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小学篇)2025年第11期目录内容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5

[期刊期别]第11

[文章作者]邱元倩(贵州省遵义市朝阳小学)、但巍(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章标题]基于绘本阅读的小学英语词汇附带习得实践探索

[文章页码]01-07

[文章摘要]词汇能力是培养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当前词汇教学语境薄弱的问题,结合人教版教材单元主题融入绘本阅读,以投入量假设为理论框架,通过系统调控需求、搜索、评估三要素,设计了词义推断、情境造句、故事重构三层级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整体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的过程中深度加工并自然习得词汇。实践表明,该路径能有效促进词汇的附带习得,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阅读素养。

[关 词]词汇附带习得;词汇教学;绘本阅读;层级任务;小学英语

[文章背景]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理解语篇和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支撑。《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强调依托语境理解词汇含义,通过运用逐步积累词汇(教育部,2022)。然而,当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仍面临教学模式单一、语境设计薄弱等问题。学生词汇学习多停留在对音、形、义的浅层记忆,缺乏真实语境中的综合运用(杨靓、沈萍,2023)。词汇和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表明,儿童长期广泛的自然阅读是促进其词汇量增长的有效方式(Nagy et al1987)。这种在阅读中通过上下文语境对生词确切含义进行猜测的方式属于词汇附带习得(赵龙武,2013)。英语绘本具备情境真实、语言鲜活、话题贴合儿童生活经验的特点,能有效帮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词汇(糜梅,2024)。因此,基于教材主题借助绘本创设真实语境,并设计深度阅读任务,成为提升词汇教学效果的关键。

[文章代号]25WA1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5

[期刊期别]第11

[文章作者]周春燕(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

[文章标题]译林版小学英语新教材教学策略

[文章页码]08-14

[文章摘要]自20249月使用英语新教材开展英语教学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诸多困惑,遇到不少问题。本文从优化教材使用的角度,论述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增加情境适配活动、推进单元大问题链式进阶,以提高新教材的使用效能,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地,为深化小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实践范式。

[关 词]英语新教材;主题情境;大问题;主题意义;文化内涵

[文章背景]译林版小学英语新教材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编写。该教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英语学习活动为路径,整体设计,科学系统,便教利学,与时俱进,有助于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何锋等,2024)。教师在备课时,应立足于单元整体,将单元中的各个课时看作一个连贯的整体,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设计融合语言、思维、文化的教学活动,从而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译林版三、四年级《英语》 新教材的每个单元由Lead-inCartoon TimeStory TimeWrap-up TimeAssessment Time五个板块组成,分为三个课时进行教授: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Lead-inCartoon Time板块,其中Cartoon Time板块包括语篇学习和Letters/Sounds in Focus;第二课时为Story Time板块;第三课时为Wrap-up TimeAssessment Time板块。 新教材每个单元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注重价值引领,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下设计的系列教学活动让语言学习螺旋上升,多层次、多维度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材为教师提供了系统的教学框架、清晰的教学思路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但任何教材都无法适应所有课堂情境和个体差异(何锋、宫文胜,2025)。自新教材使用以来,如何结合学情有效落实新教材教学,仍是部分英语教师面临的困惑。本文以译林版三、四年级《英语》新教材的教学为例,尝试对教材内容、教学活动进行进一步梳理和优化,对主题意义进行深度解剖,探寻新教材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策略,以期为英语教师提供实践参考。

[文章代号]25WB2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5

[期刊期别]第11

[文章作者]王颖(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

[文章标题]小学英语读写教学实践与思考

[文章页码]15-21

[文章摘要]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开展读写教学就是基于单元主题对单元内的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寻找读与写的联结点,设计阅读与写作活动。本文以一节小学英语读写课为例,从提出读写任务、建构写作框架、设计阅读活动、实施写作任务和制定评价标准等方面,阐述了小学英语读写教学的实践路径,旨在提高读写教学质量,实现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协同发展。

