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面临教学方式单一、脱离语境,学生机械记忆、生搬硬套等问题。语言知识的学习应以主题语境为依托,词汇教学要为探究主题语境和语篇理解服务。本文以人教版2019年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3的教学为例,分析如何基于单元主题,结合语篇主题语境处理单元词汇,提高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词汇的能力。
【关键词】词汇教学;主题语境;单元词汇;词汇处理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意义的最基本单位。《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词汇学习不是单纯的词语记忆,也不是独立的词语操练,而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方式,感知、理解相关主题意义,使用词语表达相关话题的信息和意义”(教育部,2020)。
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主题语境不仅规约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对主题语境和语篇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教育部,2020)。主题语境下的词汇教学已成为当前词汇教学研究的热点。现有文献(如章玉芳,2021)大多聚焦某个阅读语篇,关注词汇的理解,对于如何基于单元主题处理单元词汇却少有涉及。
忽视主题语境,孤立地教授词汇是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有二:一是教师在开展单元教学前,根据单元词汇表的编排引领学生把整个单元的生词先预习一遍,教学生词的音、形、义,拓展其用法,并给出例句。由于课堂中不能及时消化,课后学生还要花大量时间记忆生词。填鸭式的词汇教学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和记忆词汇,削弱了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词汇的能力。二是词汇复习和评价方式单一。词汇听写、默写、中英文互译是当前检查学生词汇掌握情况的主要方式。孤立地考查学生对单个词音、形、义的掌握,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词汇教学应该把词汇置于具体的语境中,通过让学生理解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考查学生的词汇决策能力(陈皓曦,2021)。词汇决策能力指的是学生运用自身的词汇知识、生活知识,在理解文章大意及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对生词的含义及使用做出推断和猜测。本文以人教版2019年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3的教学为例,分析如何基于单元主题,结合语篇主题语境处理单元词汇,提高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词汇的能力。
二、依托主题语境处理单元词汇的教学实践
下面将分别从分析单元主题、确定主题语境下的目标词汇、基于主题语境设计英语教学活动三方面,分析如何依托主题语境处理单元词汇。
1. 分析单元主题
《课标》提出了由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六要素构成的课程内容。其中主题语境是第一要素,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必修二Unit 3的单元标题是The Internet,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主题群是科学与技术。教师需要分析单元各组成部分的内容,发现其关联,从而明确整个单元的主题(胡润、陈新忠,2020)。本单元教材主体部分的教学内容共包含五个语篇,各语篇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及主题见表1。
表1 必修二Unit 3教学内容
| 语篇 | 语篇类型 | 语篇内容 | 语篇主题 | 
| 1 | 采访(听力) | 网络习惯调查 | 认识日常上网活动 | 
| 2 | 记叙文(阅读) | 创办在线社区 | 互联网改变生活 | 
| 3 | 日常对话(听力) | 谈论网络软件 | 认识网络软件功能 | 
| 4 | 新媒体语篇(阅读) | 谈论网络安全 | 网络安全 | 
| 5 | Video Time(视频) | 网络社交对青少年的影响 | 网络社交与青少年的健康问题 | 
从表1 可知,单元语篇围绕互联网(认识和了解互联网)这一主题展开,内容包括人们使用互联网从事的活动,互联网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人们普遍使用的网络软件,如何保障上网安全,以及社交媒体的使用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等。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互联网并不陌生。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互联网,即互联网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危害,青少年需要以正确的方式使用互联网。
2. 确定主题语境下的目标词汇
本单元生词表共列出63个生词,包含课标词53个和非课标词10个。课标词指的是课标规定要掌握的词,学生对于这些词要达到会听、会说、会写、会用的程度; 对于非课标词,学生只需理解即可。笔者根据词汇与单元各语篇主题(见表1)的相关程度,把生词表中的单词划分为主题词汇和非主题词汇。主题词汇是指理解和表达主题相关信息需要掌握的词汇。本单元生词表涉及主题词汇共35个,包含以下四类:①网络活动名称;②体现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的词汇;③描述网络软件功能的词汇;④描述网络行为及安全的词汇。主题词汇同时包含课标词和非课标词。单元主题词汇分类见表2。
表2 单元主题词汇分类
| 
 主题类别 
 | 
 主题词汇 
 | 
|
| 
 课标词 
 | 
 非课标词 
 | 
|
| 
 ① 
 | 
 blog, blog post, engine, search engine, chat, stream 
 | 
 \ 
 | 
| 
 ② 
 | 
 convenient, cash, update, database, software, network, keep sb company, surf, benefit, distance, inspire, access, charity, go through, tough 
