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学篇)2018年第02期目录内容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
 
[期刊期别]第2期
 
[文章作者]邱耀德
 
[作者单位]广东开放大学华美外国语学院
 
[文章标题]由问题导向引发的落实高中课标核心素养的深度思考
 
[文章页码]01-06
 
[文章摘要]教师应落实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理念,通过语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情感、人文方面的教育。同时,通过创设主题意义相关语境,教师应充分挖掘主题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将特定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建立密切关联。本文以高中一年级英语课本分析为例,建议教师围绕主题设计深层问题,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 键 词]核心素养;语篇;主题意义;问题导向   
 
[文章背景]经过专家、学者、教研员以及一线教师的审读、讨论、评议和修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课标》)已正式发布。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以“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习近平,2017)的新姿态,认真阅读并深刻领会《高中课标》中反复强调的立德树人的宗旨,重点关注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即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把英语教育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培育学生 “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2018)。
 
学习英语不仅要学习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和理解语篇的主题意义,“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将特定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建立密切关联,鼓励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教育部,2018)。
 
本文提倡教师积极贯彻《高中课标》中强调的立德树人精神,运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指导英语教学,带领学生认真研读语篇中富有正能量的点滴事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深入探讨主题意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
 
[期刊期别]第2期
 
[文章作者]徐浩、蒋京丽、曹爱平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文章标题]基于听力文本信息组织模式的教学策略
 
[文章页码]06-11
 
[文章摘要]中学英语听力文本中常见的信息组织模式包括列举式、复合式、分析式和序列式。列举式和复合式文本中的信息大多为平行关系,因此听力教学难点集中在具体信息的特征识别和记忆保持上,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相应听力策略来减轻认知加工负担;分析式和序列式文本中的信息更多为纵向关系,因此难点主要集中在信息分布的层次性上,需要教师帮助学生首先理解并把握听力文本的整体信息架构,之后再处理细节性内容。
 
[关 键 词]听力文本;信息架构;信息组织模式      
 
[文章背景]信息是承载文本内容的基本单位,在外语教学中也是语言输入的基本载体。也就是说,信息是教师和学生在外语教学中处理文本内容、学习目标语言的联结与接口(徐浩,2017)。在听力教学中,尤其是专注于“听”本身的活动和环节,信息传输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录音中的语速)和不可逆性(如无法像阅读那样进行回看),往往给学生的理解和加工造成比阅读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在听力教学中亟须研究信息本身的呈现特点,在语篇层面挖掘信息组织的结构性规律,开发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有效消除或减轻学生在听力过程中的障碍和负担,促进听力策略的培养。
 
目前对文本信息的研究主要关注信息本身的分类,如根据文本主题、话题和具体内容或某些语言特征进行分类;还关注表达某些信息时使用的语言可能对理解造成的障碍,如生词的问题、语法结构带来的难点等(张秋会、王蔷,2016)。但语篇层面的探讨相对比较缺乏。目前,教师从语篇层面关注听力文本特点的意识还不是很强,即使有意识做了一些分析,大多也只是局限于主旨大意或零散信息的表层关联,而对文本信息组织模式的系统性分析非常欠缺。
 
文本信息组织模式指文本中全部信息汇集在一起的架构,即这些信息是按照何种方式关联、组织在一起的(胡曙中,2012)。文本信息组织模式绝不仅仅是“总——分”“分——总”或“总——分——总”那样单一;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来看,信息组织模式可以多样化。文本信息组织模式反映了文本的内容性语篇特征,而不仅仅是结构上的表象,对听力理解过程有重要影响,其本身就预置、隐含了某些特定听力策略的使用需求,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给予高度关注,展开精准分析,并加以充分利用。
 
本文提出四种较为常见的听力文本信息组织模式——列举式、复合式、分析式和序列式,并以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若干听力文本为例,分析不同组织模式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如前所述,听力文本信息组织模式是指文本信息汇集的架构性特点。因此,本文将基于功能语言学(胡壮麟等,2017)、文体学(张德禄等,2016)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学英语听力教学实际对听力文本信息组织模式进行分类和描述。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
 
