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学篇)2016年第04期:APAR 培训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师培训中的运用(重庆:谢安群)

  

【摘  要】APAR培训模式是一种根据参与式培训理念和方法总结出的适合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模式。该培训模式包括唤醒意识(Awareness) 、介绍方法(Presentation) 、运用方法(Application)、反馈习得(Reflection)四个环节,通过教师在培训中的参与、互动、实践和思考,促进其观念的转变和行为的跟进,从而提高培训效益。
 
【关键词】 参与式培训; APAR培训模式;教师培训
  
 
一、引言
 
教研员需要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培训加以解决,做到研训一体。然而,如何能将教师培训工作做得更有实效呢?近年来笔者参加了重庆市中英项目(Trainer-training Course)、重庆市港渝合作项目(English Teacher Trainer Project)以及重庆市九龙坡区的外籍教师SCL培训项目(Student-Centered Learning)等,这三次培训均采用参与式培训,让笔者受益匪浅。
 
与很多教师一样,笔者对参与式培训也经历了一个从质疑到接受再到积极使用的过程。在刚接触参与式培训时,由于多年来习惯了听专家讲座,从专家那里汲取先进知识和高深理论,对这种培训者讲得少,多是让参训者自己体验、感悟、分享的方式感到有些不理解,认为这种培训太游戏化,而且每次培训的信息量太少,收获不大。但随着参加和组织参与式培训次数的增加和每次培训的不断深入,笔者开始真正理解参与式培训的基本理念、培训方法和实践价值,并通过组织参与式培训帮助参训教师真正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与式培训的主要优势如下:一是可以为培训者和参训者创造一个平等对话的环境,为所有教师(特别是那些不习惯在公共场合发言的教师)提供一种宽松、安全的氛围,使他们能畅所欲言。二是可以使教师的不同意见能相互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生成新的知识;教师不再盲目相信专家或权威,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与同行的交流选择并形成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三是使所有教师都有一种主人翁意识,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和小组的合作承担责任,从而使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陈向明,2002)。
 
二、APAR培训模式简介
 
2012年3月~5月,重庆市派出40名由高校教师、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组成的培训团队到英国The University of St. Mark & St. John大学参加了比较系统的培训者培训,所有的培训课程均采用参与式培训。 在英国培训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总结出适合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APAR模式。 2013年~2015年,在香港田家炳基金会的资助下,港渝合作项目——田家炳项目再次开展了培训者培训。 在这次培训中,在香港理工大学、西南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专家们的指导下,我们开始运用APAR培训模式。 在此期间我区组织了三次SCL培训。 从中笔者又借鉴了一些外籍培训师的教学理念和具体方法,将其运用于APAR培训模式中。
 
APAR培训模式包括唤醒意识(Awareness)、介绍方法(Presentation)、运用方法(Application)、反馈习得(Reflection)这四个环节,它们具体指的是:
 
唤醒意识(A—Awareness):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激活参训者的过往经历,熟悉相关话题。在这一环节中,培训者要尽量建立起一个开放的、相互信任的学习氛围,让每位参训教师都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渴望发表意见。
 
介绍方法(P—Presentation):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聚焦实际教学,介绍有效的教学方法。培训者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方法介绍和理论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参训教师掌握教学理论,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运用方法(A—Application):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将所学方法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该环节常采用工作坊(workshop)的方式,以组为单位,参训者或独自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或小组合作完成一个活动项目。在运用过程中,培训者要注意引导参训教师全员参与、组内协作、组间竞争(周大明,2015)。
 
反馈习得(R—Reflection):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采取有效的信息收集和反馈方式,激发参训教师进一步思考。加强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每次培训活动结束前,培训者都应该留下足够的时间与参训教师一起对之前的活动进行反思。培训者应给参训教师自己作总结的机会,而不是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他们。在参训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后,培训者再根据参训教师的意见进行总结和提升。
 
三、APAR培训模式实践应用
 
本文将以在初中英语教师中开展的How to Teach Reading培训为例阐述APAR培训模式的具体运用。
 
1. 唤醒意识
 
唤醒意识在教师参与式培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若要使其对培训起到提升和促进作用,应通过活动促进教师努力思考,积极参与。在这一环节中,笔者设计了竞猜和讨论两种活动。
 
(1)竞猜
 
下列哪种教学方式的记忆保持率最高?请从高到低排序。
 
A. 视听结合        B. 观看示范                    
 
C. 小组讨论        D. 听讲座              
 
E. 实践练习         F. 阅读
 
G. 将所学内容教授他人或立即运用
 
待参训教师思考、讨论和猜测后,笔者公布了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培训实验室对学生在每种方法指导下,学习24小时后的材料平均保持率:
 