[关 词]读写教学;单元教学;阅读活动;写作任务

[文章背景]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写作是语言输出的重要方式,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对于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读写结合是目前小学英语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文本、理解内容、学习语言及梳理结构,借助对文本的思考,通过写来转化、应用阅读中所学的知识,进而提升读写能力(张敏,2023)。在开展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应设计合理、有效的读写关联活动,从而确保学生使用从阅读中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写作;以学生写作能力的实际发展为目标,设计写作任务与写作形式;当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之后,教师需要及时提供读写任务反馈,监控写作的修改过程(王蔷,2020)。简而言之,读写教学关键在于建立读与写的联系,由读到写,以写促读,评改结合,最终实现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开展读写教学就是基于单元主题对单元内的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寻找读与写的联结点,设计阅读与写作活动。小学阶段的读写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加强语言能力,提升认知能力,也能够发展学生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及迁移创新等能力(张敏,2023)。但是目前小学阶段的读写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对单元内不同板块的内容缺乏有效的梳理、整合,导致单元语篇内容未能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阅读与写作任务分配失衡,如阅读时间不充分或阅读时间过长,导致阅读无法对写作起到应有的铺垫作用;教师仅是补充学生在写作中不会写的词汇,而未搭建写作支架,导致学生的习作缺乏结构性与逻辑性;开展写作评价活动时评价标准片面且低效,不利于对学生整个读写过程的跟踪与反馈。译林版《英语》 教材内容的编排以单元的形式呈现,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包含不同的板块,如Story TimeCartoon Time Culture Time等,各板块包含一个或多个语篇。 在开展读写教学时,教师可以基于单元最后一个板块(Checkout Time 的写作要求,首先通过回顾单元各语篇内容,搭建核心语言和内容支架,为学生独立写作奠定基础;接着通过对拓展语篇的深度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并在梳理、反思的基础上完善写作支架,丰富写作内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以写促读;最后依据评价标准开展多元评价,提升阅读与写作活动的实效。

[文章代号]25WC3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5

[期刊期别]第11

[文章作者]杨文华(南通市海门区常乐小学)

[文章标题]围绕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探索

[文章页码]22-27

[文章摘要]围绕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应以项目式活动为组织形式,以学以致用为目的。译林版《英语》教材中的Project是综合语言实践项目。本文探讨了项目式学习所体现的主题性、综合性、实践性、交互性等特征,并以译林版《英语》新教材三年级下册Project 2 My Nature Park为例,阐述了主题引领、分层推进和评价赋能等教学策略,旨在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梳理并建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提升综合素养。

[关 词]项目式学习;主题;Project

[文章背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教育部,2022a)。《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建议,在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中,确立并引导学生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的主题,自主、合作参与实践与探究,用英语完成设计、计划、问题解决、决策、作品创作和成果交流等一系列项目任务(教育部,2022b)。这充分肯定了项目式教学方式的意义,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项目式学习是指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与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在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公开成果中,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并能够在新情景中进行迁移(夏雪梅,2021)。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开展的项目式学习依托文本和学生生活经验,引领学生在生动的、综合的项目化活动中,探究主题意义,提高语用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刘珂、李静,2025)。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每册包含八个单元(Unit),每四个相邻单元构成一个主题学习模块(Module)。在每个模块四个单元之后,教材设置了综合语言实践项目(Project),通过具有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整合所学知识,深化主题理解,实现学以致用(何锋、宫文胜,2025)。与侧重于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的单元教学不同,Project强调语言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因此更需要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以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展的Project教学,聚焦主题意义探究,以具体项目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建构结构化知识体系,形成围绕主题的丰富实践成果;在真实语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借助评价赋能提高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

[文章代号]25WD4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5

[期刊期别]第11

[文章作者]李会会(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

[文章标题]小学英语深度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文章页码]28-33

[文章摘要]本文分析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目标单一、情境空洞和思维浅层问题,阐释了小学英语深度阅读的内涵,并结合具体教学实例提出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多元化目标框架、创设真实情境深化理解应用、设计阶梯式与探究式问题链促进思维进阶的实施策略,旨在为教师开展深度阅读教学提供清晰路径,帮助学生突破浅层阅读局限,深入探究文本主题与文化内涵,为其终身阅读与语言能力发展筑牢基础。

