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学篇)2023年第06期:主题、话题、主题意义概念辨析(北京:程晓堂 周宇轩)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都提倡围绕主题开展主题意义探究活动。主题和主题意义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概念,但这些概念的内涵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一些困惑。本文探讨了主题、话题和主题意义在不同语境下的定义和差别,并就应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这些重要概念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主题;话题;主题意义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教育部, 2022; 以下简称《义教课标》) 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 2018;以下简称《高中课标》) 将主题列为课程内容六要素之一,主题和主题意义成为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关键概念,主题意义探究活动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常态。 但是,虽然两个版本的课标都明确规定了英语教学应该覆盖的主题范围,也简要阐述了主题的功能和重要性,但并没有明确说明主题和主题意义是什么,这给许多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带来困惑。为此,一些英语教育界学者(如葛炳芳, 2022;张金秀, 2022) 已经专门撰文,对主题、话题、主题意义等概念进行解读。本文旨在阐明主题、话题和主题意义在不同语境下的差别,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这些重要概念的内涵,推进基于主题和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实践。

二、文献综述

主题、话题和主题意义与语篇息息相关。语言通常是以语篇的形式存在的,语言学习者通常接触的是书面语篇或者口语语篇。文字或声音的简单堆砌并不能构成语篇。每个语篇都必须有内容和意义,并围绕一定的主题组织和安排内容。也就是说,语言离不开语篇,语篇离不开内容,内容离不开主题和话题(程晓堂,2022)。教材编写者或课程设计者可以围绕主题将一系列相关联语篇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连贯的学习单元或模块。通过学习某一主题下的不同语篇,学生能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达成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

1.话题

《现代汉语词典》将话题定义为“谈话的题目或谈论的主题”。对于语篇而言,话题强调的是语篇陈述的主要内容,是对某事件或事物的客观描述,通常会用短语或者简单句来概括。

2.主题

《现代汉语词典》针对主题提供了三个解释:(1)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 (2)泛指谈话、文件、会议等的主要内容; (3)主标题。

第一个解释是从文学作品赏析的角度对主题进行定义,强调文学作品的内容寓意。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应该有主题,叙述性文学语篇的主题通常指“其主要观点、要旨或者寓意”(Graesser et al, 2002)。根据《文学术语汇编》的解释,在讨论文学作品时,主题(theme)与母题(motif)通常互换使用。母题在文学作品中指的是书籍、电影或美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话题、观念或警句;主题则多用于一般概念或原则,可以是间接隐晦的,也可以是直接明确的,常用于说服读者,通常“不会提供答案但能引出问题”(Abrams & Harpham, 1988)。虽然主题和母题有时互换使用,但两者仍有区别:母题通常有明确、具体的表现形式,如“蝴蝶和甲壳虫”,主题则更为抽象概括(Goring et al, 2010)。也就是说,在文学作品赏析中,母题是对内容的客观描述和概括,通常是确定的;而主题则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需要作者或读者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判断。

第二个解释则指代不同场合下讨论的主要内容,这与话题的含义相近。在语言教学中,学者常将话题(topic)和主题(theme)互换使用。Richards(2015)在介绍基于主题的语言教学时将主题和话题并用,如运动、流行艺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等,既可以称为“主题”,也可以称为“话题”。Graves(2000)认为,虽然话题和主题两个概念在教学设计中经常互换使用,但主题所包含的内容更宽泛,且能将一组话题关联起来,两者都能为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提供良好基础或组织原则。也就是说,当指代讨论的主要内容时,主题是一个更抽象上位的概念,话题则更加具体,多个话题可构成一个主题。通过对多个相关话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概括得到一个更抽象和更上位概念的主题。

第三个解释将主题和主标题等同,应该是“主标题”的简称,与之相对的是“副题”和“副标题”。这个概念与课标中说的主题没有关系。

综上所述,主题既可以指代不同场景下谈论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指语篇所蕴含的核心思想,体现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既可以通过文章的标题、小标题和概要来获得,也可能需要读者阅读文章之后得出。

3.主题意义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语篇的首要任务是理解语篇内容,并且在经验、认知等层面发生改变。这个过程就是理解和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过程。

“意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解释:一是“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二是“价值,作用”。通过上文对主题的解释,我们知道主题既可以概括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事件,也可指代语篇的主旨大意和中心思想,探讨语篇的主题意义则是探讨语篇的主旨大意和中心思想,或者语篇所阐述内容的深层含义。从这个角度看,主题意义关注的是读者是如何评判语篇内容和价值的,这里对主题意义的解释和前文对主题的第一个解释相近。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同样的文字和故事,但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解读语篇内容(Landy, 1980)。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思考角度,我们可以参照艾布拉姆斯(1989)提出的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品、作家、读者和世界对语篇进行分析。语篇的主题意义可以是创作者视角下的真情流露,可以是读者依据自己的人生观、兴趣爱好或生活经历等对语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总之,对于语篇内容的认识和评价并不唯一,我们应当从多角度、多维度思考语篇主题的价值和意义。