 | 
 stuck 
 | 
| 
 ③ 
 | 
 in shape, keep track of, discount, account 
 | 
 \ 
 | 
| 
 ④ 
 | 
 click, theft, rude, target, false 
 | 
 blogger, privacy, troll, cyberbully 
 | 
教师应根据语篇主题精准确定学生完成各语篇交际活动所需要掌握的词汇知识。此外,词汇教学不应只限于教材生词表中的词汇,教师还应根据主题和语篇理解的需要合理地选择词汇(陈新忠、景鹏,2019),深化学生对主题和语篇的理解。
例如,本单元Video Time视频语篇中的有些词汇是生词表中未出现的词汇,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其中诸如social media profile、post selfies、a negative effect、self-regulation skills、moderate、responsibly等有关社交媒体使用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题词汇。本文提到的单元目标词汇不仅包含表2中的主题词汇,还包含与单元和语篇主题语境相关的其它词汇。
3. 基于主题语境设计英语教学活动
词汇学习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的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方式,感知、理解相关主题意义,使用词语表达相关主题的信息和意义。同时在这一系列行为中,根据词性、词语的习惯搭配和主题内容,构建不同词汇语义网,积累词块,扩大词汇量,并在大量的语言学习活动中,强化语感,迁移词语运用能力,最终做到词语内化 (教育部,2020)。与任何语言知识的学习一样,词汇的学习是一个感知、理解、识记、运用的过程。下面将结合《课标》倡导的词汇学习观,阐述单元词汇处理方法。
(1)导入单元主题,激活已有主题词汇
导入单元主题的方法有很多,如借助音频、视频、图片、复习、提问导入等。导入单元主题后,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绘制思维导图、开展师生互动等方式激活主题词汇。使用思维导图激活主题词汇时,需要根据主题的内容预先确定思维导图的框架。
例如,本单元的主题导入可以使用单元首页的主题图,并播放一段介绍互联网的视频短片;然后让学生头脑风暴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内容,以此激活学生对互联网的背景知识;之后通过师生互动,提炼关键词并板书,激活学生已有的主题词汇,并适时拓展主题词汇,如socialize、Internet addiction、chat online、online safety等;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主题词汇进行归类和总结,如按互联网的利弊进行分类。教学片段如下(注:加下划线的词汇为教师提炼的主题词汇):
T: The Internet is very common in our daily lives. Speaking of the Internet, what words come into your mind?
S1: We can surf online to look up information and solve problems.
S2: We can communicate with our friends using QQ, WeChat ...
T: Yes, we can have online communication or chat online with other people.
S3: Sometimes, we spend a lot of time online, which may distract our attention from study.
S4: Too much screen time can cause poor eyesight, lack of physical exercise ...
S5: People may be cheated online ...
(2)依托语篇主题语境,处理词汇
Nation & Gu (2019)指出,词汇应当在语篇语境(context)中呈现。在语境中呈现词汇,有助于学生掌握词汇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并能够提供无意学习(incidental learning)的机会。无意学习指的是在理解语篇内容过程中所伴随的无意识的自然状态下的语言习得。相比有意学习,即以语言为中心的学习(language-focused learning),无意学习关注语意的输入和输出(meaning-focused input and output),以及语言的流利性发展,同时为在语境中学习单词提供机会(Nation & Gu,2019)。Webb(2008,转引自Nation & Gu,2019)对比了孤立的词汇有意学习和语境下的词汇有意学习的效果,尽管发现两者对于掌握词义并没有差别,但语境下的词汇学习能让学生额外收获关于该词的语法知识。这说明语境下的词汇有意学习对于增强单词学习效果具有优势。下面将以本单元的语篇为例,具体阐述如何依托语篇主题语境处理语篇词汇。
① 研读语篇标题,激发想象
文章的标题能启发学生对语篇内容的思考,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起着认知桥梁的作用(万云英、李淑湘,1992)。根据语篇标题预测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高中英语重要的阅读技能(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b)。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读文章标题,聚焦关键词,并进行引导性的提问,以此激活学生的语篇主题知识和主题词汇。
本单元记叙文阅读语篇的标题“Stronger Together: How We Have Been Changed by the Internet” 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结合标题含义以及标题中的关键词change、Internet、stronger,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How has the Internet changed people's lives? Has the Internet made people's lives better or worse? 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并使用对比类关键词或短语完成表3,激活已有主题词汇。
表3 How has the Internet changed people's lives?
