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学篇)2025年第04期: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模式(王蔷、刘莹、刘诗雨)

【摘  要】项目式学习作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载体之一,已经明确纳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英语课程标准中,成为改变育人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在单元视域下,依托项目式学习,开展好体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挑战。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指教师将单元学习任务项目化,再将系列子任务分解到单元教学的全过程中,指导学生基于主题情境,围绕单元驱动问题,通过主动、持续和深入的探究,与同伴合作,综合运用所学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形成可视化的项目成果。在此基础上,创设学生成果展示、交流和反思的平台,从而基于证据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表现。本文基于项目式学习理论,通过一个实践案例具体阐述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模式,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操作建议和实施参考。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单元整体教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1.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应然要求

项目式学习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模式(李振文,2020),单元整体教学也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热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首次提出要开展项目式学习,在“课程实施”中鼓励教师“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教育部,2022a)。《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也建议在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中采用项目式学习的路径,要求教师“在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中,确立并引导学生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自主、合作参与实践和探究,用英语完成设计、计划、问题解决、决策、作品创作和成果交流等一系列项目任务”(教育部,2022b)。由此可见,项目式学习和单元整体教学的开展是落实好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改变教与学方式的一个重要举措。

2. 英语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单元整体教学难以落地是当前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课标》提出了单元整体教学的育人路径,一线教师普遍认同并积极参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但是由于缺乏有效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的路径和抓手,教学缺乏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学生主体性不强、知识学习碎片化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课堂教学依然以学习语言知识为目标,忽视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与所承载的育人价值;另一方面,灌输式教学方式在英语课堂中依然普遍存在(陈则航等,2019),导致学生既无法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也无法运用知识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自2022年9月起,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义务教育英语创新研究团队指导全国11个实验区教研团队开展课例研究,将英语项目式学习和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融入区域、校本教研和日常课堂教学中,初步形成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模式,为解决单元整体教学切实落地的问题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

二、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特征与实践模型

1. 内涵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在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将单元学习任务项目化,再将系列子任务分解到单元教学的全过程中,指导学生基于主题情境,围绕单元驱动问题,通过主动、持续和深入的探究,与同伴合作,综合运用所学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形成可视化的项目成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创设学生成果展示、交流和反思的平台,从而基于证据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

2. 特征

素养导向、问题驱动、情境真实、学生主体、合作探究、结果可视是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突出特征(如图1所示)。

 

图1

 

图1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特征

其中,素养导向是指教学以发展学生英语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各环节设计与实施都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依规。问题驱动是指教学设计中应明确安排项目驱动问题,问题应高度精炼,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兴趣。情境真实是指教学不能简单照搬教材、教参,要依据学情设计主题情境。学生主体是指学生是项目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究者。合作探究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运用学科或跨学科知识进行持续深入探究。结果可视是指项目完成时一定要将项目成果展现在师生面前,让学生真正在学习中获得仪式感与成就感,增强自我效能感。

3. 实践模型

项目既可以是单学科小项目,也可以是跨学科大项目,既可以是短周期的,也可以是长周期的(巴克教育研究所,2008)。研究团队聚焦单学科短周期小项目,建构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三个阶段(见图2),回应了教师如何将项目与单元学习内容结合、如何将项目活动融入单元各课时教学、如何指导学生生成项目成果并对项目进行总结、反思等问题。

 

图2

图2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模型

在项目设计阶段,教师要做好项目规划,确定项目核心驱动问题,明确成果形式。为此,教师应基于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单元的主题范畴;研读教材内容,立足学生学情,建立单元各个课时之间的关联,提炼单元各子主题意义;之后,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并结合教学资源与条件等,确立项目驱动问题和任务成果。

在项目实施阶段,教师需要分解项目驱动问题,细化课时学习目标,设计并实施课时学习活动。为此,教师应基于所创设的真实情境,将项目核心驱动问题分解为项目子问题,将单元学习目标细化为课时学习目标,并在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设计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情,补充回答子问题所需要的学习资源。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生成子项目成果,至单元各课时学习活动完成后,学生实现整体项目成果的制作。

在项目评价阶段,教师需要明确项目评估方式,依据评估标准评估项目学习成果。为此,教师应根据师生共建的项目评价标准,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对核心项目成果进行反思与评价。项目成果应指向项目问题的解决,也可以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方案呈现。评价要融入整个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指向学习目标的达成结果。教师通过综合评估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效果,对项目式学习的设计进行优化调整,促进良性的学习循环。

三、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路径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从学生核心素养出发,以单元整体教学为经、以项目式学习为纬的创新式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下面以人教版英语九年级Unit 1“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为例展开讨论。

1. 做好项目规划,确定核心驱动问题,明确成果形式

(1)基于课标,明确单元主题范畴

该单元主题与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相关,涉及《新课标》中人与自我主题范畴下生活与学习主题群,涉及的子主题内容包括“积极的学习体验,恰当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勤学善思”“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等。同时,与之关联的子主题还包括人与社会主题范畴下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交流与合作,团队精神”。

(2)研读教材,提炼单元各子主题意义

研究团队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对本单元各语篇进行了深入研读,对各语篇内容进行了概括并提炼了主题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本单元各语篇内容及主题意义

教材板块

语篇主题

语篇内容

主题意义

Section A 1a-1c

How to Study for a Big Test?

