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学篇)2023年第05期:拉波夫叙事模式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建构和应用(江苏:崔文华、唐书哲 )

【摘  要】如何分析语篇、链接读与写是读后续写的难点。本文依据考试要求和读后续写特点对拉波夫叙事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并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英语读后续写语篇分析模式,整体建构了读后续写环节;在此基础上,以高考试题为例,从提要、发展、评议、结尾四个方面深入解读语篇,明确读与写的要素,建立读与写的链接,论述了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读后续写;拉波夫叙事模式;叙事分析结构;语篇解读

 

读后续写提供一段350词以内的语言材料,要求考生依据材料内容和段落开头语进行续写,将其发展成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读后续写以“续”为中介,将语言理解与产出结合起来考查或培养读写能力(王初明,2022),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能根据原文脉络推断续写情节、忽视作者写作意图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学过程流于形式,缺乏对思维发展的关照”(王蔷、葛晓培,2022)。此外,读后续写教学停留在理解文本、训练技巧的层面,对学生价值观塑造关注不够,难以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读后续写是相对较新的题型,不仅学生欠缺系统学习,教师也缺乏指导方法。因此,读后续写的教与学亟待理论界与实践界通力合作,探索理论指导下的有效实践(衡很亨,2023)。

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从语言结构、情节发展、逻辑联系等方面分析语篇,“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原文大意与脉络”(赵伟雯,2019),“增强续文和前文的连贯性和融洽度”(周永鹏,2018)。在读后续写教学中引入拉波夫叙事模式,可以为语篇分析提供切入点,帮助学生推断情节发展,洞悉写作意图,从而在续写过程中更好地组织语篇信息,写出与原文协同一致的短文。

一、拉波夫叙事模式概述

拉波夫叙事模式由美国语言学家拉波夫和瓦莱茨基提出,在叙事学等领域影响广泛。Labov (1972)认为,叙事基本结构包括六个方面:点题、指向、进展、评议、结局、回应;一个完整的叙事模式以点题和指向开始,以进展为主体,用评议烘托气氛,以结局结束情节,最后用尾声将读者拉回现实(转引自赵伟雯,2019)。点题(Abstract)即叙事者对故事的简要概述,一般位于故事开头,可指向故事的主题。指向(Orientation)是叙事者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的描述,为事件的展开作铺垫,但并非所有的叙事都有这四个指向。进展(Complicating action)是对故事发展变化的描述,按照一定的顺序推进,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呈现故事的曲折发展。评议(Evaluation)体现叙事者或故事中的人物对于事件的观点、态度,评议可以出现在故事的各个地方,在进展与结局之间常常会有评议。结局(Resolution)是对故事人物和事件最终结果的交代。回应(Coda)是故事与现实的链接,是故事对现实的影响或故事赋予现实生活的意义,通常表达作者的感悟和价值取向,升华故事主题。

二、拉波夫叙事模式在读后续写中的建构和应用

拉波夫叙事模式在读后续写中的优化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该模式对于许多中学师生来讲内容抽象、不好操作,必须围绕核心内容将其具体化,变成可实施的教学步骤。其次,该模式是完整叙事分析,而读后续写的阅读语篇不完整。读的目的是写,读写结合才能构成完整叙事语篇,如何在语篇分析中明确读与写的要素,建立读与写的链接是关键。最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叙事文本有其独特性,主题范畴多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内容多为个人故事,用人物经历再现积极的价值观,读后续写也是引导学生通过语篇学习“丰富生活经历,体验不同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教育部, 2020)。基于此,我们围绕读后续写的要求改进拉波夫叙事模式的主要环节,提出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语篇分析模式,其内容如下图所示。

