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学篇)2015年第01期: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课例选(江苏选手:王雯;本课获一等奖和优胜奖)

 
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 6“Outdoor Fun!”
 
Reading: Down the Rabbit Hole第一课时
  
 
 
一、课例背景信息
 
本课例由江苏省南京市外国语学校的王雯老师执教,指导教师是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的马黎老师、江苏省南京市外国语学校的连凯老师和孙春红老师。该课在此次研讨会中获得一等奖和优胜奖。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每册书有两个模块,八个单元。每单元开篇的卡通漫画板块(Comic Strip)设计了风趣的漫画和简洁的对白,以带领学生轻松地进入单元学习。导入板块(Welcome to the Unit)通过一组图片和一段对话,激活学生关于话题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阅读板块 (Reading)是单元学习的重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话题材料,为单元话题的输出做好准备。语法板块 (Grammar)梳理单元中出现的重点语言现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规则。综合技能板块(Integrated Skills)中的听、说、读、写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技能板块(Study Skills)介绍了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以指导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任务板块(Task)引导学生整理思路,组织语言,最后落笔成文。从教材单元板块的整体设计看,阅读板块是单元语言输入较为集中的环节,是单元教学的重点板块。
 
本次在第十届全国初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的课例选自七年级下册第二模块Wonderful Things中的Unit 6。该单元的卡通漫画板块通过两只电子狗的对话把学生带进本单元的话题Outdoor Fun,并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 导入板块通过图片和对话激活学生已掌握的关于户外活动的词汇以及喜欢户外活动的原因,激发学生对单元话题的兴趣。 阅读板块Down the Rabbit Hole 节选自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笔名为刘易斯·卡罗尔) 创作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漫游仙境》,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小女孩掉进兔子洞后在一个神奇王国开展的奇妙旅行。 语法板块是关于一般过去时。 综合技能板块要求学生听有关风筝以及风筝发展史的介绍,完成相关任务,并在外出就餐这一话题的对话中运用有关户外活动的知识。 学习技能板块介绍英语词典的使用方法。 任务板块要求学生阅读节选自《爱丽丝漫游仙境》 的另一部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续写后面的故事。
 
从单元的整体安排可以看出,阅读教学在本单元教学中起着以下几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激发学生对单元话题的学习兴趣和对户外活动的向往;二是为完成任务板块的写作任务在语言知识和句型结构方面提供铺垫;三是在阅读语篇中引入本单元将要教授的语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验语法。
 
《爱丽丝漫游仙境》自1865年发表以来,已经跻身全世界最流行和最著名的童话故事之列。“儿童文学是专门以儿童为读者对象而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儿童文学作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极富童趣,充满幻想,具有故事性,情节简单直观,语言简洁易懂等”(刘春凤,2013)。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规范、健康、纯洁,内容优美流畅、浅显易懂,符合儿童阅读的需求,能打动小读者的心,并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本篇阅读材料Down the Rabbit Hole(见附录)仅175个词,分为5段,讲述了爱丽丝在河边追随一只穿着衣服、手拿怀表、嘴里还一直嚷嚷着“来不及了,来不及了”的大白兔跳进一个大洞里的故事。节选部分旨在使学生在阅读英文短故事的过程中体会户外活动的美妙之处,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热情和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林立(2012)认为,“阅读教学可以分为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教学环节。读前活动主要是为了阅读而进行的准备,包括背景知识、情感态度和语言方面的准备;读中活动是阅读课的主体部分,是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和语言的过程,阅读的微技能在这个环节得到提升;读后活动是围绕课文信息和语言进行的输出性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一般需要进行两个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侧重读前和读中活动,第二课时侧重读后活动。
 
由于本次观摩活动是借班上课,所以将阅读课具体定位为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目的是在带领学生理解文本大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由于文本是儿童文学作品,而且儿童文学作品拥有自己特定的读者对象,具有独特的语言艺术和美学品格,因此备课团队决定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儿童文学作品的文学特征,从美学角度对课文内容进行审美教学,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之美。 
 
2.学生分析
 
初中学生对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很多学生已经读过《爱丽丝漫游仙境》这本书的中文版或看过根据该书改编的电影,因此学生会非常乐意阅读这篇英文小故事。该教学内容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中属于七年级下册的教学任务,考虑到此内容对于才入学两个月的七年级学生可能过难,在与研讨会组委会沟通后,决定安排八年级的学生来教授这节课。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该文本的大意应该不难。
 
