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学篇)2012年第05期:从试题的难度看课堂教学——以2011年江西省英语中考卷为例(江西:温爱英)

从试题的难度看课堂教学
——以2011年江西省英语中考卷为例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  温爱英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2011年江西省中考英语试卷的难度发现,学生的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能力较强,尤其是细节理解能力,但深层理解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语境和语篇中灵活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较弱;进而指出应加强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根据上下文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江西省英语中考卷,难度分析,教学建议
 
       试题难度也叫试题易度(Facility Value),是指答对题目人数所占的比例,也就是各个题目的答对率。一般认为,难度系数在0.4以下的是难题,高于0.7的为容易题。试题的难度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当然也是学生总体水平的直接体现。统计和分析试题难度对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命题者事先可以对试题的难度进行估计,但是一套试题准确的难度最终要考完以后经过统计才能得出。
       本文拟以2011年江西省英语中考卷为例,选取全省三个有代表性的设区市(分别是景德镇市、吉安市、萍乡市)共96255份试卷作为分析对象,根据对试卷每一小题的难度的统计,分析学生在语言能力上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课堂观察、集体座谈和个别访谈等方法,结合教师的课堂行为、教师的看法和学生的想法对数据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分析,探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建议。
       一、总体分析
       (一)试题特点
       2011年江西省英语中考基于语言测试的目的和目标,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结合江西省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科学地制定命题原则、考查目标和考查内容。试题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考试形式到试题的设计都力求使语言的形式、意义、运用紧密结合;知识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语言素材真实、地道,具有鲜明的时代和语言文化特征,并兼顾了城乡差异。在选材上,充分考虑到试题内容本身对学生的价值引导,积极体现人文关怀和多元价值取向。试题形式有:听力理解、语言知识运用(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
       (二)难度分析
       表1 各大题型的难度系数

项目
听力理解
语言知识运用
阅读理解
书面表达
整卷
满分
25
40
40
15
120
均分
15.60
23.37
25.20
6.36
70.53
难度系数
0.62
0.58
0.63
0.42
0.59
       江西省英语中考为全省统一组织命题。考试结果主要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提供依据,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依据之一。试卷中的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分值之比约为3:5:2,全卷难度约为0.60。
       表1结果显示,试卷总体难度为0.59,达到了预定的测试目标和考查要求。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理解题上表现最好;其次是听力理解题;学生在语言知识运用题上表现不尽如人意;学生表现最差的项目是书面表达题。
       表2 客观题和主观题的难度系数

项目
客观题
主观题
整卷
满分
90
30
120
均分
58.26
12.27
70.53
难度系数
0.65
0.41
0.59
       这里主要从答题形式上区分客观题和主观题,答题形式为选择项的是客观题,答题形式为非选择项的是主观题。表2结果显示:客观题的难度是0.65,主观题的难度是0.41。学生在客观题上有较好的表现,但在主观题上显示出其能力的欠缺;对每一小题得分情况的统计显示,近3.30%的学生对近三分之一的主观题都没有作答。
       (三)总体评价
       随着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学生接触真实、地道英语的机会日益增多,学生的听力和阅读理解的能力逐步提高,尤其是细节理解能力较强。学生的词汇量在扩大,对语法规则的掌握较好,但在语境和语篇中灵活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较弱,缺乏根据上下文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和对较为复杂语境的理解能力。学生的语篇意识弱,语篇理解能力差。学生写的能力很弱,其中包括听写、读写和书面表达能力。大部分学生语言表达有困难,思路不开阔,缺乏应有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写出的作文结构松散,条理不清,汉语式表达多。
       二、各题型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听力理解
       1. 试题特点
       (1)录音语速适中,清晰度高,试题注重考查学生通过听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语言具有明显的口语特征,话题多样,并为学生所熟悉,内容贴近他们的生活经历。
       (3)需要填写的信息是关键信息,需要填写的单词是常用的、简单的单词,以保证学生听懂了独白内容就能写出答案。
       2. 难度分析
       表3 听力理解各题型的难度系数

项目
听简短对话,选择最佳选项
听长对话和独白,选择最佳选项
听独白,记录关键信息
合计
小题数
5
15
5
25
分值
5
15
5
25
均分
4.05
9.95
1.60
15.60
难度系数
0.81
0.66
0.32
0.62
       表3结果显示,学生在听力理解题上有较好的表现,尤其在“听简短对话,选择最佳选项”上优势明显,难度系数为0.81;其次是“听长对话和独白,选择最佳选项”,难度系数为0.66;在“听独白,记录关键信息”题型上表现差强人意,难度系数为0.32。上述数据说明,学生理解简短对话的能力普遍较强,理解长篇对话和独白的能力也较好,但对所听内容记录关键信息的能力很弱,也就是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技能的能力弱。
       表4 听力理解题各考查项目难度系数

