一等奖 |
汪雪莲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
一等奖 |
王碧文 |
福建省厦门市灌口镇福建省厦门市灌口中学 |
2013年福建高考英语卷书面表达题的分析及其启示 |
一等奖 |
王立 |
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
例谈评判性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
一等奖 |
王妍涵 |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英语语音自我概念与英语学习 |
一等奖 |
王燕 |
江苏省仪征市教育局教研室 |
“Think-Pair-Share”模式在project课型中的运用及启示 |
一等奖 |
杨忠 |
贵州黄平县旧州中学 |
指导农村高中学生进行课外英语阅读的策略研究 |
一等奖 |
姚渝芳 |
浙江省庆元中学 |
从同课异构课看英语阅读文本的多元解读 |
一等奖 |
叶琦 |
浙江省宁波市第二中学 |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探索——以一堂写作公开课为例 |
一等奖 |
伊慧 |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情境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尝试 |
一等奖 |
袁捷、徐永 |
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 |
语用失误及语用石化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
一等奖 |
张惠娥、刘晓宁 |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 |
高中英语教材文学阅读选材与学习者语言能力适合性研究 |
一等奖 |
张雪 |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 |
理性打磨,感性输出——以两节英语课为例浅谈高中英语教学语言 |
一等奖 |
张宗友 |
广东韶关市北江中学 |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Post-reading活动设计与实践 |
一等奖 |
郑凯华 |
广东肇庆端州中学 |
高一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符号修改法应用的实证研究 |
一等奖 |
仲向东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教育局教研室 |
Post-reading活动设计失当的案例分析及对策——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为例 |
一等奖 |
朱长泉、李明楷 |
江西省万年中学 |
从NMET(江西卷)看高考英语科试卷的命制与愿景 |
二等奖 |
白林娜 |
山东省兖州市实验高中 |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语言、形式、内容图式与知识教学 |
二等奖 |
毕少琴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狮岭中学 |
从同课异构角度反思高中英语听说课的有效教学 |
二等奖 |
曹智雄、陈东红 |
湖北省江汉油田广华中学 |
高中学生常见的英语语音问题探究 |
二等奖 |
陈爱龙、谭荃荃、李光远 |
四川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 |
语篇分析知识支持下提高学生完形填空能力的实验报告 |
二等奖 |
陈东红 |
湖北江汉油田广华中学 |
高中英语“过程体裁写作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二等奖 |
陈江丽 |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课情感态度目标的理解与实现——对同课异构阅读案例的分析 |
二等奖 |
陈娇玲 |
浙江省宁波中学 |
巧用支架,探索读写教学之“密” |
二等奖 |
陈莉 |
浙江省富阳中学 |
“触发”全体、弹药无限——新课改下大班英语教学“触发”全体的实践及思考 |
二等奖 |
陈丽芬 |
浙江省乐清中学 |
优化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问答 |
二等奖 |
陈丽云 |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 |
高中英语定语从句同课异构的教学有效性差异研究 |
二等奖 |
陈丽云、何广铿 |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 |
语言输入模式对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口语输出的影响研究 |
二等奖 |
陈艳华 |
广西桂林市临桂第一中学 |
中学青年英语教师“个人课题”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基于“临桂区中学青年英语教师个人课题”评审有感 |
二等奖 |
陈玉珍 |
安徽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
普通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元认知量表的初步实证研究 |
二等奖 |
程彩玲 |
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
形成性评价在学生英语学业评价中的实践研究 |
二等奖 |
邓静燕 |
广东广州市第六中学 |
从一节市公开课浅谈如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三维语法教学模式 |
二等奖 |
董一杰 |
浙江省桐乡市教育局教研科研室 |
基于抛锚式教学理论的高三英语阅读复习课——高三英语以读促写个案研究 |
二等奖 |
符丽雪 |
广州市萝岗区教育科研与发展中心 |
例谈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
二等奖 |
傅裕 |
重庆市大足区大足中学 |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
二等奖 |
高东雄 |
广西梧州岑溪中学 |
提高高三英语复习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
二等奖 |
高莉 |
辽宁大连枫叶国际学校 |
浅谈“万花筒”英语教师的魅力 |
二等奖 |
葛巧霞 |
浙江宁海县知恩中学 |
高中起始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词汇学习习惯 |
二等奖 |
贵丽萍 |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
例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二等奖 |
黄海红 |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安流中学 |
高中英语语法填空解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
二等奖 |
黄建英 |
浙江省衢州市第二中学 |
寻找高三英语写作训练的新载体 |