将所学内容教授他人或立即运用(90%)
 
实践练习(75%)        小组讨论(50%)
 
观看示范(30%)        视听结合(20%)
 
阅读(10%)             听讲座(5%)
 
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研究数据,帮助参训教师明确“对所学内容的立即运用”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降低其在后续培训中参与活动时心理上的抵触情绪。
 
(2)讨论
 
六位教师一组,每人分享一条有关阅读教学的经验,然后通过小组讨论选出最认可的三条用于全班交流。同时通过小贴士提醒参训教师:每位教师均需参加交流讨论,因为小组的发言者将通过抽签决定。
 
这一活动的设计目的是激活参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过往经验,熟悉培训话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灌输”,而是学习者在其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因此,参与式培训非常重视调动教师利用已有的经验,鼓励在合作交流中生成新经验(陈向明,2002)。抽签决定发言者是一种比较好的任务驱动方法,可帮助全体参训教师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同时避免了部分强势参训教师的话语霸权。
 
因为不同于“你讲我听”的讲座式培训,在APAR培训模式的唤醒意识环节中,参训教师既感到新颖、有趣,又觉得有话可讲,所以绝大部分教师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在参训教师分享各自阅读教学经验的同时,笔者也观察到他们在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知如何处理好阅读技能的培养和语言学习之间的平衡,缺乏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意识等。培训者应结合参训教师在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在培训中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并给予解决。
 
2. 介绍方法
 
在这一环节中,笔者首先从读前、读中、读后分别介绍了每个步骤的教学目的,以及如何围绕这些教学目的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然后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帮助参训教师了解这些活动设计的理论依据,以便让参训教师自己设计出更多有效的教学活动,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读前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激活背景知识,解决词汇障碍;主要教学活动有Warming Up、Using Pictures、Prediction等。读中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掌握阅读技能,获取文本信息;主要的教学活动有Skimming、Scanning、Guessing a Word's Meaning、Jigsaw Reading等。读后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拓展语言运用,由读过渡到写;主要的教学活动有Summarizing、Making Associations等。
 
下面以读前环节的教学活动为例,说明APAR培训模式中介绍方法环节的操作。笔者的设计如下: (1) 请参训教师根据一篇课文的插图设计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预测。(2)小组讨论:为什么读前需要预测?可以从哪些方面预测?(3) 结合教学案例介绍阅读教学中预测的具体方法和理论依据。
 
参训教师在第一次设计预测问题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有的问题设置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有的问题与课文内容相去甚远,不利于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有的问题缺乏趣味性,不能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结合第一次预测问题设计中存在的不足,笔者引导参训教师围绕问题“为什么读前需要预测?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预测?”开展小组讨论。 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阅读教学中运用预测的具体教学案例,给参训教师介绍了预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其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内容的作用,让他们认识到:带着合理的预测进行阅读是一种有目的地获取书面信息的交际行为,预测是理解的基础(Farrell,2007);之后,笔者帮助参训教师明确了可以从哪些方面有效设计预测问题。通过这三个有关预测的培训活动,参训教师较好地掌握了预测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在之后的运用方法环节中,他们重新设计的三个预测问题明显更加有效。
 
在这一环节中,结合案例分析的理论介绍和方法指导是为了激发参训教师的思考,帮助他们将学到的理论和方法迁移到实际教学中去解决问题。
 
3. 运用方法
 
在APAR培训模式中,运用方法环节分为及时运用和综合运用两类:及时运用是指每介绍完一种教学方法后,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片段设计,并将该教学方法运用于实际教学中;综合运用是指在介绍完有关阅读教学方法后,各组选取一篇培训前的阅读教学设计,通过小组讨论,运用培训所学对该教学设计进行优化改进。
 
下面以读中环节的教学活动Guessing a Word's Meaning为例,分享一例参训教师在运用方法环节中的教学片段设计。有参训教师生造了几个单词,并将其放入一篇短文中,以通过猜词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掌握猜词的方法。参训教师的教学片段设计如下:
 
(1)先进行猜词的方法指导
 
Look at the words before and after the new word. Do you have any idea whether its meaning is positive or negative? What part of speech is it?
 
(2)展示含有生造词的短文
 
... Many people join the talent show. Who plays the violin best or sings most qwertly? The audience usually play a role in deciding the winner ...
 
(3)设计练习,引导学生学会猜词
 
①“Qwertly”is a/an ______. 
 
A. verb        B. noun               C. adverb
 
②What does it probably mean?
 