[期刊期别]第2期
 
[文章作者]陈则航、李晓芳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文章标题]写作任务对中学生思辨技能表现的影响
 
[文章页码]12-17
 
[文章摘要]本研究从英语写作看学生的思辨技能,探讨了思辨技能在不同英语写作任务中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确实表现出了一定的思辨技能,而不同的写作任务可以激发不同程度的思辨技能和不同思辨技能的运用。
 
[关 键 词]写作任务;思辨技能   
 
[文章背景]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我国高中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要求。其中,六级课程目标要求“能理解口头或书面材料中表达的观点,并简单发表自己的见解”;七级课程目标要求“能就熟悉的话题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八级课程目标要求“能就口头或书面材料的内容发表评价性见解”;在语言技能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能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评性思维”。因此,在新形势下培养高中生的思辨能力成为了亟须研究的问题。
 
目前国内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已经比较系统化,研发了适合大学生的思辨能力理论框架和测量方式等(王建卿、文秋芳,2011;文秋芳、刘艳萍等,2010;文秋芳、王建卿等,2011;文秋芳、赵彩然等,2010)。但是,客观性量具以选择性的客观题为主要形式,这种测量工具只能告诉我们一个表示思辨能力水平的数字,不能清晰呈现学生思辨能力的具体表现。写作作为语言和思维输出的重要途径,可以很好地体现学生的思辨能力(李炳林、赵盼,2014)。Stapleton(2001)就已经尝试从写作的角度分析日本学生的思辨能力。有研究表明,不同写作任务对学生在内容、词汇以及修饰语等方面的选择是有影响的(Cho et al., 2013; Cubilo, 2011; Cumming et al., 2005)。然而,目前国内对高中生思辨能力的研究还比较缺乏。那么,不同的写作任务是否会对中学生的思辨能力表现产生影响呢?本研究通过分析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来探讨写作任务对思辨能力表现的影响。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
 
[期刊期别]第2期
 
[文章作者]孙勇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河中学
 
[文章标题]从学习者视角优化教学设计的课例研究
 
[文章页码]17-21
 
[文章摘要]优化教学设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存在缺乏高效的切入点、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研究能力有限等问题。学习者视角立足学生对教学的反馈,结合团队研讨的结论,探索基于学生的反馈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为课例研究的开展打开了新的视域。研究发现,关注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有助于高效地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例研究的质量。
 
[关 键 词]学习者视角;教学设计;课例研究   
 
[文章背景]课例研究是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开展的校本教研形式之一,它以课例改进为目的,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课堂效益。但是,目前的课例研究大都是从教师的视角出发,以教师眼中的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忽视了学习者视角下的教学反馈,其有效性和针对性受到了制约。
 
教师是参与课改的关键因素,课改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钟启泉,2004)。教师的成长是从课堂开始的。目前,英语学科课例研究中存在缺乏高效的切入点、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研究能力有限等问题。常态的课例研究中充溢着“套路式”的评价,教师过多地关注了“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感受;研讨的重点趋向于散点化,缺少对课堂中真实问题及解决策略的持续关注。
 
教学情境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由澳大利亚学者David Clarke发起的学习者视角研究(Learner's Perspective Study,简称LPS)为优化课例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转引自陈碧芬、王维花,2015)。LPS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通过课堂关注学习者反应和课后收集其反馈来分析教学问题、筛选研究焦点,并基于教学实践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
 
[期刊期别]第2期
 
[文章作者]景鹏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文章标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读中活动模式化问题改进对策
 
[文章页码]22-26
 
[文章摘要]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阅读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在目前阅读课堂教学中,读中活动设计存在模式化、程式化的问题,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同一节课的不同设计,提出了根据文章特点设计读中活动的建议,以解决阅读活动模式化问题。
 