项目
细节理解
推断
主旨、归纳
要点记录
合计
题号
1、2、3、6、7、8、9、10、11、15、17、18、19
5、12、14
4、13、16、20
21、22、23、24、25
1~25
小题数
13
3
4
5
25
分值
13
3
4
5
25
均分
10.33
1.64
2.03
1.60
15.60
难度系数
0.79
0.55
0.51
0.32
0.62
       表4从听力考查的项目角度作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细节理解题答题情况好,难度系数为0.79,其中难度系数在0.8以上的有第1、2、7、8、11小题;推断题和主旨、归纳题的答题情况较差,难度系数分别为0.55和0.51;要点记录题的答题情况最差,难度系数为0.32。
       3.典型试题分析
例1:
    

13.  What can we get from this conversation?

A. The tickets are 15 dollars each.

B. The movie starts at in the morning.

C. The boy thinks the tickets are too expensive.

 

听力原文:
M: Oh, right. What time does the movie start?
W: It starts at eight o'clock in the evening.
M: OK. How much do the tickets cost?
W: They're 50 dollars each.
M: 50 dollars?!Can I phone back later? I'll ask my mum.
W: Oh, that's OK.
       此题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和推断能力,学生需要对时间、价格信息进行归纳,并根据说话者的语调和重音对其感受进行推断。该题的答案是C,仅有21%的学生答对。误选A、B的学生分别占59%和20%。笔者反复听了几遍录音带,“50”的读音很清晰。在访谈中,选A的学生也提到,他们听到的好像是“50”,而不是“15”,但不敢完全确定,另外对话中没有明显的信息显示选项C是答案,于是选择了选项A。可见,学生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意图的能力很弱,对数字的读音也把握不准。
       例2:

Welcome to our party!

Time to start:              21. at ______ tonight

Place:                        22. in the school ______

For whom:                 23. ______         

Things to bring:         24. ______

Activities:                 25. listening to songs, _____

 

 

(答案:21. 7:30 / seven thirty / half past seven 22. meeting room 23. Mr Green / our foreign teacher 24. a(small)present/gift 25. dancing)
        此题是听力(C)部分:听独白,根据独白内容完成表格,每个空格的答案不超过3个单词。 第21~24小题的答案可从听力原文直接提取信息,第25小题的答案需要学生稍作处理。
       上述5个小题的难度系数分别是0.38、0.25、0.41、0.30、0.26。根据电脑对每一小题的得分情况的统计,近10%的学生在本题中的得分为0。有的没有作答,有的随便写个单词滥竽充数。学生失分的原因是:(1)抓不住关键信息,如第25小题;(2)缺乏听力策略的运用。学生基本听到了内容,但因为时间不够来不及写下来;(3)对一些单词的读音没有完全的把握,不能确定到底是哪个单词,如把meeting room听成了sitting room、把Mr Green听成了Miss Green;(4)单词书写不正确,如把present写成了presant或pesent等。
       4. 教学问题与讨论
       (1)重带读,轻跟读。学生对新单词或新句型的学习从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开始。一些教师习惯自己带读,觉得简单、省事。教师的发音在重音、连读、不完全爆破、语调甚至语音等方面都有可能不准确,导致学生感觉平时的读音和考试时录音带里的有差异,对一些单词的读音把握不准,学生的语音、语调不准自然影响听的效果。
       (2)重结果,轻过程。许多教师把教材中的听力活动变成了听力测试,播放两遍录音后即核对答案。没有听前的引导、听中的监控和指导、听后的有效反馈,加之缺乏听力策略的渗透,导致学生在听时抓不住要点。
       (3)重表面信息,轻深层理解。根据对教师听力课堂提问次数和问题类型的统计发现,近三分之一的问题是一般疑问句,即学生只需用“Yes.”或“No.”回答的问题,剩下的大多数问题是事实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用来检测学生的记忆能力。对一些需要推断、归纳、理解说话者言外之意的问题很少或几乎没有涉及。究其原因,一是教师课前对所听材料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设计深层理解的问题有困难,二是教师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认为学生能准确理解细节信息就不错了。
       5. 教学建议
       (1)重视模仿,注重真实。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配备的录音带,让学生多听和多跟读,在听的过程中感知、接触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另外,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感知、体验语言,真实的语言材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过程,渗透策略。教学过程要完整:听前要有引导,有背景介绍,应启发学生对相关话题进行思考;在听的过程中要有监控和指导,要留给学生讨论和协商的时间和机会;听后要有针对性的反馈,对学生的困难要探寻原因并及时解决。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听力策略,如通过已有信息预测听力材料的内容、将注意力集中在生词上、在听的过程中记录要点、复述所听句子以及利用关键词和上下文背景知识进行归纳、联想、推理等。策略的运用有利于化解难点,提高听力效果(温爱英,2010)。
       (3)重视多层次、多角度地训练学生通过听理解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课标》对听的技能提出的五级目标要求为: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听懂和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教育部,2001)。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训练学生理解细节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二)语言知识运用
       1. 单项选择
       (1)试题特点
       ① 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性,考查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
       ② 强调基础,知识覆盖面广,注重对常用词汇和常见语法的考查。
       ③ 以考查实词为主,尤其注重对动词的考查。
       (2)难度分析
       表5 单项选择题各考查项目难度系数
 