二等奖 |
黄小妹 |
广东省高州第三中学 |
“话题组块”在高三英语写作复习中的尝试 |
二等奖 |
蒋红芳 |
广西临桂县临桂中学 |
在新课标下如何使语法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
二等奖 |
金莉 |
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英语作业探究 |
二等奖 |
金绅、王斌平 |
华中师范大学 |
高中英语课堂中学生兴奋点的转向——以人教版英语 Book5 Unit3教学设计为例 |
二等奖 |
赖梅芳 |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第一中学 |
英语听力理解中预测能力的培养 |
二等奖 |
李彩燕 |
福建厦门第六中学 |
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
二等奖 |
李德贤 |
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探究“导学案”与“归纳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
二等奖 |
李芬 |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洪家中学 |
巧用生活资源,活化高中英语教学 |
二等奖 |
李静 |
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 |
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
二等奖 |
李彤辉 |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石楼中学 |
给他们以精粹——例说高三艺术生英语导学案的编写 |
二等奖 |
李文华 |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一中学 |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英语定语从句教学策略运用的思考 |
二等奖 |
李勇 |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 |
基于课堂观察看英语多媒体课件评价及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
二等奖 |
李肇铭 |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中学 |
元认知策略在高三英语专题复习中的应用 |
二等奖 |
廖海燕 |
辽宁大连枫叶国际学校高中部 |
英语诗歌在枫叶高一ESL课堂中的应用 |
二等奖 |
林海珍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 |
浅谈中职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提问设计 |
二等奖 |
刘秀珍 |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 |
高中英语讲评课教学模式探究 |
二等奖 |
刘燕春 |
安徽合肥市蜀山区第三十四中学英语组 |
以生为本,加强自我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二等奖 |
刘永忠 |
贵州省毕节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
二等奖 |
刘雨田 |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
三种书面纠错反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
二等奖 |
隆鸣 |
广州市东圃中学 |
高三英语模块单元复习课教学的新尝试 |
二等奖 |
吕萌、杨亚敏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洪家楼高级中学 |
利用主问题构建单元复习整体情境 |
二等奖 |
罗桂枝 |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曲江中学 |
英语口语教学微探及实践 |
二等奖 |
罗玲、姚瑶 |
重庆市永川区永川中学 |
基于结果法和过程法融合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 |
二等奖 |
罗淑桢 |
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中学 |
背诵-仿写法对高三基础写作影响的实证研究 |
二等奖 |
马惠 |
浙江省宁海县知恩中学 |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有效讲评“三稿评改法” |
二等奖 |
谯勇 |
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 |
利用语篇知识轻松解答高考英语试题——以近两年浙江省高考英语试题为例 |
二等奖 |
孙建华 |
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三中学 |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
二等奖 |
孙维路 |
浙江杭州第二中学东河校区 |
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二等奖 |
谭悦章 |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罗中学 |
让学生当家作主——一堂口语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
二等奖 |
王海军 |
新疆额敏兵团第九师龙珍高级中学 |
情景引入,问题搭台,探究立骨,训练固基——从Book7 Unit 2 Satisfaction Guaranteed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课文教学 |
二等奖 |
王能强 |
广东省高州市第四中学 |
提高读写任务概括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 |
二等奖 |
王世建 |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中学 |
巧用SPSS回归分析预测高中生英语成绩 |
二等奖 |
王燕萍 |
广西柳州市柳城中学 |
写作教学设计与“支架式”教学设计——新课改高中英语单元阅读写作教学设计引发的思考 |
二等奖 |
吴易一 |
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 |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的有效性 |
二等奖 |
夏文虹 |
浙江富阳市新登中学 |
词汇、句式、框架、态度、习惯——英语写作的五要素 |
二等奖 |
熊丽平 |
河北省华北油田第五中学 |
“四步法”语法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
二等奖 |
许蓓 |
浙江省湖州市第二中学 |
立足课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
二等奖 |
张红叶 |
浙江省温州第十五中学 |
基于单元话题与语篇的高三词汇复习课教学探讨 |
二等奖 |
张美玲 |
安徽省芜湖市第三中学 |