| Life before the invention of the Internet | Life after the invention of the Internet | |
| 1 | ||
| 2 | ||
| ... | 
接着,教师补充阅读语篇中体现使用互联网前后人们生活变化的词汇并释义,如wait in line、carry cash around、get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 from large databases、download software,从而降低阅读的生词负担。最后,教师总结:In a word, the Internet has made our lives more ... 引导学生说出convenient一词。convenient是本单元的主题词汇,借此引导学生理解并识记该词。
又如,本单元听说板块的活动标题是Ask about Online Habits。活动前,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的上网习惯:How much time do you spend online every day?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line?以此引入听力部分涉及的网络活动词汇,如write a blog post、use a search engine、chat online、stream movies and music等,并进行听前词汇热身,降低听力的认知负担。
② 利用上下文语境猜测生词
教材中不是每一个生词都需要教,如果生词所处的语境较为清晰,可以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线索猜测生词含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b)。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关注以下三种情况进行猜词:一是语篇中通过举例子或下定义解释生词含义;二是出现生词的同义词或近义词进行同义表述;三是上下文中显性或隐性的逻辑关系。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上下文中的重点词语或提示词,同时注意通过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推测词义(王子辉,2021)。
例如,听力部分采访语篇使用is like、for example提示词,通过类比和举例子解释blog一词的含义(A blog is like an online diary where you can ... For example ...);使用that is进行同义转换,解释stream videos and music(that is, I watch videos and listen to music online.);使用“A search engine is a tool that ...”句型对search engine进行下定义。第二个阅读语篇中也涉及对主题词汇troll和cyberbully的解释,均采用了下定义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解读释义理解生词的含义。
为了避免词汇的重复使用,在英文表达中人们习惯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增加词汇的多样性,因此关注同义转述有助于推断生词的含义。例如,新媒体阅读语篇有此表述“... to steal your identity. Identity theft is ...”,学生可以通过熟知的词汇steal推断theft的含义, 即theft和steal都有“盗窃”的意思,只是词性发生了变化。
理解语篇中显性或隐性的逻辑关系,是高中阶段重要的阅读技能(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b)。语篇均具有衔接和连贯的特征。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通过语篇标记词(如because、so、and等)来体现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句子与句子之间在语意上存在合乎逻辑的有机联系,语义表述清晰,意义关系首尾呼应(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b)。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据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推断生词的含义。
如Video Time语篇中有以下句子:Here at Blackburn we embrace the technology but try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use it properly.可以依据语篇标识词but所提示的转折关系,也可以依据语篇的连贯特征,推断embrace一词的含义。此句上文提及社交媒体的不当使用对青少年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下文描述培养青少年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让学生不要活在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此句提及Blackburn大学鼓励学生以正确的方式使用技术,由此可推断出Blackburn大学对青少年学生使用社交媒体这种新技术的态度是有条件的接受和支持,故embrace一词表示accept或welcome。
③ 巧用复述策略,内化词汇
复述能够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考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敏度(雷霞辉,2020)。故复述是提升外语水平的重要学习策略。由于复述是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词汇和已有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和重组的过程,故复述能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巩固词汇,把输入的词汇转化为产出,从而内化生词。为降低复述的难度,教师应当给学生搭建脚手架,如给予关键词提示,引导学生明确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厘清复述材料的脉络(雷霞辉,2020)。
例如,在梳理完记叙文语篇第二段的脉络后,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涉及的词块,口头复述Jan“触网”前后的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在复述时要注意体现事情发展的顺序或使用语篇标记词 (however、after等)表明前后对比的关系。又如,听力部分采访语篇中,听后练习的表格填词涉及较多生词,如stream videos and music、chat with friends、look up information、use a search engine、write blog posts。为了巩固这些词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采访内容进行概述,做一个口头的调查报告(survey report)。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教师可以提供报告的开头和结尾,对生词进行挖空,帮助学生在巩固听力内容的同时,运用和内化主题词汇。
④ 借助问题链,关注词汇
问题链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情,将文本知识转换成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有序列、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程杰,2021)。通过设计问题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厘清语篇的脉络,梳理逻辑,同时突显词汇所在的语境。
例如,记叙文语篇第三段讲述Jan开办IT俱乐部,帮助老年人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故事,分别列举了两位老人如何受到帮助。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有序的提问,引导学生探究主题和文本内容,导出关键词块 (如以下答语中加下划线部分), 并在语境中理解和学习。问题链如下:
Q1: What did Jan do that is described in this paragraph?
(She started an IT club.)
Q2: Why did she start an IT Club?
(She was inspired by the people she met online and wanted to teach older people how to use the Internet.)
Q3: How did she help people?
(She organized events and collected money to pay for private teachers.)
Q4: Who were the people helped by her?
(A 59-year-old man and a 61-year-old woman.)