三、课标中对于话题、主题、主题意义的解释

从以上对话题、主题和主题意义的讨论可以看出,话题、主题、主题意义并没有唯一的定义,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和语境背景下这些概念会有不同的含义。为统一语境,本文将以《高中课标》和《义教课标》为基准,解读这些核心概念在英语学科背景下的内涵。

1.关于话题

“话题”一词在《高中课标》中被多次提到,但在 《义教课标》中并未出现。虽然《高中课标》没有明确给出“话题”的定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课标中的教学示例了解话题的内涵。例如,《高中课标》第57页在基于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中提到:单元主题“人与社会”下涉及的话题是“责任和权利以及规章制度”。在这里话题是从单元的角度阐述的,被看作单元主题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通过四个语篇具体呈现。话题内容既包括了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如规章制度,也提到了较为主观抽象的内容,如责任和权利。在这个语境下,单元主题和话题的定义虽然相近但并不相同。从示例看,单元主题是更上位、更抽象的表达,话题则是指单元内各语篇的主要内容。但《义教课标》修订过程中,要求统一使用“主题”,不再使用“话题”。这一做法其实也是欠妥的,因为在有些情况下,更适合使用 “话题”这个概念。比如,《义教课标》第28页“自选主题,围绕特定语境,独立写出几个意义连贯、表意清楚的语句”这句话中的“主题”改为“话题”可能更加合适。

2.关于主题

主题作为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之一,能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高中课标》提到主题能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义教课标》也强调要基于主题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高中课标》强调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主题语境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每个主题语境由几个不同的主题群构成,每个主题群则包括多个更具体的子主题内容。但《义教课标》不再使用“主题语境”这个概念,而是用主题范畴替代,两者的内容框架没有太大变化。无论是主题范畴、主题群还是子主题,它们都是在描述一个相对客观的事物或事件,只不过描述内容的范围不同。

另外,《高中课标》和《义教课标》中都明确提到,语篇的主题主要回答what的问题,即语篇主要传递了什么信息,包含什么内容,是对语篇主要内容的总结。梅德明、王蔷(2018)认为,主题指的是围绕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相关的某一范围展开的话题类别,也就是说课标中的主题更接近于我们平常说的话题,是话题的上位概念。

在单元层面,主题所指代的内容则更加抽象概括。单元主题应该涵盖单元所有语篇的关键信息,需要我们将整个单元的语篇内容串联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单元主题是在整合单元内各语篇主题内容的基础之上构建的,通过对单元内各语篇内容的解读整合概括出单元的主题内容,从而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育人价值。

3.关于主题意义

《高中课标》指出:“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能将教学内容和语言学习集中起来,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主动探究语篇内容,最终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有所收获(程晓堂,2018)。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围绕语篇的主题意义开展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探究主题意义的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立新旧知识的关联,并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多角度探讨语篇内容,要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思维碰撞,从而推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

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就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它强调读者对语篇内容的学习思考和价值判断。在对语篇主题意义进行解读时,读者不仅要关注语篇结构特点和语言表达方式,也要思考图片中的人物行为、场景布局、颜色构图等多模态符号传递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推断作者或者教材编写者的写作/编写意图和价值取向,提炼并拓展主题意义。由于每个人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和认知方式等不同,同一个语篇在不同读者眼中会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既可以从语篇本身出发,分析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该语篇所传达的内容和价值观,也可以基于自身经历或文化背景分析该语篇对于读者的现实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对语篇主题意义的解读方式类似于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语篇的主题意义并没有固定或唯一的答案。

从单元层面看,两个课标都没有提到“单元主题意义”这一概念。《义教课标》在展示单元主题内容框架图时,整合了单元内所有语篇的写作意图,即课程设计者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该单元的语篇内容达成整体育人目标。例如,《义教课标》第168页举例说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主题内容框架示意图中,该单元主题为Save the Planet,单元主题下有三个语篇,其主题意义分别是“树立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和“学习环保精神”。通过整合这三个语篇的主题和主题意义,该教学设计最后提出了“环境保护,从我做起,长期坚持,人人有责”的单元整体育人目标。从这里看,单元内各语篇的主题意义能整合构成单元主题意义,即形成生态环境保护观念。