考前复习的方法

科学备考,事半功倍

Section A 2a-2c

Talks in the English Club

学习英语的最佳方式

英语学习要讲究方法

Section A 2d

A Book Report Is Coming!

提升阅读能力的建议

提升阅读能力要运用有效的策略

Section A 3a-3b

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

学会学习英语的经历

兴趣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

Section B 1a-1e

Ask Help from Ms Manson

英语学习困难及建议

积极寻找办法应对英语学习困难

Section B 2a-3b

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

成功学习者通常具备的四个优良学习习惯

结合自身实际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注:Grammar Focus的语言点“do ... by doing sth”融入听力语篇的教学中,不再另外单独设置课时。)

研究团队提炼出学习方法、英语学习和良好学习习惯三个子主题。学生围绕单元主题“如何成为一位成功的学习者”,通过学习具体语篇内容形成三个子观念,即“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英语需要找到适合自身的方法,以积极应对英语学习的困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成为乐学善学的终身学习者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学生能用英语有效表达自己的新观念,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建构新的语言学习子观念。例如,词汇学习不应死记硬背,应围绕语义整合性地学习;要把握记叙文文体的特征,描述自己的英语学习经历。本单元学习完后,学生能够运用英语“探索并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乐学善思,勇于克服困难,乐于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做智慧的终身学习者”。

(3)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明确项目学习目标

目标是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每个项目都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在项目学习目标的统领下,组织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活动并实施评价。教师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与学生共同协商和调整,形成了如下学习目标,即学生能够:

① 通过学习关于“学习”的系列语篇,获取关键信息,归纳多种学习方法及其效果。

② 通过设计并收集调查问卷,统计同学们的学习困难;通过口头及书面形式描述学习问题,并对其进行归类,针对不同问题提出建议。

③ 在小组活动中积极沟通、友好协作,讨论并设计杂志板块与样式,不断改进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形成项目成果。

④ 在项目过程中反思自身学习习惯,逐步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体会到助人即助己。

(4)结合学情与教学资源条件,确立项目驱动问题和任务成果

项目式学习强调立足真实情境,围绕真实问题,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真实的学习体验(杨明全,2021)。研究团队在对学生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资源条件,确立了项目驱动问题和任务成果。

开展本次项目式学习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从自身的真实生活和经验出发,回顾、反思自身的学习经历,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总结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并对他人有所启示。因此,本项目驱动问题为:How can we design and make an e-book to help more students to be successful English learners? 同时,研究团队创设了项目真实情境——学校一年一度的“英语学科活动月”即将举办,并确立项目任务成果:制作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英语学习者”的电子书,在英语学科活动月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和交流。

2. 分解项目驱动问题,细化课时学习目标,设计并实施课时学习活动

(1)细化课时驱动问题

研究团队将项目驱动问题分解为六个子问题,并围绕子问题的解决设计相应的课时学习活动,明确子项目成果形式(如表2所示)。在制作电子书各主题章节的任务驱动下,学生积极参与和完成各课时的学习任务,并融合英语、数学、信息技术、美术等跨学科知识,形成系列项目成果。

表2 本项目各课时规划

核心驱动问题

子问题

对应课时

子项目

成果

核心项目成果

How can we design and make an e-book to help more students to be successful English learners?

What are the reasons for learning English?

Lesson 1: How to Study for a Big Test? (Section A 1a-1c)

Chapter 1: Reasons for Learning English

An e-book about how to be a successful English learner

What are the challenges in learning English?

Lesson 2: Ask Help from Ms Manson & A Book Report Is Coming! (Section B 1a-1e, Section A 2d)

Chapter 2: Challenges in Learning English

What are some smart ways of learning English?

Lesson 3: Talks in the English Club (Section A 2a-2c)

Chapter 3: Ways of Learning English

What are some enlighten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Lesson 4: 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 (Section A 3a-3b)

Chapter 4: Enlightening Learning Experience

What are some good learning habits?