本课时的阅读文本中多次出现本单元要学习的语法项目——一般过去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二级语言知识分级标准的语法项目中要求学生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一般过去时的意义和用法,并能在实际运用中体会一般过去时的表意功能(教育部,2012)。因此,学生对文本中多次出现的一般过去时的理解不会有困难。
 
3.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备课团队一致认为,本课时阅读文本的语言本身对借班上课的学生来说困难不会太大。但阅读文本的特殊性使本课时除了要求学生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外,还要求学生读懂文字背后的含义,这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备课团队和授课教师共同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理解文中出现的生词、动词过去式和一般过去时的基本用法。
 
(2)通过略读获取故事的基本要素和故事梗概,通过细读获取故事的细节信息,理解故事中的逻辑关系,能根据获取的相关信息进行想象并模拟交际活动。
 
(3)在阅读过程中,能感受到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之美,并乐于阅读国外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4)在学习过程中,乐于思考,乐于想象, 乐于表达,有阅读更多英文故事原著的兴趣和合作交流的愿望。
 
4.教学设计思路
 
 (1)备课思维过程
 
在阅读教学模式化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作为一节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初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的课例,应该在模式上有所突破,以体现阅读教学的多样性和适切性。
 
“阅读文本不仅是语言知识的载体,同时还能传递思想、表达情感、蕴涵文化”(叶建映,2013)。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训练学生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也要让学生体会到阅读文本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和思想教育意义。备课团队在备课中首先思考阅读文本本身:教材改编后为何增加这个文本?它与教材的其他阅读文本有什么不同?研讨后备课团队一致认为,教材增加这个文本是因为该文本是世界各地老少皆知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给学生增加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英语的语言之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的兴趣,体现英语课程人文性的特征;而且这个文本与前面学生在阅读课中所学过的应用文、说明文、诗歌和记叙文等有很大不同。备课团队决定从授课的阅读文本与其他文本的不同特征入手,从文本的不同处去思考阅读教学的创新点。
 
黄国文(1988)认为,文本特征是文本内外特质的表征和概括,强化对文本特征的认知和运用既有利于了解文本的相关内容,也能有针对性地习得文本的相关建构知识和能力。作为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文本Down the Rabbit Hole用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简洁文字、荒诞且不完整的情节、拟人化的表达和文学的语言将童话世界中有趣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     
 
备课团队决定针对文本的这些特征设计教学活动。利用文本简洁的文字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大意;利用文本荒诞的情节和拟人化的表达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利用文本不完整的情节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激发学生在课后阅读英语故事的热情;利用文本的文学语言引导学生用简单的文字表达不同的意境,体验语言之美。因此,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在学生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爱丽丝在兔子洞内外的一系列动作,以及表达爱丽丝情绪和描述环境的简单词汇的巧妙使用。
 
整节课的教学以爱丽丝的活动为主线:爱丽丝和姐姐坐在河边→爱丽丝看到一只奇怪的兔子→爱丽丝跟着兔子跳进洞里→爱丽丝进洞后看到的情况。学生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故事性文本的基本要素:who、when、 where和what。学生通过爱丽丝活动的两个不同场景——在河边和在洞里,理解文本的基本信息,体验文学作品语言使用的巧妙与精致。学生通过爱丽丝的活动不仅能够理解文本的结构,也能够理解文本的特征。
 
(2)课堂教学活动
 
在理清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主线后,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见图1):
   
 
  
图1 课堂教学活动流程图
 
为了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达成本节课“在阅读过程中,能感受到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之美”这一教学目标,授课教师将文本结构的理解和文本特征的体验融合在一起。例如:
 
在第二遍阅读的教学活动设计中,将文本信息分成了在河边和在洞里两部分。对于在河边的情景,教师让学生在理解细节信息的同时, 读懂“How amazing!”和“Oh dear! I'll be late!”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通过理清逻辑关系,明白这三个含有感叹号的句子所表达的情绪与情感。对于在洞里的情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Down, down, down.”这三个词连用的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距离;让学生通过填流程图来体验如何归纳出表示转折的三个but。
 
在第三遍阅读的活动设计中,教师通过“Which part/word/character has interested you most? Why?” 这一问题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文本。学生只有理解了文字的深层含义才能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某个片段或某个词,也只有真正读懂了文字才能分析出爱丽丝的个性特点。
 
 (3)教材内容的调整
 
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活动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特别是本次授课是面向八年级的学生,而教学内容却来自七年级下册。本节课的教学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教材文本进行了调整:
 