新课标背景下语境理论在高三词汇复习中的运用 |
二等奖 |
张鹏、黄福河 |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
英语影视欣赏选修课在普通高中的开设探索 |
二等奖 |
张晓芳 |
湖北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 |
利用任务型教学法提高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效率 |
二等奖 |
郑燕红 |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庵埠中学 |
加强学法指导,优化词汇教学 |
二等奖 |
周亚英 |
浙江省德清县高级中学 |
由Module1Unit5例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
二等奖 |
朱海燕 |
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 |
搭建语言实践平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
三等奖 |
蔡碧新 |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古竹中学 |
“引导——探究”教材,务实写作基础 |
三等奖 |
曹贝 |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三等奖 |
陈爱龙 |
四川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 |
利用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培养学生完形填空能力 |
三等奖 |
陈昌华 |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
扩大语言输入,提高语言能力 |
三等奖 |
陈俭贤 |
甘肃武威市天祝县第一中学 |
试论新课标下的高效英语课堂 |
三等奖 |
陈小东 |
广东省兴宁市龙田中学 |
立足课标新教材,尝试课程新资源 |
三等奖 |
崔晓红 |
浙江宁波慈湖中学 |
浅谈NSEFC Using language部分教材处理 |
三等奖 |
丁学劲 |
贵州省盘县华夏中学 |
高中英语教学调查与思考 |
三等奖 |
董华敏 |
广东省茂名化州市第一中学 |
新课标理念下实践高中语法教学生活化 |
三等奖 |
董敏 |
安徽省天长中学 |
BBC纪录片剪辑辅助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以北师大高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为例 |
三等奖 |
樊娟娟 |
陕西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 |
动词在短文改错中的重要作用 |
三等奖 |
付红娣 |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
高中英语综合技能课初探 |
三等奖 |
付伟 |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 |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在中学英语学习者中的验证分析 |
三等奖 |
付向东 |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平煤高级中学 |
利用AntConc对近五年高考英语命题中从句的特征分析 |
三等奖 |
高振秀 |
山东东营市利津二中 |
关于英语的理解性学习的几点认识 |
三等奖 |
胡文明 |
安徽省休宁中学 |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牛津高中英语Task教学中的渗透 |
三等奖 |
黄建英 |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
在阅读课堂中放飞评判性思维 |
三等奖 |
黄萍 |
山东莱山第一中学 |
高中英语教学的两点体会 |
三等奖 |
纪爱娟 |
江苏高邮市临泽中学 |
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模式——关于“行知课堂”模式下的英语教学 |
三等奖 |
金燕 |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
从《牛津高中英语》教材谈探究性学习 |
三等奖 |
兰显芳 |
贵州省思南中学 |
浅谈当代高中英语写作课程设计 |
三等奖 |
李发东 |
云南保山腾冲第一中学 |
高中生阅读习惯与英语高考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以腾冲一中为个案 |
三等奖 |
李海侠 |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农村实验中学 |
高中英语学困生心理分析与策略 |
三等奖 |
李玉芳 |
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
vb语言的特点和翻译技巧 |
三等奖 |
林巧英 |
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 |
英语课堂教学用语的价值与实践 |
三等奖 |
刘晓梅 |
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
从高考英语试题看高中英语教学——以近年江苏高考为视角 |
三等奖 |
刘雨田 |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
空间智能视觉下的英语词汇教学探索 |
三等奖 |
吕晓雅 |
宁夏六盘山高中 |
针对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实践探索 |
三等奖 |
罗志坚 |
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 |
运用“支架”理论指导写作训练 |
三等奖 |
马婕 |
上海市位育中学 |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 |
三等奖 |
孟庆朵 |
山东省郯城县第二中学英语组 |
探究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词汇教学——循环运用和提升 |
三等奖 |
莫惠芬 |
广东云浮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 |
山区高中学生的英语句子思维培养与写作教学 |
三等奖 |
南红 |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
遵循认知规律,初高中英语课堂衔接教学探究 |
三等奖 |
潘海红 |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洪家中学 |
回归教材——提升高三写作 |
三等奖 |
齐国斌 |
江苏省沭阳县沭阳高级中学(南校区) |
论由“包保”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 |
三等奖 |
秦春梅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
巧用视频资料,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
三等奖 |
邱洁 |