项目
细目
题号
小题数
分值
均分
难度系数
动词
 
 
 
 
词语辨析
28
6
6
3.17
0.53
时态
33、36
语态
40
情态动词
31
非限定性动词
38
名词
词语辨析
37
1
1
0.77
0.77
形容词
词语辨析
27、35
2
2
1.52
0.76
副词
比较级
39
1
1
0.45
0.45
连词
 
26、30
2
2
1.24
0.62
代词
人称代词
29
1
1
0.77
0.77
口语交际
 
32、34
2
2
1.55
0.78
合计
 
26~40
15
15
9.47
0.63
从表5可以看出,“口语交际”的难度系数是0.78,说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较强;其次是“人称代词”、“名词词语辨析”和“形容词词语辨析”,难度系数分别是0.77、0.77和0.76;“动词”的难度系数为0.53,说明学生灵活运用动词的能力较弱,尤其是运用时态的能力很弱;学生运用副词比较级的能力也较弱,难度系数为0.45。从以上数据可以得知,学生灵活运用语法的能力较弱。
       (3)典型试题分析
       例3:

39. — We're doing a lot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but it is not good enough.

— So we should try _____ to look after it.

A. hard                      B. harder

C. hardest                  D. hardly

 

 

此题考查副词比较级的用法,正确选项是B。该题的答题正确率为45%。误选选项A、C、D的学生分别占11%、30%、14%。有学生说自己选C的原因是:我们平常都说做某事要尽最大的努力,即: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 这里用的是最高级,以此类推,C应该是正确选项。可见,学生常对词汇或语法的用法过度概括,凭自行概括的规则答题,忽视语境,没有正确理解题意,导致选错。
       2.完形填空
       (1)试题特点
       ① 该题有两个篇章,A篇的答题方式是4选1,共15个空;B篇是12选10,将需要填充的单词打乱顺序放在一个方框里,供学生填空时挑选,其中2个单词为多余选项。
       ② 在选材上,A篇体裁是记叙文,B篇是夹叙夹议的议论文,题材分别是学校生活和职业选择,话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文章内容健康,催人向上,富有教育意义。
       ③ 在考查内容上,以词汇辨析为主,尤其注重对实词的考查。
       ④ 在考查方式上,立足语篇,突出运用,考查学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结合上下文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难度分析
       表6结果显示,难度系数值最高的是“名词”,最低的是“动词”和“代词”,但各词性之间的难度系数值差别不大。
    表6 完形填空题A)部分各考查项目难度系数
考查项目
题号
小题数
分值
均分
难度系数
动词
42、51、55
3
3
1.66
0.55
名词
41、48、52
3
3
2.02
0.67
副词
49
1
1
0.61
0.61
形容词
43、50
2
2
1.30
0.65
代词
45、47、54
3
3
1.66
0.55
连词
46、53
2
2
1.20
0.60
介词
44
1
1
0.61
0.61
合计
41~55
15
15
9.06
0.60
    表7 完形填空题A)部分各考查方式难度系数
考查项目
从句子层面理解的题
从段落层面理解的题
从语篇层面理解的题
合计
 题号
42、46、47、53
41、44、45、49、 50、54
43、48、51、52、55
41~55
 小题数
4
6
5
15
 分值
4
6
5
15
 均分
2.55
3.72
2.79
9.06
 难度系数
0.64
0.62
0.56
0.60
       作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在仅需从句子层面理解的试题上表现最好,难度系数为0.64;在需要从句子上下文或段落层面理解的试题上表现其次,难度系数为0.62;在需要从整个语篇层面理解的试题上表现最差,难度系数为0.56,这说明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弱。
    表8 完形填空题B)部分各考查项目难度系数
考查项目
动词
名词
副词
形容词
代词
连词
合计
题号
59、61、65
57、64
60
56、63
58
62
56~65
小题数
3
2
1
2
1
1
10
分值
3
2
1
2
1
1
10
均分
1.47
0.80
0.33
1.04
0.50
0.70
4.84
难度系数
0.49
0.40
0.33
0.52
0.50
0.70
0.48
       表8结果显示,难度系数值最高的项目是“连词”,最低的是“副词”。但根据对学生访谈的结果,本题难度系数值的高低与词性无关,主要是词语相互干扰和需要语篇理解影响了难度系数。
       (3)典型试题分析
       例4:

       He started accusing(指责)different people of   51   his phone.