图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语篇分析模式

读后续写语篇分析模式分为提要、发展、评议和结尾四个步骤。下面以2022年6月全国新高考I卷读后续写题为例,例析上述四个步骤。

1.确定提要,厘清信息

提要合并了拉波夫叙事结构的点题和指向环节,具体包括点题、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因为这些要素是表层信息,可以整合起来通过一次阅读同时获得。需要强调的是,点题不同于主题,点题是对全文的高度概括,通常是标题或起始段落。

由所给语篇开头第一段中the day of the big cross-country run、warm up、walk the route、thick evergreen forests等词语可知,这是一个有关越野跑的故事,地点是在森林里。由文中多次提到David参加跑步训练可以推断这是一个关于男孩David 参加越野跑的故事。寻读中间段落可找到人物:David、I、coach、students from other schools。需要注意的是,人物要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以防在续写中混淆主次。读后续写所要关注的环境一般是行为发生的环境,续写第一段开头“We sat down next to each other, but David wouldn't look at me.”指出了故事环境。

2.梳理发展,推测情节

发展包括进展和冲突。阅读时要分析故事进展和冲突,然后合理推测故事的发展并进行续写。因冲突的概括建立在分析进展的基础上,教学实践中可以把这两个环节合并。

(1)分析要素,明确进展

进展环节与拉波夫叙事模式的进展有相似之处,但读后续写的语篇情节不完整,识别语篇中哪些信息可以用来推断故事发展的逻辑线并以此合理展开续写情节是重点。有教学实践发现(如严媛媛,2019),从明线、暗线、细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深入解读语篇,明确读与写的要点,这一步是对进展这一步骤分析的具体化。

行为反应是情节发展的明线,人物心理变化是情节发展的暗线,细节是指阅读语篇中的人物特征、物品呈现、特色场景等。王初明 (2018)指出,以“续”的方式回应对方,内容须有连贯性和关联性。关注阅读文本中的细节是为了在续写时利用这些细节去构思情节,提高续写段落的协同性。

① 聚焦行为反应,发现明线

抓住语篇中的行为反应动词warming up and walking the route、 standing by、walked over and asked、 searched and asked、was proud of,可以快速发现情节发展明线:学生热身和熟悉路线→David 独自站在栅栏一旁 →“我”询问David和教练原因 →“我”明白David所面临的挑战并以他为自豪 → ……

以下是续写第一段的开头:We sat down next to each other, but David wouldn't look at me.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在这一情境中,David和“我”分别会有哪些行为反应David的行为反应可能有lowered his head、stared at his shoes等,“我”的行为反应可能有patted him on the shoulder、said in a soft voice、encouraged him等;在“我”的鼓励下,David可能产生的行为反应有made up his mind、walked towards the starting line等。聚焦这些动词就可以确定续写第一段的明线:David消极反应 →“我”鼓励David→David决定参加比赛。

以下是续写第二段的开头:I watched as David moved up to the starting line with the other runners.此时“我”和David又会有什么行为反应?David可能会回过头来看“我”,“我”对此的行为反应可能是向他露出鼓励性的微笑;或者加入次要人物——同学和教练的行为反应——为他鼓掌。在比赛中, David的行为反应会怎样?他可能会有not give up、pick himself up、keep on running、finish the running等行为反应。由这些动作反应勾勒出续写第二段的明线:David参加比赛→David克服困难→David完成比赛。

② 关注情绪变化,把握暗线

阅读记叙文不仅要了解事,还要感知人;不仅要通过获取表层信息形成结构化情节线索,更要深入文本,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感知人物情感,洞悉角色的内在转变,并在续写中推测其情绪反应,表达人物情感。挖掘语篇情感暗线可使续写的人物情感与原文协调统一。

通过提取文本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词句可以感知主角的情绪变化。David的动作standing by himself、wasn't with the other children体现他的忧虑;David的迟疑(hesitated)和他的话语“he had decided not to run”表明了他的困惑。

在读后续写语篇中,故事人物面对冲突,多数经历了从最初的焦虑、困惑到最后的兴奋愉悦。在这一过程中,人物积极分析问题,采取行动处理问题,最终化解冲突,情感也由消极变得积极。