四川省德阳中学 |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由一堂英语竞赛课引发的思考 |
三等奖 |
邱瑞吟 |
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 |
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探讨 |
三等奖 |
万发盛 |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十九中学 |
心理语言学原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汪应彬 |
上海市闵行区闵行中学 |
通向成功之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
三等奖 |
王枫林、张家勇 |
成都师范学院外语系 |
高频词梳理法在高三英语词汇复习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王娟 |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 |
重视功能运用的名词性从句教学设计 |
三等奖 |
王莉萍 |
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 |
2013年高考英语写作命题解读与写作教学对策 |
三等奖 |
王世建 |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中学 |
基于SPSS高一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 |
三等奖 |
王小媛 |
山西省祁县职业高级中学 |
在职业中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从一节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
三等奖 |
王学斌 |
陕西省镇安中学 |
高考英语“短文改错”命题分析及应试策略研究 |
三等奖 |
王彦鹏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
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高中英语作业设计 |
三等奖 |
王艳花 |
山西省沁县实验中学 |
浅议英语教学策略 |
三等奖 |
王燕敏 |
浙江省临海市台州中学 |
以Elias' Story为例谈评判性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
三等奖 |
王燕萍 |
广西柳州市柳城中学 |
浅谈新课标高中英语课时目标教学设计与实践 |
三等奖 |
文麦平 |
广东韶关市曲江区曲江中学 |
高中英语“自主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结题报告 |
三等奖 |
武欣娟 |
陕西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 |
余音袅袅,意犹未尽——关于上好高中英语第一节课的实践与思考 |
三等奖 |
徐嫱 |
浙江省仙居中学 |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体裁分析的运用与实践 |
三等奖 |
徐霞 |
上海市松江二中 |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
三等奖 |
许蓓 |
浙江省湖州市第二中学 |
借助补充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
三等奖 |
鄢嫣 |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
走近香格里拉(shangri-la),让人文素养之花在课堂绽放 |
三等奖 |
闫杰 |
江苏省宿迁市宿迁中学 |
以文本为依托,优化语言知识教学 |
三等奖 |
严子康 |
安徽省太湖县朴初中学 |
关于高一英语引桥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
三等奖 |
杨果 |
湖南湘潭湘乡东山学校 |
构建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导学模式 |
三等奖 |
杨佳琳、晏永 |
天津滨海新区紫云中学 |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竞争与互助中学会写作 |
三等奖 |
杨晓霞 |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
研究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针对话题功能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M4U5为例 |
三等奖 |
杨雪晴 |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曲江中学 |
高中英语教材NSEC(人教版)“Warming up”部分的使用与反思 |
三等奖 |
杨燕华 |
广东省广州市第89中学 |
在常规课堂上渗透听说微技能培养的实践——基于高考听说考试反拨作用的探索 |
三等奖 |
于秋云 |
广东中山市第二中学 |
初探“话题捕捉——词汇精选——句型提供——写作运用”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三等奖 |
余锋 |
安徽省黄山市歙州学校高中部 |
从心理学角度看如何更好地落实合作探究 |
三等奖 |
曾珊 |
浙江省萧山中学 |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
三等奖 |
张文俊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二中学 |
英语教学如何引领学生走适合自己个性的成才路径 |
三等奖 |
张玉凤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 |
中职学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几点做法 |
优秀奖 |
陈爱龙 |
四川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 |
2011-2013年四川省高考英语命题内容的历时分析和2014年高考命题内容的预测 |
优秀奖 |
陈爱龙 |
四川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 |
语篇分析知识在英语阅读、完形填空中的应用 |
优秀奖 |
戴岸东 |
黑龙江省虎林市高级中学 |
英语新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与对策 |
优秀奖 |
丁学劲 |
贵州省盘县华夏中学 |
新课程下英语词汇教学趣谈 |
优秀奖 |
杜卿 |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 |
浅谈如何用好教材资源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以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五课时写作”为例 |
优秀奖 |
付淑芝 |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 |