[关 键 词]阅读课;读中活动;活动设计   
 
[文章背景]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最常用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技能之一。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阅读课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
 
目前阅读课上很多教师采用PWP教学模式,将阅读教学分为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三个教学环节。读前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为阅读作准备;读后活动是围绕课文信息进行的语言输出活动;读中活动是阅读课最核心的环节,此环节要进行信息的提取、加工和整理,是学生获取信息和语言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读中环节的教学完成的。然而在常规课堂中,读中环节的设计存在模式化、程式化问题,严重影响了阅读课的效果。
 
本文将以北师大版《英语》模块5 Unit 15 Lesson 1 Life-long Learning为例,分析目前阅读课读中活动设计模式化的具体表现,探讨改变读中活动模式化的方法,以提高阅读课的效率。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
 
[期刊期别]第2期
 
[文章作者]吴红、张强
 
[作者单位]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文章标题]例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反馈
 
[文章页码]27-30
 
[文章摘要]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的反馈应遵循目标清晰、指向认同、注重过程和多方参与的原则,从过程、内容、方法、主体四方面设计。反馈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应具体并涵盖目标、鼓励、任务三要素。教师应明确有效反馈的路径,树立正确理念,摸清学生心理,掌握反馈要素,营造条件让更多学生参与反馈,提高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
 
[关 键 词]写作教学;反馈;纠错      
 
[文章背景]反馈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反馈及时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Petty(2013)指出,有效的反馈可以使学生的成绩在一年内提高84%,或提高两个考试等级。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有效的反馈能起到提高技能、发展思维、形成能力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关注写作内容较多,而关注写作反馈较少,写作反馈并没有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初中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的反馈环节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反馈目标不清晰;2.反馈内容不清晰;3.反馈过程不清晰;4.反馈策略较单一。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
 
[期刊期别]第2期
 
[文章作者]郭翔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
 
[文章标题]利用国际信函写作提升初中生英语写作动机的策略探究
 
[文章页码]31-35
 
[文章摘要]针对初中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写作动机不强等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国际信函写作的真实性、回馈性和广泛性特点,以明信片写作和书信写作为载体,逐步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其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本文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了国际信函写作的过程与方法,并介绍了其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
 
[关 键 词]国际信函写作;写作教学;写作动机      
 
[文章背景]写作能力是语言综合素养的体现。书信是笔头输出的重要载体,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无论是日常教学中,还是测试与评价中,英语信函的写作形式并不罕见。但是,在各种各样的写作任务当中,英语写作缺乏动机导致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强,写作训练变成范文模仿,教师往往只关注写作结果,而忽视写作过程和学生写作时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的信函写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写作情景不够真实,学生缺乏写作动机。2. 信函写作过于强调遣词造句,对写作教学中意义表达的关注不够。3. 在评价手段方面,许多教师采用分数或者等第的形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对文章中的错误只是粗略地划出,这样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不利于作文的修改,且反馈周期也往往过长,打击了初中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写作热情。
 
基于上述问题,教师要创设真实的写作语境,增强其写作动机,关注初中生写作自信心的培养,同时关注文章意义的表达和改变评价方式,并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及时的帮助。
 
英语国际信函写作指的是以英语为语言载体,以书信或者明信片的形式真实地与国际组织机构、海外政要明星和外国友人进行交流的写作。英语国际信函写作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写作动机,具有真实性、回馈性与广泛性的特点。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
 
[期刊期别]第2期
 
[文章作者]易立、龚艳艳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教育局教研室
 
[文章标题]基于阅读圈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展示
 
[文章页码]35-40
 
[文章摘要]阅读圈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指导学生分角色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并将阅读成果分角色展示。基于阅读圈的英语课外阅读展示促使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对话题的理解,自主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和反思,分析和评价主人公的行为及其意义,并对此表达自己的观点,因而可以检验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 键 词]阅读圈;课外阅读;阅读素养;合作学习      
 