顺接文本中David的情绪,续写第一段要刻画David下定决心的语言、动作,以便与第二段开头David走向起跑线衔接,如raised his head、looked into my eyes and said“I will not quit.”或者looked at the field and said firmly, “Let me try.”;续写第二段转换到David 跑完步后高兴、激动的情绪,可以用语言、动作raised his arms in triumph、waved to me excitedly and shouted“I made it!”来展现。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反映情绪可使续写短文生动而具有画面感。

③ 锁定特定情节,捕获细节

学生在阅读中要善于抓住细节,如人物语言、动作和性格方面的独特之处,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特征,以及故事中出现的物品等,把它们放入续写中以回应原文。

在人物方面,作者用big toothy smile was absent这一细节来呈现David比赛前的紧张。学生可抓住这一细节来构思续写情节:在比赛结束后,David受到在场师生的鼓励和钦佩时,这种表情再次出现。在环境方面,原文设定在thick evergreen forest中,在续写中可以构思David在森林中被树绊倒,但他不放弃,爬起来继续跑到终点。在物品方面,原文中的fence也可以在续写中出现,如比赛结束时David又在fence旁遇见了“我”,“我”对David竖起了大拇指。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有意识地圈划细节,并在续写中加以利用,这样可以提升续写与原文的协同性。

(2)发现冲突,解决矛盾

冲突来自进展分析,冲突环节是对拉波夫叙事结构的补充。分析高考读后续写真题发现,阅读部分的情节通常集中在起因和发展,而续写部分的情节集中在高潮和结局。在阅读中识别冲突是难点,能否正确识别冲突直接影响续写情节的走向和续写质量,故我们专门增加了冲突这一步,包括内部冲突和外部冲突。内部冲突是欲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外部冲突是人与人、 事物、环境、社会之间的冲突(衡很亨,2023)。通常读后续写的阅读部分要识别冲突,续写部分要解决冲突。

本故事中有两处体现冲突的句子。第一处是:David said he had decided not to run, afraid of being laughed at. 第二处是:He had worked so hard for this event! 这两句表明David比赛前努力训练,但在比赛时因担心会被别人嘲笑而决定放弃比赛,这包含了内部冲突和外部冲突,内部冲突是David内心对比赛的恐惧和渴望参加比赛证明自己;外部冲突是同学对David的态度。

在续写部分解决冲突的可行方法是从阅读原文中发现续写素材要点,思考情节发展趋势及解决冲突的途径。可以从内部维度、外部维度和内外部相结合的角度入手。内部维度要从David的角度去思考,根据词句“He had worked hard and always finished the run.”思考:David会因为担心别人嘲笑而放弃自己曾经的努力吗?在续写中,作为David的老师,“我”可以从这个维度劝解他。外部维度可从David同学的角度去思考,聚焦词句“Classmates respected him and thought of him as a regular kid.”,可推测在续写David跑步时同学们不会嘲笑他。内外部维度相结合的角度是指外部与内部相互影响,这一角度通常不易被想到。David的犹豫源自担心外校同学会嘲笑自己,即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在构思老师劝解David的情节时,不从跑步这件事说起,而是谈及他人言论对自己的影响,是否要活在别人的评价中。生活中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刻薄之人,但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实现自己的目标。

冲突的发现与解决不仅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且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英语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和思考问题,促使学生有精神层面的追求,这样才能写出有思想深度的续写作文。

3.关注评议,增进协同

学生可利用评议总结人物性格和主题观点,揣摩作者写作意图。这一步是对拉波夫叙事模式理论中评议梳理的具体化。Labov(1972)指出,在评议环节,叙事者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故事发生的原因、故事的要点、叙事目的以及其中涉及的动作和人物发表评论,也可以由别人对故事中有关情况做出评论。评议是明确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写作意图最有价值的视角,利用阅读语篇中的评议部分可以判断人物性格特征,提炼作者主要观点,为续写时刻画人物形象和构思结局提供思路。