感悟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
优秀奖 |
高丽芬 |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课堂英语演讲——学生生命激扬的舞台 |
优秀奖 |
顾正广 |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 |
基于SPSS江苏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与成绩相关性研究 |
优秀奖 |
李发东 |
云南保山腾冲第一中学 |
2014年腾冲一中高考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
优秀奖 |
刘富祥 |
陕西延川县中学 |
关于suggest用法及常见错点的归纳 |
优秀奖 |
刘雨田 |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
基于框架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证研究 |
优秀奖 |
吕昌平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
如何上好期中复习课——一节区级公开课的反思 |
优秀奖 |
潘少英 |
广东湛江农垦实验中学 |
让学生自己改作文——高二理科班英语写作教学案例 |
优秀奖 |
宋梦菊 |
湖南省永顺县第二中学 |
现代信息技术对高中英语作文批改的优化作用 |
优秀奖 |
隋晓英 |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曲江中学 |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 |
优秀奖 |
王萃 |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九里校区 |
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技巧的探讨 |
优秀奖 |
王娟 |
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高级中学 |
单词记忆方法之我见 |
优秀奖 |
王蕾蒂 |
天津泰达枫叶国际学校 |
她的成长令人欣喜! |
优秀奖 |
王素芳 |
浙江省庆元县庆元中学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写好开放性作文——高考英语浙江卷书面表达的思考 |
优秀奖 |
王喜君 |
湖南省永兴县第一中学 |
农村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常见问题分析 |
优秀奖 |
王小健 |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一中高三英语组 |
有一种爱叫“放手”——新课改教学感悟 |
优秀奖 |
王学斌 |
陕西省镇安中学 |
高中英语语法“虚拟语气”教学策略研究 |
优秀奖 |
王艳秋 |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高级中学 |
小谈高中英语说课 |
优秀奖 |
伍蜀娟 |
江西省会昌县第二中学 |
英语教学中天材孩子的因材施教 |
优秀奖 |
徐晶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 |
浅谈中职英语课堂听力教学 |
优秀奖 |
燕新红 |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 |
如何提高中学英语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 |
优秀奖 |
杨红东 |
山西省太原市成成中学 |
例谈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 |
优秀奖 |
叶娅芬 |
浙江省庆元中学 |
基于体验的高中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
优秀奖 |
尤文川 |
重庆市石柱中学校 |
小组合作学习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探索与应用 |
优秀奖 |
於立晴 |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知恩中学 |
浅谈针对英语听力测试的课堂教学策略 |
优秀奖 |
张静 |
陕西省镇安中学 |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美文标准 |
优秀奖 |
张军 |
安徽太和第一中学英语组 |
高中英语的“否定之困” |
优秀奖 |
张鹏 |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
寓教于爱,让一个生命有所不同——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对于转化学困生的思考 |
优秀奖 |
张卫华 |
山西省临汾市第三中学 |
培养高中生英语学科素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优秀奖 |
张文俊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二中学 |
英语教育从关心学生人性和发展开始——赴美学习反思 |
优秀奖 |
张馨 |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 |
高中英语阅读题错因的分析及解决方案的探讨 |
优秀奖 |
张永刚 |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中学 |
从广东高考英语试题看冠词a,an,the的用法 |
优秀奖 |
赵书夏 |
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 |
在歌声中教学英语,何乐而不为 |
优秀奖 |
郑凯华 |
广东肇庆端州中学 |
高中英语模块五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 |
优秀奖 |
仲勇 |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
高中英语有效备课的实践和探索 |
优秀奖 |
周昌红 |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庆元中学 |
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复习课 |
优秀奖 |
周静源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 |
变革中职英语学习测评体系,提高中职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之我见 |
优秀奖 |
周碎丽 |
浙江省宁波经贸学校 |
中职英语语法教学策略优化的探讨 |
优秀奖 |
朱海燕 |
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 |
依托语境,提高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
优秀奖 |
朱冉月 |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 |
在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