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小学篇)2018年第09期:运用支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探讨(江苏:邱丽华)

 
    【摘   要】利用支架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是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搭建问题支架、图示支架、情境支架和范例支架等,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问题支架;图示支架;情境支架;范例支架;语言技能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教育部,2012)。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学生应通过大量专项和综合性的技能训练及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并在语言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持,即在挖掘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通过搭建不同形式的学习支架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
 
一、搭建问题支架,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听力理解能力是多数学生英语学习的短板,特别是在听有多个话轮的对话或文段时,学生往往会有一定的障碍。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或课外听力材料,在听前帮助学生明确听的目的,并通过搭建问题支架来训练学生听的技能。搭建问题支架需要教师整体把握听力材料,所提问题应有层次性和系统性,并构成问题链;问题的陈述应清晰、具体、完整;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既要关注文本内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教学译林版《英语》(下同)五年级下册Unit 6 In the Kitchen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把教材文本的前半部分作为听力材料,其内容如下:
 
It is six o'clock in the evening. Liu Tao comes home from a football game. His parents are cooking dinner in the kitchen.
 
Liu Tao: That smells nice, Mum. Are you cooking meat?
 
Mrs Liu: No, I'm not. I'm washing some vegetables. I want to cook some tomato soup.
 
Mr Liu: I'm cooking meat with potatoes, Taotao.
 
Liu Tao: Great! I can't wait, Dad.
 
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提问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故事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技能。第一遍听时,教师可以提问:What time is it? Who's in the story? Where are they? 引导学生获取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第二遍听时,教师可以提问:What is Mum doing? What is Dad doing? 引导学生关注对话细节,特别是对妈妈正在做的事情,需要学生仔细听才能准确回答。第三遍听时,教师可以提问:What does“smell”mean? Why can't Liu Tao wait? 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单词smell的意思,并根据事件的前因后果推论Liu Tao为什么等不及了。此时学生会关注整个文本内容,并推论出:Liu Tao comes home from a football game. He must be very hungry. So he can't wait.
 
以上三个层次的问题组成了一个问题链,既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又不会超越其最近发展区;既有能直接在听力文本中获取信息的问题,也有引发思考的问题,使学生不仅能理解这段文本内容,也能合理推论事情的前因后果,理解语句的言外行为和会话含义。问题支架的搭建使学生听时注意力有所选择,得到多种听力技能的训练,如细节理解、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推理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二、搭建图示支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不只是问候、邀请、致谢,还有信息的咨询、信息的表达、信息的转述、信息态度的理解等。教师在教学中搭建图示支架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文本信息,在口头表达时更准确和完整;同时,图示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发散性,丰富说的内容,提升说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为了巩固知识要点,理清文本脉络,教师经常会设计让学生复述课文的环节。对于篇幅较长的文本,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记住所有信息,表达不全面、不准确。此时为学生搭建适当的图示支架就有助于学生把握文本脉络,掌握文本信息,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同时也为学生内化和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提供了有效途径。
 
1. 图文图示
 
例如,六年级上册Unit 2“What a Day!”讲述了Su Hai和她的朋友们星期天去公园所发生的事。在复述环节,教师从Mike的角度设计了如下图文图示(见图1),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图1
 
对于故事类文本,图文图示清晰地呈现了故事的线索,其中的关键词能帮助学生理清故事发展的思路,图片又给予了学生一定的提示。本节课的文本有两条线索:一是时间线索,二是天气线索。图片代表了孩子们在公园的活动及遇到的事情。学生在复述该文本时,既能有条理地讲述事情的发展情节,又能根据图片适当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活动细节。图文图示以其清晰简洁、形象生动的特征帮助学生掌握文本信息,让他们在转述信息时更有条理,在内化语言的同时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2.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适用于多种文本,以思维导图为支架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可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是一篇科普类文章,讲述了保护地球的四个方面,即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和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文中对每一方面的描述都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即why和how。以Save water为例,文本内容为:Water is useful. We drink water and use water to clean things every day. In many places, there is not much water. We should not waste water. We should reuse and save it. 教师根据对文本的分析,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见图2),以此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线索和内容。
 
 
图2
 
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能完整、条理清晰地转述信息。就复述文本而言,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适当增加或减少思维导图的外延,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口语水平。当学生掌握文本内容后,还可以让学生丰富思维导图的内容,如扩充水的用途,或深入探讨如何节约用水和循环利用水资源,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得以提升。
 
三、搭建情境支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建构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认为,学习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关联(鲁子问、康淑敏,2008)。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通常是在一系列情境化的阅读活动中实现的。有效搭建情境支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将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和知识与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相连接。
 
以六年级下册Unit 4 Road Safety为例,教师分别在读前、读中、读后搭建情境支架,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读前搭建情境支架,建立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概念框架
 
教师先让学生谈论道路交通设施,并在图片的帮助下学习zebra crossing、traffic lights、pavement等新词汇;然后呈现多张描述人们在马路上的行为的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行为的对错并给出理由,由此引出本课主题——Road safety。
 
2. 读中搭建情境支架,引导学生沿着概念框架不断攀升
 
教师提问:How can we stay safe on the road?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同时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通过阅读,学生归纳出如下三条规则:
 
(1) To cross a road safely, we must look for a zebra crossing, and then look at the traffic lights.
 
(2) Sometimes, we can wait on the pavement. We must look left, then right and then left again before we cross the road. We can also cross the road with other people.
 
(3) We mustn't run or play on the road.
 