A. angrily      B. quickly  C. beautifully
 
③How did you know that? Which words helped?
 
除了这样的教学片段设计外,在培训之后的跟踪调研中,不少教师还创造性地将培训所学运用于其他教学内容中。例如,在本次培训中介绍了jigsaw reading,在日后的下校听课中笔者发现,有教师将jigsaw reading的理念用于写作教学,有教师将jigsaw reading的理念用于试卷讲评,而且效果都很不错。
 
参加传统的教师培训时,教师们常有这样的感叹:听时心动,回到现实中却不知如何行动,只好嘴里喊着新观念,平时上课继续沿袭老做法。所以好的培训不仅要让教师心动,更应指导教师如何行动(曾琦,2005)。而APAR培训模式通过及时的运用帮助教师把心动变成行动。
 
4. 反馈习得
 
如何评价参与式培训的效果,是一个比较困扰培训者的问题。对培训的事实性部分,可以采用前后测的方式考察参训者在知识和观念上是否有更新和进步;而要考察培训者的迁移效果,则需借助长期的跟踪研究(曾琦、杜蕾,2007)。对于前者,我们可以做到及时反馈,在反馈习得环节,笔者的设计如下:(1)针对同一篇阅读教学文章,比较你培训前后的教学设计?你做了哪些修改?怎么修改的?为什么要这么修改?(2)本次培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阅读教学中你还有哪些困惑?(3)本次培训结束后请进一步思考阅读与写作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怎样做到以读促写?
 
参训教师通过比较培训前后的阅读教学设计,大都认为培训后的教学设计优于培训前的教学设计,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阅读教学方法更加多样、生动、有效;二是重视了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注意了阅读技能培养和语言学习之间的平衡;三是部分教师有了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意识。教师们反映他们的收获体现在对阅读教学设计的改进上,困惑则是虽有了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意识,但对于怎样做到以读促写还缺乏有效的方法,他们愿意对此做进一步的思考,并对下一次的写作教学培训充满期待。
 
笔者在参训教师自己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总结和巩固了有关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并根据他们提出的关于阅读与写作如何有效结合的困惑,启发他们思考:人教版Go for It!教材的阅读和写作在语言特征和语篇特征上有很强的共通性,其阅读有助于写作。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同时,如何通过语篇分析来学习语篇的结构特点以及信息和思想的表现方法;如何将读后与写前相结合,做到读写有机结合。
 
在培训中进行及时反馈并在参训教师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升,可以有效激发参训教师的进一步思考,并为后续培训打下伏笔。
 
四、APAR培训模式实践反思
 
正是因为参训教师在培训中亲身体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所以他们反映说:通过参与式培训确实感受到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必要的思考和练习时空,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把知识内化成能力,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达标。
 
1. 培训方式直接影响教学方式
 
我们要重视培训方式对教师的示范作用,任何培训效果不仅取决于培训的内容,也取决于培训的形式(曾琦, 2005)。如果我们在培训中只采用“一讲到底”的讲座式培训,参训教师不仅容易忘记培训内容,而且最终往往会直接搬用培训者所用的培训形式。心理学对观察学习的研究成果表明:口头的说教只能改变学习者的言语行为,具体的行为示范才能引发学习者实际行为的转变(顾明远、孟繁华,2001)。只有当参训教师亲身获得这种体验,他们才会自然地接受这种理论或方法,才能自觉地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教学实践。
 
2. 讲座式培训和参与式培训应有机结合
 
参与式培训固然有其优势,但并非毫无瑕疵,而且讲座式培训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将两种培训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讲座式培训能在较短时间内使参训教师接受教育理论的精华,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而参与式培训能使培训课堂民主、活跃、个性化,让参训教师成为培训的主人,使他们适应并喜爱培训课堂,欣然获得和应用理论知识。在APAR培训模式中,我们是把微讲座和工作坊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培训效益,让培训真正起到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本文作者声明:未经本人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书面同意,任何媒体不得转载或摘编本文。
 
——————————
 
参考文献
 
Farrell, T. S. C. 2007. Planning Lessons for a Reading Class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向明. 2002. 参与式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J]. 教育研究与实验,(1):23-25.
 
顾明远,孟繁华. 2001. 国际教育新理念[M]. 海口:海南出版社.
 
曾琦. 2005. 参与式教师培训的理念及实践价值[J]. 全球教育展望,(7):18-20.
 
曾琦,杜蕾. 2007. 参与式教师培训的基本流程解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1):25-27.
 
周大明. 2015. 英语教师工作坊3P培训模式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4):58-62.
 
——————————
 
附作者信息:谢安群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