Lesson 5: 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 (Section B 2a-3b)

Chapter 5:

Good Learning Habits

What good learning methods can we learn from other subjects?

Lesson 6: 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 (Section B 2a-3b)

Chapter 6: Inspiration from Other Subjects

 

为了回答子问题1,教师创设真实情境,提出项目驱动问题和任务成果;随后,学生围绕电子书的目录及内容进行讨论,并思考学习英语的原因;之后,学生学习语篇“How to Study for a Big Test?”,了解考前复习的方法;学生课后完成电子书第一章Reasons for Learning English的制作。

为了回答子问题2,教师调整教材单元原有安排,学生提前学习语篇Ask Help from Ms Manson和“A Book Report Is Coming!”,了解并归纳英语学习面临的各种挑战及解决办法;学生课后完成电子书第二章Challenges in Learning English的制作。

为了回答子问题3,学生学习语篇Talks in the English Club,了解最佳的英语学习方法;结合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讨论如何通过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等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以及如何有条理地呈现结果等;学生课后完成电子书第三章Ways of Learning English的制作,针对电子书第二章Challenges in Learning English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为了回答子问题4,学生学习语篇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了解主人公是如何学习英语的,并认识到兴趣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课后学生制作电子书第四章Enlightening Learning Experience,分享自身的英语学习经历和经验。

为了回答子问题5和子问题6学生学习语篇“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并通过补充的视频和文字学习材料,拓展了解更多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电子书第五、六章的设计及任务分工。课上课下相结合完成电子书Good Learning Habits和Inspiration from Other Subjects两章的制作,向他人介绍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以及其他学科好的学习方法。

(2)细化课时学习目标,丰富课时学习资源

随着项目驱动问题到课时驱动问题的细化,项目学习目标也应细化为课时学习目标。下面以本单元第5、6课时“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为例进行阐述。

首先,研究团队从What、 Why、 How三个层面对语篇“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 进行研读。该说明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成功学习者通常具备的四个优良学习习惯,包括培养兴趣、乐于练习并从错误中学习、采用适当学习方法以及勤学善问。虽然学生英语整体水平尚可,大部分学生理解文章没有困难,但该语篇的学习不能支撑学生完成电子书制作的任务。因此,教师整合课外学习资源,补充了有关成功学习者的优良学习习惯的多模态语篇。其中,补充视频介绍了成功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如每天坚持阅读、锻炼身体、挑战自我、远离舒适区等,并论述了背后的理据;补充语篇介绍了卡尔·马克思和许渊冲等名人的外语学习经历、建议及相关论据。

教师通过研读课内外语篇和分析学情,制定了以下课时学习目标:

① 通过语篇阅读,获取、梳理并概括成功学习者的优良学习习惯;运用思维导图,描述、阐释成功学习者所具备的优良学习习惯。

② 通过观看视频,获取、梳理其他成功学习者的优良学习习惯及原因;通过阅读补充语篇,获取、梳理名人的学习习惯及相关论据。

③ 采访身边同学的优良学习习惯,反思自身,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并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结构化介绍和分享。

④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初步创作电子书第五章和第六章的设计蓝图。

(3)实施课时学习活动

教师需要把整体目标分解到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滕珺等,2018)。以下仍以本单元第5、6课时为例,对课时学习活动的实施进行说明。研究团队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和实施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形式多样的英语项目式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探究主题意义的情境和空间。表3列举了这两个课时的关键问题链:

表3 本项目第5、6课时关键问题链

问题链

英语学习活动

课时目标

子项目成果

 

Q1: Do you think habits are important for a good learner?

Q2: What good learning habits do you have?

感知与注意

激活已知,建立关联

设计和制作完成电子书的第五章和第六章

 

Q3: What good habits does the writer introduce?

Q4: How does the writer introduce the habits?

Q5: Can you draw a mind map for the whole passage?

获取与梳理;

概括与整合;

内化与运用

获取、梳理、概括、描述、阐释成功学习者的优良学习习惯

 

Q6: What other learning habits are necessary for a successful learner?

Q7: Why do successful learners develop these habits?

获取与梳理;

分析与判断

获取、梳理其他成功学习者、名人的优良学习习惯、原因及论据

 

 

 

 

 

Q8: What advice do successful people give about learning?

Q9: How do they support their opinions?

Q10: Which one will you take up or not take up? Why?

Q11: Can you prepare some interview questions to find out your classmates' learning habits?

获取与梳理;

分析与判断;

批判与评价

 

采访同学的学习习惯,反思并分享自己的学习习惯

 

Q12: Can you now design Part V and Part VI of your e-book?