然后,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解说和表演的形式演绎交通规则,最后讨论并得出结论:Follow the rules; you'll stay safe on the road.
 
3. 读后搭建情境支架,完成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
 
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还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并通过图片进行适当拓展,比如不能翻越马路中间的栏杆、走路不看手机等。最后,让学生写一份倡议书,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倡议人们遵守交通规则。
 
本节阅读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围绕文本主题,让学生谈论并学习交通设施,判断人们在马路上的行为,利用生动、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联想,唤醒学生记忆中相关的知识或经验,帮助学生建立起与马路安全相关的概念框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进入阅读环节后,教师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下围绕主题内容进行自主阅读,沿着概念框架不断攀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理解了文本框架:问题的提出——多个规则的罗列——得出结论;在反馈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并运用了情态动词can、can't、must、mustn't;在讨论结论的过程中,学生明确了文本的寓意。通过阅读,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文段大意等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并达成了阅读目标。读后环节,教师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的语言实践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省能力。
 
四、搭建范例支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英语写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通过搭建范例支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执教六年级下册Unit 5 A Party的写作教学时,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创设语境:儿童节就要到了,要举办班级派对,请制定一个计划,使派对活动special、unforgettable和meaningful。教师分三个板块搭建范例支架,让学生探索写作策略,形成写作技能。
 
1. 确定班级派对举办的日期、时间和地点
 
教师先让学生讨论举办班级派对的相关要素,即日期、时间和地点,然后呈现Lily的列表式派对计划,让学生将信息转换成语句(见图3)。
 
 
图3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分别将第二句和最后一句合并,将第三句和第四句合并,最后呈现如下范例:Children's Day is coming. They're going to have a party in the classroom on the first of June. It's going to begin at two and end at four in the afternoon. 学生总结出写作策略:整合相关要素,能使句子结构更紧凑。之后,学生在小组内通过交流确定派对的日期、时间和地点,并在班级汇报。
 
[分析]学生做计划时往往使用列表式,而如何把列表信息转换成陈述语言,并使语言准确、简洁,逻辑连贯,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重组能力和表达能力。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整合相关要素合并句子,有助于学生掌握并列句和有多个状语的句子结构。此范例为学生表达自己的派对计划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2. 派对前的准备工作
 
在谈论派对前的准备工作时,教师根据Lily的列表式派对计划呈现范文,并让学生讨论第一句话的作用(见图4)。学生有中文写作基础,很快得出结论,这句话是中心句,也叫主题句;在写作中围绕中心句展开,能使文章条理清晰。接着,学生分组讨论派对前的准备工作,并由一位学生代表在班级汇报交流。
 
 
图4
 
[分析]围绕中心句进行写作训练的策略在中文写作中比较常见,也是一种有效的写作技能。教师把这一策略迁移到英语写作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教师提供的范例支架为学生分组交流与汇报提供了语言支撑。
 
3. 派对中的活动安排
 
教师先让学生看图说话,谈论Lily的派对活动安排(见图5),再让学生写出中心句,并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多种表达,如:At the party, they're going to have a good time./At the party, they're going to do a lot of things.
 
 
图5
 
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使文章逻辑性更强。学生得出结论,可以加上表示顺序的副词,如first、next、then、finally。接着,学生继续分组讨论,并在班级汇报各自小组的派对活动安排。
 
[分析]本环节让学生给出这段内容的中心句,既是对这一策略的有效训练,又让学生不拘泥于一种表达方式,体现了语言的灵活性。此外,如何让句子之间、文段之间更有逻辑,也是写作注意的焦点之一。教师以此引导学生感受恰当使用表示顺序的副词对增强文章逻辑性的重要作用。
 
4. 丰富写作内容,形成完整范文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他们为什么做这些准备工作?他们为什么计划这些派对活动?学生在讨论中丰富写作内容。最后教师整合三个板块的内容,呈现如下范文:
 
A Class Party
 
Children's Day is coming. Everyone is excited. We're going to have a party in the classroom on the first of June. It's going to begin at two and end at four in the afternoon.
 
Before the party, we are going to do some preparation. I'm going to make some fruit salad for the party. Ann is going to buy some snacks and drinks. Kate is going to bring some balloons to make the classroom beautiful. Jack is going to think of some party games.
 
At the party, we're going to do a lot of things. First, we're going to sing and dance together. It will be nice. Next, Jack is going to give a magic show. That's wonderful. We all like it. Then, we're going to play some games. We'll have fun. Finally, we're going to take some photos. It will be meaningful.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文章结构后,发现还缺一个结尾,于是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写结尾,并鼓励学生给出多种表述,之后再呈现范文的结尾:It will be unforgettable. We're going to have a good time. 此时,写一篇儿童节班级派对计划的框架已搭建好,学生可进入独立写作环节。
 
[分析]本环节通过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派对计划不仅要合理,还要有创新和意义。在此过程中,师生在文中添加理由,逐步丰富写作内容,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最后,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构建写作框架,呈现完整范例,为学生的独立写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以上四个教学步骤中,教师采用过程定向的写作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搭建、完善范例支架,并通过对范文的分析,归纳写作策略,构建写作框架,同时通过语言实践,使策略转换为技能,让学生在写作时有法可循,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五、结语
 
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它们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有效运用支架教学,可激活位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语言知识,促进其知识和意义的构建,将学生的语言、智力水平从一个高度提升到另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
 
参考文献
 
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鲁子问、康淑敏. 2008. 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2014.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T]. 南京:译林出版社.
  
————————————

附作者信息: 邱丽华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御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