[文章背景]为了促进学生形成阅读自觉,提高学生的深度阅读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从2016年秋季开始,连云港市在全市中小学实施“真阅读工程”。笔者所在的班级选择译林版《津津有味·读经典》系列丛书展开英语课外阅读。起初,笔者带领学生采取持续默读的方式,每天坚持阅读10~15分钟,读后仅需完成阅读记录表,不必完成任何理解性任务,两天左右完成一个章节。但是,随着学生阅读兴趣的高涨和语言知识的逐渐积累,一部分学生已不满足于仅看懂文本和仅在数量上达到阅读要求,而是希望能有机会和平台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分享阅读收获。
 
罗少茜(2017) 指出:阅读圈(Reading Circles)是一种有效的课外阅读方式;阅读圈通常由6人组成,各个角色职责不同,包括Discussion Leader、 Word Master、Passage Person、 Culture Collector、 Connector、Summarizer及Illustrator,其中,Culture Collector和Connector的角色可由一人担当。笔者改变原有的课外阅读方式,在持续默读阶段,让学生依据阅读圈的分工进行分组阅读。为了避免学生的理解停留在文本表层,思维含量偏低,无法进行较高层次的语言输出,笔者要求组内各成员在自主持续默读阶段,除了完成初读课外读物的任务外,还需依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阅读时分别有所侧重,有重点地调整阅读方向,并完成各自的阅读任务单。笔者利用每周一次的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基于阅读圈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展示。
 
本文以译林版《津津有味·读经典》 系列Level 2《一千零一夜》中Sinbad the Sailor的第二章节为例,阐述基于阅读圈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展示过程及评价方式。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
 
[期刊期别]第2期
 
[文章作者]张冠文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文章标题]K-W-L策略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文章页码]41-44
 
[文章摘要]基于K-W-L策略的听力教学可以融通学生的已知(K)、想知(W)和新知(L),帮助他们探索构建新知识的整体性策略。该教学方式分为三个环节:在听前环节,学生基于掌握的背景知识叩问自己的学习愿望;在听中环节,学生获取语篇信息,构建新知识;在听后环节,学生反思学习愿望是否得到满足并开展后续的探究学习。
 
[关 键 词]K-W-L;听力教学;浅层学习;深度学习
 
[文章背景]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平时的学习或多或少都表现出浅层学习的特点。他们为了过关而被动、孤立地学习,以背诵记忆为主,而缺乏理解,更谈不上与周围事物进行关联(阎乃胜,2013)。比如,在听力教学中,不少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听力理解练习,只关心如何获取答案、何种技能有助于答题,对于语篇的其他内容没有兴趣。功利性教学使学生背离了听力的真实情境,也使学生丧失了对相关主题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以致他们不能通过听的途径获取信息、构建知识。这种浅层次的听力教学只能发展肤浅、单一的听力技能,导致学生综合理解能力陷入瓶颈。
 
听力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Marton & Saljo,1976),就是引导学生对特定主题进行持续研究,使他们超越表层知识,达成对知识意义的深层次理解(阎乃胜,2013)。运用K-W-L策略开展听力教学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开展探究性的学习。该策略是在学习者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及构建的学习模式,体现了学习过程的主体性、情境性、内在驱动性等特征(傅萍,2013)。
 
K-W-L策略是根据学生认知需要的三个环节来命名的一种融通学生已知、想知与新知的整体性策略,可以通过图表将信息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Ogle,1986)。该策略主要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学生通过头脑风暴活动激活相关背景知识并完成表格中K栏内容的填写;第二步是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在W栏写下他们在阅读中想了解的内容;第三步是学生在读中或读后环节在L栏写下他们学到的内容,并检查文章是否完全覆盖了他们想要了解的内容,如果没有,则进行后续的探究学习。K-W-L策略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围绕学习愿望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并构建知识。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
 
[期刊期别]第2期
 
[文章作者]夏春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文章标题]基于批改系统的高中英语写作智慧课堂的实践探索
 