[关 词]深度阅读;核心素养;目标设计;情境创设;思维进阶

[文章背景]阅读教学作为教材各单元的核心板块,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关键载体。实施有效的深度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英语语感和语用能力,也有助于加强英语思维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余雯,2025)。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深度阅读的内涵把握不足,导致阅读教学仅停留在基础语言知识学习和浅层文本理解层面,缺乏对学生思维深度、知识迁移能力及文化理解的有效引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目标设定单一。教师疏于对文本内涵的深度解读,多将教学目标局限于词句复现与文本细节理解,忽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培养,文化意识的培养也仅停留在简单文化信息呈现层面,导致核心素养各维度割裂,无法形成有机整体,阻碍了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2.情境创设空洞。教师创设的阅读情境多局限于文本内容,未关联学生生活经验,没有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主题意义。学生难以代入情境深化理解,无法将课堂所学迁移到生活中。3.思维培养浅层。教师多聚焦事实性信息进行提问,导致学生认知层次局限于记忆复述,难以向分析、创造等高层次进阶;同时忽视深度追问,使学生无法形成逻辑推理与知识应用能力,难以应对复杂问题。

[文章代号]25WE5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5

[期刊期别]第11

[文章作者]黄丽琴(江苏省南京市复兴小学)

[文章标题]基于生活经验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

[文章页码]34-40

[文章摘要]为改变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为写而写”的现象,教师应将英语写作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利用生活经验创设真实的写作情境,设计写作任务,并在写作指导中关注学生的语言细节,训练写作技能,具化评价标准,交流写作成果,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写作教学从机械性语言模仿向深层次意义表达的进阶。

[关 词]生活经验;英语写作;写作任务;写作结构

[文章背景]写作作为单元教学的阶段性语言输出,能有效巩固语言知识,促进语言技能协同发展,提升思维品质,深化主题理解。目前,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存在“为写而写”的现象,教师过度重视语言的正确运用,写作指导以机械式模仿范文为主,忽视学生的真实生活感受,导致学生的习作内容空洞无细节、叙述凌乱无逻辑、千文一面无特色等问题。写作是以书面语言的形式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和情感、再现生活经验的过程(程晓堂,2022)。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个人知识融入写作中,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体现写作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实现进行真正意义表达的目标”(黄小燕,2018)。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应指向真实意义的表达,将语言输出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深度融合,以生活任务激发写作动机,以真实素材丰富写作内容,依据学习经验构建写作结构,鼓励个性表达,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从机械性语言模仿向深层次意义表达的进阶。

[文章代号]25WF6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5

[期刊期别]第11

[文章作者]吴石怡(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

[文章标题]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探究

[文章页码]41-46

[文章摘要]项目式学习旨在通过真实情境中的探究实践,推动学生实现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协同发展。本文依托“制作家庭相册”这一项目,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规划阶段整合单元内容和聚焦主题,设计驱动性问题,明确项目学习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确保有效行动;实施阶段借助合作支架建立协作机制,运用概念支架量化认知,通过写作框架和语言支架加强逻辑和规范表达;评价阶段开展合作评价优化协作,实施成果评价提升素养,推进反思评价深化认知,实现项目式学习的个性化成长目标。

[关 词]项目式学习;核心素养;批判性思维;合作探究

[文章背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育部,2022;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需要,围绕特定主题,由真实的问题或任务驱动,综合运用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自主开展项目学习”。项目式学习是指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与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在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公开成果中,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并能够在新情景中进行迁移(夏雪梅,2021)。由此可见,项目式学习强调以一项核心任务为载体,有机整合学生在某段学习周期中所获得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等,实现对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与深度理解。这一做法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知识与技能孤立、分散的局限,推动英语学习向真实、完整、有意义的语境转型,实现“学用结合、课内外结合、学科融合”(教育部,2022)。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系统整合与内化所学内容,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发展批判性思维,锻炼合作探究能力。

[文章代号]25WG7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5

[期刊期别]第11

[文章作者]李巧玲(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

[文章标题]在单元教学中落实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践

[文章页码]47-52

[文章摘要]要在单元教学中有效落实英语词汇教学,首先需在规划单元教学时明确各课时词汇学习目标,然后在各课时教学中设计词汇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词汇。在单元教学中可主要采取以下词汇教学策略:第一课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从音、形、义维度感知和理解词汇;第二课时,引导学生结合单元核心语篇学习词汇,提升他们的词汇运用能力;第三课时,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综合活动,引导学生实现词汇的迁移运用。