Q5: How were they helped?
(He learned how to apply for work online and found a great job.
She started a small online company and no longer felt lonely.)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问题链和关键词块,口头复述Jan开办俱乐部帮助老人的故事,从而内化主题词汇。从问题的回答到内容的理解,再到词汇的学习和应用实践,符合《课标》提出的词汇学习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的词汇教学理念。
(3)单元词汇综合运用
在单元听、说、读训练后,通过安排独立的课时创设词汇综合运用的情境或任务,可以深化单元词汇的运用,内化主题词汇。
① 围绕单元主题语境,构建主题词汇思维导图
任何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与其他词都有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主题词汇思维导图(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b)。在完成单元各语篇的学习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单元各语篇主题进行内容拓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主题词汇,建立单元主题词汇语义网,强化词汇学习。如下图所示,其中粗体词汇是生词表词汇。

单元主题词汇语义网
② 聚焦情境创设和情境描述
在没有相互关联的结构基础上所获得的知识非常容易被遗忘,没有相互关联的知识在记忆中的半衰期是非常短的(Bruner,1960,转引自蒋炎富等,2021)。创设情境、构建关联是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做到持久记忆、深刻理解和迁移运用的关键(蒋炎富等,2021)。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子主题的内容创设相关情境,并提供主题词汇,要求学生完成情境描述。例如,针对记叙文阅读语篇,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描述活动(注:括号中的词汇为主题相关词汇;活动后提供给学生复核):
工厂倒闭后,Tom失业了(out of work),整天待在家里(stuck at home),以宠物为伴(keep him company)。由于他住在偏远的山区,出城找工作交通不便。表弟告诉他,可以利用搜索引擎(use the search engines)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受到启发(being inspired),Tom决定上网找工作(apply for work online)。他下载(download)了很多岗位信息,并且更新(update)了自己的简历,最终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他说,互联网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convenience),他从中受益良多(benefit)。
③ 构建综合性的写作任务
书面表达是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方式。词汇教学要遵循用词汇做事的理念,培养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取储备的词汇知识去完成具体的、真实的语言任务的能力(唐丽娣,2021)。结合本单元各语篇主题之间的关联,教师可以设计基于单元主题的综合性的写作任务:
| 
 请根据本单元Internet的主题内容,以Internet and Me为题,围绕以下几方面,谈谈你与Internet的故事,词数不限。 
1. Your online habits. 
2. How has the Internet changed your life? 
3. Some concerns about using the Internet. (As a teenager, how do you ensure online safety? Are there any negative effects of using the Internet?) 
参考词汇:本单元主题词汇。 
 | 
 此写作任务综合了单元听力、阅读、写作以及Video Time语篇的内容,使学生在构建单元主题词汇语义网的基础上,完成综合性的写作,巩固单元主题,同时考查学生对单元主题词汇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提取词汇的能力。
三、结语
词汇学习不能脱离主题语境。教师应当围绕单元及语篇的主题语境,基于口语和书面等多模态形式的语篇,帮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词汇(徐丽、张强, 2020)。总之,基于主题语境的词汇教学要为主题语境和语篇理解服务,要结合主题合理选择词汇、设计活动,使词汇学习自然而然地融入信息处理活动之中。
————————————
参考文献
Nation, P. & Gu, P. Y. 2019.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 in EFL(外语词汇教学的方法)[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陈皓曦. 2021.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例析[J]. 英语学习,(4):4-10.
陈新忠、景鹏. 2019.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词汇教学[J]. 基础教育课程,(20):41-46.
程杰. 2021. 基于思维品质提升的问题链设计策略——以牛津上海版小学《英语》 故事板块教学为例[J]. 英语学习,(7):44-49.
胡润、陈新忠. 2020. 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9):6-10.
蒋炎富、姜露茜、陈鹏. 2021. 基于情境创设和联想创作的词汇深度学习实践与探索[J]. 英语学习,(4):11-16.
教育部. 202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雷霞辉. 2020. 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复述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以Memories of Christmas为例[J]. 英语学习,(12):35-38.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a. 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二册[T].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b. 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T].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唐丽娣. 2021.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29-32.
万云英、李淑湘. 1992. 文章标题在中学生阅读理解中的作用的实验[J]. 心理发展与教育,(4):1-7.
王子辉. 2021. 解决小学生英语词汇障碍,促进自主阅读[J]. 英语学习,(4):29-33.
徐丽、张强. 2020. 以主题语境为依托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究[J]. 英语学习,(11):55-59.
章玉芳. 2021. 基于词汇框架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 英语学习,(4):17-21.
(附作者信息:广东省普宁市第二中学    李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