① 文本生词的处理
 
教材词汇表显示本课时的生词共21个,考虑到不同版本教材的词汇出现的时机以及学生所处的年段不同,在给学生的阅读材料上仅列出了6个表达关键信息的生词,其余生词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学生确实无法理解,再由教师教授。对词汇表生词的适当调整可以使借班上课的学生不会在拿到阅读材料后就被21个生词吓倒,产生畏难情绪;也可以让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关注课堂的生成,注意培养学生阅读中猜测词义的策略。
 
② 教材内容的处理
 
译林版《英语》教材阅读板块的教学内容大多涵盖A、B 两部分,A部分是阅读的文本,B部分是与阅读文本配套的理解性练习。本课时的配套练习有生词释义配对、故事情节排序、判断句子正误和根据阅读内容完成对话信息填空四项。本课时B部分的设计基本与其他单元B部分的设计一致。“不同的话题和不同的阅读材料对阅读的要求不同。阅读文本的体裁与题材不一样,阅读教学的活动设计也迥然不同”(王笃勤,2010)。从教材前面几个单元阅读文本涉及的体裁来看,有应用文、说明文、对话以及记叙文,而本课时的阅读文本体裁是童话故事。
 
为了彰显本课时文本体裁的文学特征,授课教师适当调整了教材B部分提供的配套练习,如将教材设计的判断句子正误的练习改为对场景二——在洞里的深层理解判断,为学生体验文本语言和故事的跌宕起伏作铺垫;将根据阅读内容完成对话信息填空的练习改为爱丽丝、兔子和爱丽丝的姐姐三者之间的对话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并运用当堂所学语言。
 
三、教学过程
 
Step 1: Introduction
 
1.教师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呈现一张爱丽丝漫游仙境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What story is the picture about? 学生答:Alice in Wonderland.
 
2.教师给学生呈现以下事实信息:Lewis Carrollmath teacher125 languagesin England。然后给学生布置任务:All these things tell you some facts about this story. Can you guess what they mean?
 
通过学生对所呈现信息的猜测,教师导出《爱丽丝漫游仙境》的以下背景信息:Lewis Carroll was the author. He wrote the book in England. He was a math teacher. The book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125 languages.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爱丽丝漫游仙境》 的电影海报导入阅读材料的标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阅读材料的话题。 在此基础上,呈现阅读材料的相关背景信息,让学生根据信息进行联想和猜测,例如, Lewis Carroll可能是谁?谁是数学老师?125 languages是什么意思?这样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也使学生了解了《爱丽丝漫游仙境》 这个故事的背景信息,从而为后续分析故事受欢迎的原因作铺垫。
 
Step 2: Reading for Gist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并完成以下表格。表格内容涉及故事的人物,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故事的情节。
Down the Rabbit Hole
Who

_______
When

one ______ day
Where

by the ______ Paragraphs 1-3
 
in the ______ Paragraphs 4-5
What

Alice saw a ______ passing by and jumped ______  the hole after it.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在表格中填写有关who、 when、 where、what的信息框架,呈现故事梗概,帮助学生抓住故事的要素,了解故事大意。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出故事情节发生的两个主要地点,为下面的细读做好准备。
 
Step 3: Reading for Details
 
教师让学生再次阅读短文,并根据故事发生的两个场景分别完成任务。
 
场景一:By the River
 
教师先提出问题:What did Alice do by the river? 之后让学生阅读第1~3段,找出描述爱丽丝动作的动词。阅读材料中相关的词汇有:sat by、heard、looked up、saw ... passing by、stood up、ran across ... after ...、jumped down。
 
教师继续提问:Why did Alice run after the rabbit? What was the rabbit like? 学生同伴讨论后,教师继续追问,师生之间有如下对话:
 
T: What did the rabbit say?
 
S: Oh dear! I'll be late!
 
T: How did Alice feel?
 
S: How amazing!
 
在这组师生问答后,教师让学生用恰当的语调朗读“Oh dear! I'll be late!”和“How amazing!”这两句话, 并让学生分析这两句话之间的关系。之后师生有如下教学对话:
 
T: What did the rabbit do then?
 
S: The rabbit jumped down a big hole.
 
T: What did Alice do?
 
S: She jumped down the hole, too.
 