[文章页码]45-48
 
[文章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智慧课堂是智慧教育理念实现的基础和关键。批改网长期致力于信息技术与英语写作教学的融合,并取得了一批成果。本文基于批改网智慧课堂和过程写作法理念,阐述了通过审题——同写——共评——分学——修改等步骤,让学生参与写作评价的全过程,实现了传统写作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关 键 词]批改系统;写作教学;智慧课堂      
 
[文章背景]写作是英语的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陈伟平,2008)。传统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过于重视写作结果,而忽视学生参与写作的过程,造成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写作水平停滞不前。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新型交互媒体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加速了教育信息化进程。随着传统课堂教学环境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智慧课堂应运而生,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变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
 
[期刊期别]第2期
 
[文章作者]殷云菲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文章标题]初中英语听说课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
 
[文章页码]49-53
 
[文章摘要]英语听说课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每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体现的。本文立足于新课程理念,以有效活动为导向,结合一节听说课案例,探讨了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与优化策略:研究教材和学情,注重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明确性;围绕目标,突出活动的指向性、真实性、连贯性和层次性;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
 
[关 键 词]听说课;综合技能课;教学活动      
 
[文章背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听与说的能力作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必要技能,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受到英语教学的重视。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每单元都有一节综合技能课(Integrated Skills),着重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听懂相关听力材料,获取有用信息,并能就有关话题以口头形式进行语言输出,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听和说的能力。
 
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课堂上一个个有关联、有层次、有不同侧重的有效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来培养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汪艳波,2011)。如果每一个课堂活动都是有效的、高质量的,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有效,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或预期的学习结果就能达成(陈静波,2013)。只有不断优化课堂活动设计,才能真正做到向课堂要效率(程晓堂,2006)。
 
但在实际的英语听说课教学中,课堂教学活动往往流程化,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听说任务,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效果欠佳。具体表现为:在听力教学中,存在目标把握不准确、听力材料处理形式化、重视信息获取而忽视听力策略指导等问题(刘云凤,2017);在口语教学中,也存在目标模糊、缺乏对学生听说学习难度的预设等问题(朱晓燕,2010)。因此,优化设计和实施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活动,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通过课堂上一系列有效活动的学习,能从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到有效的语言输出,是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关键。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
 
[期刊期别]第2期
 
[文章作者]梁莲红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第二中学
 
[文章标题]基于主线和关键词的阅读教学实践
 
[文章页码]54-58
 
[文章背景]主线常被人们称为线索或者脉络。戴咏梅(2005)认为(教学)主线是指教材中提纲挈领的中心线索;郑春(2013)认为主线是“主要线索”的简称,是指占主导地位或统领事物发展的线索。线索可以表现为主题词,即用来表明文章主题的词或词组。线索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是课文中的关键词、中心句和中心话题等(戴咏梅,2005)。人教版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有或明或暗的主线,教师应当围绕主线展开教学。
 
本文将以人教版教材第六模块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阐述如何依据主线、依托关键词设计并实施相关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有效阅读教学。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
 
[期刊期别]第2期
 
[文章作者]覃文胜、程德金、陈琳霞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
 
[文章标题]基于思维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3 Reading板块为例
 
[文章页码]59-64
 
[文章背景]本课例在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于2017年12月2~4日在江苏镇江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培训活动中获一等奖,授课时长为35分钟,由四川省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陈琳霞老师执教,指导老师为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覃文胜老师和成都市双流区研培中心程德金老师。
 
本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 B 2a-2e部分,是一节阅读课。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
 
[期刊期别]第2期
 
[文章标题]欢迎订阅2018年《中小学外语教学》和邮购《中小学外语教学》合订本
 
[文章页码]封三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
 
[期刊期别]第2期
 
[文章标题]倾听者智能复读机
 
[文章页码]封四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年
 
[期刊期别]第2期
 
[文章标题]欢迎邮购《第十二届全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课案例集》(2017镇江)
 
[文章页码]封四
 
[期刊网址]WWW.FLT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