但教材中这样的单元语篇设计并不多见。我们可以有一个单元主题,但整合或统一单元内各语篇的主题意义是很难的。比如,某单元的主题是饮食和健康,但该单元有两篇观点相对立的文章:一篇强调喝牛奶对身体有好处,另一篇则介绍了喝牛奶的弊端;在这里单元的主题意义便不能简单归纳成鼓励或劝阻人们喝牛奶,而是希望学生在学习完单元语篇后升华对单元主题的认知,认识到饮食习惯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没有必要强行整合单元内所有语篇的主题意义,而是要引导学生关注主题内容,辩证地看待单元内不同的语篇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总结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基于《义教课标》和《高中课标》对主题、话题和主题意义做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义解读。

主题一般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某个语篇或教材中某个单元所讨论的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这种情况下主题与话题基本上是相同的意思。比如, 环境保护、现代科技、历史人物、野生动物,既可以是主题,也可以是话题。相较来说,主题的涵盖面更广,主题可以由多个更具体的话题构成。也就是说,主题可以整合归纳多个话题,成为话题的上位概念。但是,通常主题比话题更加正式。比如,战争与和平更适合被视为主题,尽管称之为话题也未尝不可。另外,在有些场合下,主题与话题是不能互换的。比如,我们可以说“主题公园”,但不能说“话题公园”。

主题的第二种含义是指语篇(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要义(对应英文中的theme),是语篇希望给读者传递的一个中心思想。这种情况下,主题与主题意义基本上是相同的意思,因为主题意义就是中心思想。比如,若一个有关环境保护的语篇的中心思想是人类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为其生存创造条件,这个中心思想既可以说是主题(theme),也可以说是主题意义(thematic meaning)。

从以上归纳可以看出,主题与话题有重叠之处,主题与主题意义也有重叠之处。为了避免歧义,笔者提出三点使用建议:第一,谈论更加宏观或上位的内容时,使用“主题”;谈论具体或微观内容时,使用“话题”。第二,谈论语篇的中心思想时,使用“主题意义”,而不使用“主题”。第三,谈论语篇时,既可以讨论其主题(话题),也可以讨论其主题意义(中心思想);但在讨论单元时,只讨论其主题或话题。单元主题是在单元内各语篇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是对单元内各语篇主题的进一步概括。需要指出的是,单元一般没有主题意义,因为一个单元往往有多个语篇,而这些语篇的主题意义(中心思想)可能是不同的。所以不建议使用“单元主题意义”这个表述,以免引起混淆。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既可以探究语篇或单元的主题,也可以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注意不是“探究单元主题意义”)。语篇的主题意义就是其中心思想,但这个中心思想也不是唯一的。我们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语篇的写作意图,也可以基于自身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和认知方式来理解语篇的主题意义。我们不建议使用“探究单元主题意义”这种表述,是因为不能保证教材单元内所有语篇都可以整合成一个逻辑自洽的主题意义。如果教师强行总结归纳单元主题意义并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以为每个单元都存在唯一且指向单元内各语篇内容的类似语篇主题意义的表述,那么教学活动将无法激发学生去主动思考和讨论,违背了基于主题意义的教学理念的初衷。

关于主题、话题和主题意义的讨论和辨析对我们开展基于主题和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实践有着重要意义。只有正确理解这些核心概念的定义和内涵,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活动,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真实课堂教学,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

参考文献

Abrams, M. H. & Harpham, G. 1988.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M]. Boston, MA: Cengage Learning.

Goring, P., Hawthorn, J. & Mitchell, D. 2010. Studying Literature: The Essential Companion (2nd edition) [M].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Graesser, A. C., Pomeroy, V. J. & Craig, S. D. 2002. Psychological and computational research on theme comprehension [A]. In M. M. Louwerse (Ed.), Thematics: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34.

Graves, K. 2000. Designing Language Courses: A Guide for Teachers [M]. Boston, MA: Heinle & Heinle.

Landy. A. S. 1980. The Heath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M]. Lexington, Mass: D. C. Heath and Co.

Richards, J. C. 2015. Key Issue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艾布拉姆斯. 1989.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程晓堂. 2018.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0):1-7.

程晓堂. 2022. 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解析[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葛炳芳. 2022. 主题、话题和主题意义的区别及其对基础外语教学的启示[J]. 英语学习,(10):4-9.

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梅德明、王蔷. 2018. 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张金秀. 2022. 中小学英语主题教学:从概念理解到实践改进[J]. 英语学习,(10):10-1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6.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本文作者:程晓堂 周宇轩(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