此环节的幻灯片设计见图2: 
 
 

 图2 教学场景一的幻灯片设计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对文本本身的理解,尤其是对细节信息的理解。教师首先用线性的信息呈现方式让学生找出爱丽丝听见和看见兔子时的一系列动作,以一两个动词为例,让学生把爱丽丝的动作用动词串起来。这样,学生头脑里会呈现出故事情节的生动画面,好像看见了好奇的爱丽丝和有趣的兔子以及爱丽丝追着兔子跑的情景。同时,教师运用了填空的方式让学生找到关于兔子形象的关键词:coat、watch、 time、 talk/speak,使学生发现兔子的特别之处,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爱丽丝要不顾一切地追着兔子跑,甚至跟着兔子跳下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洞。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体味爱丽丝和兔子当时的情绪,并用不同语气大声朗读出兔子的话“Oh dear! I'll be late!”和爱丽丝的心理活动“How amazing!”,以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和故事人物的理解,也让学生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之美。
 
场景二: In the Hole
 
1.学生集体默读文本第4~5段,判断以下句子的正误,并说明原因。
 
(1) The hole was very deep.
 
(2) Alice found the rabbit in the hole.
 
(3) Alice tried to jump up out of the hole when she had difficulties.
 
2.学生再次默读文本第4~5段,完成本部分故事的情节流程图(见图3),之后小组讨论爱丽丝遇到的困难以及阅读文本的表达方式。  
 
 
图3 故事情节流程图
 
[设计意图]
 
这两部分的任务要求学生能理解文本的细节信息,并体验文本语言的用词。在完全理解文本大意后,学生完成判断句子正误的练习。教师在学生判断正误后追问原因,就是让学生逐步把情节图补充完整,从而发现爱丽丝在洞里遇到的一些困难,体会爱丽丝的几度希望和失望。故事情节图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也让学生体验了文本情节中三个but的简单表达。
 
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爱丽丝尝试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过程。通过寻找和教师的启发,学生意识到爱丽丝为解决问题做了很多尝试:她很耐心地尝试打开每一扇门,但发现都打不开;很细心地搜寻后发现了一把小钥匙,并用小钥匙尝试开每一扇门,但发现钥匙与那些门都不匹配;之后又继续找,这才找到一扇小门,再尝试用小钥匙开小门等。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体会到爱丽丝是一个勇敢、坚强、不轻易放弃的小女孩,并产生阅读后续故事情节的愿望。
 
Step 4: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教师让学生再次阅读文本, 之后借助板书(见图4)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Which part/word/character has interested you most? Why?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谈论兔子的特别、爱丽丝的性格、故事的情节等。 
 
 
  
图4 教师的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教师以第一部分为例作示范:
 
T: Look at what Alice did by the river. Some verbs show her actions. I like this part very much because these verbs are easy to understand and they help me to“see”a picture of Alice moving here and there and following the rabbit.
 
[设计意图]
 
这一部分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大意并欣赏文学作品语言的基础上,表达自己对阅读文本的喜好。教师通过举例说出自己喜爱的文本片段给学生作示范,如教师最喜欢关于爱丽丝在河边的那一部分文本片段,因为作者仅通过几个动词短语就描述出了爱丽丝与姐姐闲坐河边、发现兔子、追着兔子跑、跳入兔子洞这样一系列动作。这样简练、精妙的语言可以帮助读者在头脑里形成一幅幅非常美妙的童话世界的画面,好像爱丽丝和兔子都鲜活了起来。通过这样的描述,教师帮助学生尝试说出他们之前所学的词汇、故事结构、人物特征以及简练的语言等文章的精妙之处,从而达到引领学生赏析文本的目的。
 
Step 5: Role-play
 
学生三人一组,分别扮演爱丽丝、爱丽丝的姐姐和兔子,利用文本信息展开想象和对话。教师用幻灯片呈现对话的开头:
 
Sister: What a __________ day! Alice, let's sit by the __________.
 
Alice: Look! There's a __________ passing by.
 
Sister: Be quiet, Alice! ...
 
Alice: ...
 
Rabbit: Oh dear! __________!
 
Alice: ...
 