想象与创造

创作电子书第五章和第六章

 

 

问题链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课时学习目标的逐步达成。问题1、2帮助学生激活已知、建立课时学习与单元学习的关联,问题3~5指向课时学习目标1的达成,问题6~10指向课时学习目标2的达成,问题11指向课时学习目标3的达成,问题12指向课时目标4的达成。由此,课上的学习为学生课后的学习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也将在课下丰富与补充电子书内容,形成课内外学习的互为补充。

3. 确定项目评估方式,制定项目评估标准,评估项目学习成果

(1)共建项目评价标准

项目评价应指向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项目学习成果是项目评价的基础。从项目规划阶段到项目总结阶段,师生研讨共建对电子书这一项目成果的评价标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研讨和组间合作,结合项目实际实施情况,最终形成了对项目成果的评价标准,包括“内容”和“可读性”两个一级指标和对应的七个二级指标,并以三星等级对不同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如表4所示)。具体来说,在内容维度上,主要从全面细致、有创新点两个方面对电子书进行星级评价;在可读性维度上,主要从引人注目的封面、清晰的目录、易于阅读的字体和字号、有相关图片、流畅的页面翻转等五个方面对电子书进行星级评价。0星代表标准以下,1星代表接近标准, 2星代表达到标准,3星代表优于标准。

表4 本项目学习成果评价标准

Electronic Magazine Evaluation Scale

Evaluation Criteria

Rating (☆☆☆)

Content

1.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2. Innovative points

 

Readability

3. Eye-catching cover

 

4. Clear table of contents

 

5. Easy-to-read font and size

 

6. Relevant pictures

 

7. Smooth page operation

 

Total Stars

We've got ______  stars.

 

(2)展示项目学习成果

成果导向的项目式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从“学以致用”到“用以致学”,促进学生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习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方法(桑国元等,2023)。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跨班级或学校及以上层面的重要场合,展示项目最终作品,对提升学生重视度、激发学生积极性非常重要。在本项目中,首先进行班级展示和初评,让所有学生都有展示自己项目学习成果的机会;然后选出电子书评星前五的小组代表,在学校的英语学科活动月开幕式上进行展示和介绍。同时,学校公众号推送优秀电子书作品,扩大成果的分享范围。

(3)开展项目评价反思

教师需要不断进行反思性实践,通过反思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实践(熊川武,2007)。在开展英语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及时的评价反馈尤为重要。在制作电子书各章时,教师以师生共建的电子书评价标准作为观测点,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反馈。在公开展示完成后,教师再次对学生的电子书进行反馈,指出其优点,并提出建议;同时,引导学生对整个项目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包括:你学到了什么?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有哪些仍需改进的方面?学生根据各方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与完善项目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完善后的项目学习成果和学生的反思报告,检验项目学习目标的达成效果并改进教学。教师、学生项目评价单详见图3。

 

图3

图3 教师、学生项目评价单

四、结语

本项目结束后,“参与感”“成就感”“兴趣浓”“有意思”成为学生评价的高频词,教师也从一开始的畏惧转向在日常教学中的积极落实。教师改变了过去单元教学设计中的机械化和盲目化操作,特别是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两张皮”等现象,实现了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实质性突破,打通了教学设计到实施的“最后一公里”,促成单元整体教学真正落地。教师不再是“不放手”“一言堂”的单向度传授者,而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从学生学情出发,创设真实情境,以项目驱动问题为引领,以项目任务成果为牵引,让学生变成问题的解决者,在学习和运用语言做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建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用一体。

————————————

参考文献

巴克教育研究所(著);任伟(译). 2008. 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第2版)[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陈则航、王蔷、钱小芳. 2019. 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J]. 课程·教材·教法,(1):91-98.

教育部. 2022a.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 2022b.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振文. 2020. 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促进项目学习常态化的有效路径[J]. 课程·教材·教法,(5):119-125.

桑国元、叶碧欣、黄嘉莉、罗颖. 2023. 构建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标准模型[J]. 中国远程教育,(6):49-55.

滕珺、杜晓燕、刘华蓉. 2018. 对项目式学习的再认识: “学习” 本质与“项目” 特质[J]. 中小学管理,(2):15-18.

熊川武. 2007. 论反思性教育实践[J]. 教师教育研究,(3):46-50.

杨明全. 2021. 核心素养时代的项目式学习:内涵重塑与价值重建[J]. 课程·教材·教法,(2):57-63.

————————————

注:① 本文涉及的教学材料可从以下网址浏览:https://flts.bnu.edu.cn/node/16587。

② 本文为课程教材研究所重点研究项目“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编号: JCSZDXM2022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③ 本文中涉及的教学案例来自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梁娟老师团队。

本文作者:王蔷(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刘莹(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小学课程研究中心)
                 刘诗雨(广州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