(1)分析人物性格,构思故事情节

在这篇文本中,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讲述David参加越野跑的故事,最后一段以倒叙的形式追忆“我”对David的印象,含有大量的评议。细读这一段可以准确判断David的性格特征及故事情节的走向,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句子“He always participated to the best of his ability in whatever they were doing.”反映David做事认真、不轻言放弃的品质,这也是续写时 “我”能说服他参赛的前提条件。句子 “... his classmates thought of him as a regular kid.”说明同学们理解他人,平等待人,这为故事结尾同学们为他鼓掌、 向他祝贺做好铺垫。“... although he always finished his run long after the other children, he did always finish.”一句中两个always描述David训练时的态度和结果,暗含故事结局:比赛时他不可能跑赢别人,但仍坚持跑完全程。“I was familiar with the challenges David faced and was proud of his strong determination.”一句说明“我”关心学生,与学生相处融洽,为结尾构思“我”与David的互动提供线索。

(2)提炼主题观点,明确续写走向

主题是某种观念、某种意义、某种对人物或事件的诠释,是体现在整个作品中对生活的深刻而又融贯统一的观点(克林斯·布鲁克斯、罗伯特·潘·华伦, 2019)。 一般说来,作者在讲述故事时总带有某种意图,希望借助文本传递一定的道理,往往会在评议部分直接或含蓄表达出来。 学生在阅读时要思考作者在文字中隐含的意思,因为对主题的理解程度往往决定续写内容的深度。

给定材料的评议概要是:David worked very hard for the cross-country run. Although he had a brain disease, he never missed a single practice and every time he sticked to finishing the run. I was familiar with him and understood the challenges he faced. I was always proud of his determination.

评议中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David训练时十分刻苦并指出他是一个意志坚定的孩子据此推断David这次跑步虽会面临一些内心挣扎但不会放弃。由此可见,作者是希望通过David跑步的故事,弘扬他身残志坚、不畏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4.统揽语篇,构思结尾

结尾包括结局和回应。读后续写的结局和回应经常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续写时也可以不出现回应。此外,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语篇分析模式的回应内涵与拉波夫叙事分析结构的回应有所不同。为实现英语教学“从知识到学科育人”(余文森,2021)的转向,此模式的回应应包含对社会、自然和自我的思考。这是对拉波夫叙事模式的调整和补充。

(1)多维思考结局,巧妙构思

结局是对故事中人物命运和事情结果的交代,可以有多种写法,好的结局能够发人深省,深化故事主题。为构思好结局,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结局类型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训练。结局一般有以下几种写法:

① 前后呼应式

前后呼应式结局是利用文章开头或文中出现的场景、事物或特征进行构思,使得文本前后呼应,增加与阅读文本的协同性。例如,有的学生抓住the big cross-country run这个词块构思了如下结局:While he was crossing the finishing line, all the children and teachers cheered for him. It was an unforgettable big cross-county run.还有的学生选择“His usual big toothy smile was absent today.”这句话,加工构思了如下结局:Seeing him cross the finishing line, I dashed to him and hugged him, glad to find the big toothy smile on his face again.

② 情节推进式

情节推进式结局是按照阅读文本的情节发展逻辑,通过环境烘托或人物动作、语言描写进一步推动情节发展,往往是以描写动作或场景为结局。例如,通过梳理全文情节,可以得出如下推断:David通过努力拼搏,最终完成越野跑,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敬佩。学生可以这样构思结局:Finally, he managed to cross the finishing line. As he was coming to my place, I dashed to give him a big hug, tears blurring my vision.也可以这样构思结局:Watching him manage to cross the finishing line, all the teachers and kids erupted into a big applause, cheering for his persistence.