Sister: ...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设计了爱丽丝、兔子和爱丽丝的姐姐之间的对话框架。学生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完成对话。例如,学生可能会想到姐姐会因为爱丽丝跟着兔子跑了,找不到爱丽丝而说些什么;当学生体会到爱丽丝是个勇敢、好奇并且不轻易放弃的女孩时,就会想到爱丽丝可能很执着地想要知道这只有趣的兔子的去向,于是不顾一切要去追兔子,并猜测爱丽丝此时可能说的话;由于兔子说了 “Oh dear! I'll be late!”,学生会想到兔子可能是急着去哪里做什么,也会根据想象给兔子编一些其他的语言,让兔子这个本就鲜活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学生在小组合作对话时不仅要用到阅读文本中的语言,还要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将文本背后的意思表达出来。
 
Step 6: Homework
 
1. Turn on your computer. Read Chapter 1 of Down the Rabbit Hole from the story Alice in Wonderland on http://novel.tingroom.com/html/book/show/4/5.html.
 
2. Turn off your computer, go outside, and find a “wonderland” in nature. Write about your own “wonderland”.
 
[设计意图]
 
为了鼓励学生在理解文本和欣赏文本的基础上多进行课外阅读,家庭作业的第一项是引导学生继续阅读后面的故事,探寻爱丽丝后面的遭遇以及真正的仙境所在;家庭作业的第二项结合本单元的主题Outdoor Fun,鼓励学生进行户外活动,探寻自然的美妙,发现自己的“仙境”,并记录其中有趣的经历。
 
四、教学反思
 
授课教师课后对该节课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点较好的做法:
 
1. 依据文本特征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每一节阅读课都是基于某一篇阅读文本,如果阅读教学仅仅是挑出生词、理解文章内容和框架,那么就会乏味无趣。在经历了多次教学设计修改和文本研究后,授课教师发现每一次研读文本,文本中都会有新的吸引人的地方。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授课教师朗读了二十几遍文本,先行体会到了文本的精妙,最终依据文本特征确定了阅读课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使阅读课的教学有了新意。
 
2. 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多重教学任务
 
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堂进行了全面、有效的把控,尤其是课堂的教学任务设计紧扣教学目标。例如,阅读课文之前,授课教师针对故事的背景给出了一些信息,如Lewis Carroll、math teacher、125 languages、in England,让学生进行猜测, 一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二是引导学生了解该故事的背景信息。授课教师紧接着提出问题:为何该故事如此招人喜爱?为后面进行文本赏析做了铺垫,并与让学生总结和阐述他们为何喜爱该故事进行了呼应。整节课的教学活动都紧扣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整节课中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习活动。
 
3. 教学活动设计层次分明、目的明确
 
阅读课的第一课时需要学生首先理解文本语言。授课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活动时,由表及里,由全面到局部。在让学生第一次进行阅读时,给出表格,让学生大致了解故事梗概,快速查找故事的基本要素who、when、where和what。在学生再次进行细读时,教师利用表格中where部分的信息,将故事分成了两部分(by the river和in the hole),让学生分步阅读,阅读活动的设计层次分明。在学生细读每一个部分时,授课教师又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品味文本的美。第一部分将重点放在了人物特点的分析上,并对爱丽丝和兔子所说的话以及他们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强调,让学生对爱丽丝和兔子有比较直观的感受。第二部分将重点放在了对故事情节的分析上,设计的情节脉络图不仅起到了提示学生找出故事内容关键词的作用,更起到了让学生感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作用。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目的明确,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自己该读哪部分以及该找什么信息来完成阅读活动。
 
但由于是借班上课,授课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足,整节课课堂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是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式的互动。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的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得较少。虽然在教学设计中包含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设计,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由于对学生水平了解不足,活动涉及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小组活动的效果并不理想。可见,教师应注意给学生搭建达到目标的不同层次的支架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
 
五、课后评析
 
在第十届全国初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南京外国语学校的王雯老师展示的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 6 “Outdoor Fun!”中Reading部分Down the Rabbit Hole 第一课时的教学获得了大赛一等奖和优胜奖。这节阅读第一课时的教学针对阅读材料的文本特征,在创新阅读教学的设计上进行了很好的尝试。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彰显阅读语篇的文本特征
 
在借鉴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随着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不断推进,阅读教学已经形成了一些公认的教学模式,但过于模式化的教学也使阅读教学日益僵化。“阅读是读者与作者间的心灵对话,以何种切口来接入文本直接关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效果,文本对读者所产生的影响随文本解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刘辰诞,1999)。在本节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中,授课教师基于教学材料的文本特征,即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简洁、生动、有趣,而且这篇儿童文学作品没有其他儿童文学作品的说教内容,让学生走进文本,体验和欣赏文学作品语言的简单之美。例如,在学生理解了文本的意思后,授课教师让学生朗读“Down, down, down. Alice fell for a long time, and then she hit the ground.”这一句,学生只有理解了文本意思,并且真正把自己放进爱丽丝的角色中才能在情感上体验出“Down, down, down.”这三个词所表达漫长下落的意境。这种让学生体验欣赏文学作品语言的活动在课堂中多处都得以体现。
 