[关 词]英语词汇;词汇教学;单元教学

[文章背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词汇教学应采用“音”“形”“义”和“用”相结合的方法,在语境中引导学生感知单词的发音;在语境中反复再现词汇,帮助学生有意识地使用词汇表达意义,避免脱离语境的机械记忆与操练(教育部,2022)。在单元教学中开展词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基于单元各语篇的情境,循序渐进地开展不同层次的词汇学习活动,经历词汇学习的感知、理解、内化、实践与运用过程。本文将结合译林版小学《英语》新教材三年级下册Unit 1 School Things这一单元的词汇教学,具体阐述如何在单元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词汇。

[文章代号]25WH8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5

[期刊期别]第11

[文章作者]沈凌云(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育教师发展中心)、魏思雨(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王蕊蕊(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

[文章标题]小学英语新教材Project板块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文章页码]53-59

[文章摘要]小学英语新教材新增的Project板块是单元语言迁移应用、主题意义深化的核心载体,其活动内容编排为项目学习融入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适切的现成素材。依据其综合实践性、融合进阶性、开放多样性等特点,结合微项目化学习特征,笔者尝试围绕单元项目主题,以明确微目标、设计微问题、拆解微任务、伴随微评价来开展此板块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有效解决教师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强化核心素养的落地,使Project板块真正成为连接教材与真实世界的桥梁。

[关 词]Project板块;微项目化学习;小学英语

[文章背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教育部,2022a)倡导各学科“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的综合性教学活动”,强调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育部,2022b;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小学阶段(1~6年级)“教学提示”中强调通过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20249月投入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新教材在沿袭传统教材优势的同时,编排上精准对接《新课标》要求,进行了创新性调整:在完成Part APart B单元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理解及初步实践后,Part C设计了Project(项目活动)板块,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和设计开放多样的项目任务,构建“听读输入、逻辑建构、语言输出”的完整学习链条,整合词汇、句型、语篇等语言要素,融合跨学科内容,将分散的知识点嵌入真实问题解决中,旨在让学生在“用英语做事情”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迁移应用及学科育人价值。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实施Project板块教学时,许多教师对该新增板块功能认识不足,缺乏相应项目化教学设计经验,基本是将该板块简化为以听说活动为主的复习课处理,仅关注单元语言点的复现和训练,缺失项目探究环节,忽视学生成长过程,弱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完全偏离了新教材设计该板块的初衷,未能凸显该板块的育人价值。

[文章代号]25WI9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5

[期刊期别]第11

[文章作者]陈燕(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实验小学)

[文章标题]音视频资源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的运用

[文章页码]60-封三

[文章摘要]合理利用音视频教学资源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对音视频资源利用不充分、不系统、缺乏过程体验等问题。本文结合人教社新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6的教学实例,从充分使用、串联复用、用中体验三个维度深入剖析音视频资源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的运用途径,从而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 词]音视频资源;单元教学;多模态

[文章背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育部,2022;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了运用多模态教学资源的要求,在一级目标和二级目标中均指出,要推断、理解多模态资源传达的意义。“多模态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语言资源、视听资源、动作资源、空间资源等。将多模态资源运用于课堂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听觉、视觉、触觉、动觉等多重体验,为意义建构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李英,2024)。因此,目前小学英语各版本教材中均配套了丰富的音视频资源。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在运用这些音视频资源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资源运用低效,不能发挥其作用。首先,音视频资源利用不充分。部分教师常忽视单元中音视频资源的功能,基本以简单播放为主,缺乏有深度的教学设计和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其次,音视频资源利用不系统。一些教师在使用单元中的音视频资源时,缺乏系统规划,仅用于某一个课时或某一个教学环节,未能跨越课时,使用方式机械、不灵活。再次,学生缺乏对音视频资源的体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观看的状态,未能充分调动身体感官,也缺乏思维上的碰撞,参与性不足。教材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只有充分研读教材,整合化、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及其资源,才能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本文结合人教社新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6的教学实例,从单元角度深入探析如何实现音视频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应用。

[文章代号]25WJ0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5

[期刊期别]第11

[文章标题]欢迎订阅2026年《中小学外语教学》和邮购《中小学外语教学》合订本

[文章页码]封四

[文章代号]25WK1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