③ 洞悉本质式

洞悉本质式结局是通过对故事的解读和思考,推断事情的因果,得出故事结局的原因或所揭示的道理。

例如,结局可以点明David最终成功的原因是其拥有勇敢和坚定的人格力量,如: It was not important whether he won the first place or not. What counted most were his brave heart and strong determination, which make a difference in life. 结局也可以指出David的成功是同学们的鼓励和他自身不放弃的结果,弘扬体育精神,如:With everyone's encouragement, David eventually crossed the finishing line. Though he was the last one, everyone present were deeply moved by his determination and perseverance, which were the dearest thing in sportsmanship. 结局还可以是David克服了恐惧,发展了潜能,实现了自我突破,如: Eventually, he overcame his fear and fulfilled his potential, and his efforts paid off.

(2)深刻感悟回应,立德树人

回应是故事最终照进现实生活,可以是事件影响、个人感悟或主题升华,是深入语篇后的批判性思考,能够揭示语篇内涵。周永鹏 (2018)认为,回应将读者拉回现实,是连接故事和现实的纽带。读后续写教学应结合故事所反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立德树人,体现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特征。

故事中David由原先犹豫不决到最终坚定信心跑完全程,他的内心在这次经历中得到成长,面对困难时会更坚强。回应部分可以这样设计:Looking back over the difficulties he had went through, David finally realized that nothing matters more than determination and only through unremitting efforts could he achieve his goal.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故事设置如下问题,启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Why did David win the respect from others? Is it because of his strong body, fast speed or good scores?

在这篇故事的读后续写教学中,要使学生内心受到触动,提升对人生价值的认识,重点应落在David尽管自身先天不足但依然努力拼搏的态度以及尽管是最后一名却依然获得赞誉的结局这两方面,这对学生具有重大教育意义。David跑步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即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更精彩。

三、结语

本文以拉波夫叙事分析结构为理论基础,围绕高中英语读后续写题型对拉波夫叙事分析结构在实践中的运用进行调整优化,提出了读后续写语篇分析模式。该模式注重厘清情节的发展脉络和因果逻辑,确定故事的进展和冲突,探究人物的情绪变化和性格特征,能够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帮助学生完成与原文协同度较高的续写任务。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语篇分析模式从提要、发展、评议和结尾四个维度引导学生深入记叙文语篇,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学生的篇章解读能力得以发展,问题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换位思考能力也得到提高。

由于是在实践初期,教学尝试中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改进和完善。比如,在阅读中如何动态把握人物变化,在续写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主题意义如何在续写中实现等,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Labov, W. 1972. Language in the Inner City [M].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衡很亨. 2023. 读后续写怎样进行构思?——兼谈创意写作视域下故事续写的切入点[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1-7.

教育部. 202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5.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第一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克林斯·布鲁克斯、罗伯特·潘·华伦. 2019. 小说鉴赏[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王初明. 2018. 如何提高读后续写中的互动强度[J]. 外语界,(5):40-45.

王初明. 2022. 教考分离,重在促学[J]. 外语教学与研究,(3):425-432.

王蔷、葛晓培. 2022. 英语课标(2022年版):突破有“语言” 无“文化” 的教学窘境[J]. 中小学管理,(6):24-27.

严媛媛. 2019. 英文小说阅读与思维品质培养[J]. 基础外语教育,(5):74-80.

余文森. 2021. 育人方式变革的四个体现[J]. 基础教育课程,(2):18-20.

赵伟雯. 2019. 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在英语读后续写中的运用[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39-43.

周永鹏. 2018. 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在英语读后续写中的运用[J]. 教学月刊,(3):40-43.

————————————

注:① 文中涉及的教学文本可从以下网址浏览:www.flts.cn/node/1614。

② 本文系徐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语用学合作原则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H14-21-L500)研究成果。

本文作者:崔文华(江苏省徐州市第二中学)
唐书哲(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