2. 体现阅读教学的多重层次
 
“教学阅读的文章,也就是我们课本中的课文,它们的主要功能除了提供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提供语言的范本,供学生学习、借鉴、模仿,从而获得现实阅读所必需的语言知识、技能和相应的语言训练”(崔刚,2013)。“教学阅读可以分为语言、信息、思想三个层次” (崔刚,2013)。从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出,授课教师在这节阅读课的教学中兼顾了这三个层次。在语言层次上,授课教师通过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动作相关的动词,如sat by heard looked up saw ... passing by stood up ran across ... after ... 等引导学生在课文语境中体会、理解和积累语言知识。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对一般过去时的语言现象会有很深的印象,而且对涉及的一些词块的用法也会有很强的语感。在信息层次上,授课教师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分块阅读、体验“Oh dear! I'll be late!” 和“How amazing!”这两句话之间的关系等活动,理解文本,得到事实性信息,并理解不同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节课还设计了让学生对文本语言所表达的隐含意义进行分析和体验,以及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爱丽丝、爱丽丝的姐姐和兔子,利用文本信息并展开想象进行对话等活动,从阅读教学的思想层次让学生在阅读中与作者形成心灵对话与情感共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强化阅读文本的趣味体验
 
授课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了常见的阅读教学的处理方式,即“做非常漂亮的PPT,通过视频、音频等展示或介绍一些与课文主题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然后带着大家来阅读文章。阅读课文时,基本上不向学生解释有关的词汇、句子结构和相关语法,只要求学生理解大体意思,然后向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这样很快便急匆匆过渡到了课后的回答问题和讨论之类的活动上”(崔刚,2013)。在课堂的导入阶段,授课教师通过呈现几个简单的英语词块Lewis Carroll、math teacher、 125 languages、in England,让学生猜测这几个词块与所要阅读的文本的关系,这样不仅给学生补充了阅读文本的背景知识,也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在文本阅读阶段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后用恰当的语调读出“Oh dear! I'll be late!” “How amazing!”和“Down, down, down.”等句子,在阅读教学中强化了阅读文本的趣味体验,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课后继续阅读《爱丽丝漫游仙境》全书的兴趣,也真正地体现了阅读教学Reading for Fun的理念。
 
在这节阅读课上,教师带着学生走进并沉浸在童话故事的文本中,学生不仅在文本阅读中获取了语言知识,掌握了阅读技能,也通过阅读体验了文本的思想内涵,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从而体现了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
 
——————————
 
参考文献
 
崔刚. 2013. 阅读的层次与课文教学[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3-6.
 
黄国文. 1988. 语言分析概要[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林立. 2012. 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辰诞. 1999. 教学篇章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刘春凤. 2013. 英语儿童文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教学与管理, (12):53-54.
 
王笃勤. 2010. 初中英语教学策略[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叶建映. 2013. 例谈阅读文本的解读和处理[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33-37.
 
译林出版社. 2012. 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第2版)[T]. 南京:译林出版社.
 
———————————
 
附录:教学材料
 
Down the Rabbit Hole
 
One sunny day, Alice sat by a river with her sister. Then she heard a sound. She looked up and saw a white rabbit in a coat passing by.
 
“Oh dear! I'll be late!” said the rabbit. It took a watch out of its pocket and looked at the time.
 
How amazing! Alice stood up and ran across the field after the rabbit. The rabbit jumped down a big hole. Alice did not want to let the rabbit get away, so she jumped down the hole too.
 
Down, down, down. Alice fell for a long time, and then she hit the ground. She found herself alone in a long, low hall. There were doors all around, but they were all locked. Alice saw a small key on a table, but it did not fit any of the doors.
 
Then Alice noticed a small door and put the key into it. The door opened! She could see a lovely garden on the other side. Alice tried to go through the door, but she was too big.
 

——————————— 

本文作者声明:未经本人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书面同意,任何媒体不得转载或摘编本文。
 
附作者信息:马黎  江苏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王雯  江苏南京市外国语学校
 
注:本文课例的视频已收入《第十届全国初中英语教学观摩课案例集》,该光盘的购买信息请见我单位网址:http://www.flts.cn/node/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