       A. losing  B. stealing   C. playing  D. using

 

       此题的正确选项是B。该题的答题正确率为35%,误选A、C、D的人数分别占16%、27%、22%。本题需要学生理解整个语篇才能答对。文章最后一段的倒数两句话“If I tell him that I took the cell phone, he'll think I stole it. If I don't tell him, then I really did steal it. ”对本题的回答提供了明显的线索和提示。学生答错的原因是没有把文章看完,没有掌握全文的大意,仅仅根据本句话进行答题。这说明学生不会通过文章上下文进行推理和判断,语篇意识弱,语篇理解能力差。
       例5:

so         start          easy    badly             someone    difficult

 


if   thank         class         reporter        medical     succeed

 My report cards always said things like “must study harder” or “John shouldn't choose science   57  .”…

       此题的答案为classes,答题正确率为29%。有31%的学生选择reporter。访谈中学生说:选择reporter的原因是本句开头有report这个单词。可见,这些学生凭词形和表面的信息来答题,忽视了语境和语篇的提示作用。另外,有很多学生选对了class,但没有把class变成复数。这说明学生在语境或语篇中灵活运用语法的能力弱。
       3.教学问题与讨论
       (1)重讲解,轻体验。许多教师都很重视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但主要是通过孤立地讲解使学生记忆词的音、形、义和熟悉语法概念、规则等,觉得这种方式简单、方便、省时。
       (2)重规则,轻语境。对于语法教学,不少教师惯用的做法是:先讲解语法规则和结构,接着让学生造句,而且通常是教师说一句中文,学生翻译成英文,单句语法教学导致学生忽视语篇的重要性。而实际生活中,要准确表达一个意思仅仅依靠孤立的单句是不够的,单句层面上的语法项目只有结合相应的语境才能确定其正确的语法形式。
       4.教学建议
       (1)在语境中教知识是英语教学应坚持的原则。词汇的意义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只有在上下文中词义才能明确和具体。如果脱离语境进行词汇教学,即使学生记住了词汇的形式和意义,也很难将其运用于实际交际活动中。语法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但语法本身不足以构成语言运用能力。语法规则的运用还具有可变性,它随着语境、交际任务、语用侧重点、监控程度的不同而改变。这种系统化了的可变性及非预见性因素赋予了语言运用以创造性(Richards, 1998)。
       (2)学以致用是语言知识教学的最终目标。不管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词汇和语法,都要学以致用。只有在语言使用中才能深化和巩固语言知识。教师在词汇和语法教学中不仅应呈现例句,讲解用法和规则,更为关键的是要为学生提供运用词汇和使用语法的机会,让学生根据特定的场合、交际对象以及话题,恰当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来表达思想或观点。
       (3)增加阅读量是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中频繁接触所学的词汇和语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复习、巩固了所学的语言知识,而且在语境和语篇中感知、体验和理解语言知识,从而学会运用语言知识。
       (三)阅读理解
       1.试题特点
       (1)在选材上,阅读材料充分体现了体裁和题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所选的大部分材料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实用性或趣味性。文章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凸显了测试的真实性原则。
       (2)在考查内容上,重点考查了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几个重要的阅读微技能:领悟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的具体细节;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根据材料信息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脉络结构;揣测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等。
       (3)在考查方式上,在保留传统的四选一选择题的基础上,启用七选五的新题型。
       2.难度分析
       表9 阅读理解各篇的难度系数
项目
A)部分
B)部分
合计
体裁
应用文
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
说明文
 
题材
招聘广告
人物介绍
文化差异
志愿组织
足球运动
 
题型
四选一
七选五
 
小题数
3
4
4
4
5
20
分值
6
8
8
8
10
40
均分
5.18
5.09
4.88
4.65
5.40
25.20
难度系数
0.86
0.64
0.61
0.58
0.54
0.63
       从表9的数据可以看出,阅读理解题的篇章安排由易到难,布局和设计合理。从体裁上看,应用文和记叙文的难度系数较高,议论文较低,说明文最低。从题型上看,四选一的试题难度系数高出七选五较多,难度系数分别是0.66和0.54。
       表10 阅读理解A)部分各考查项目难度系数
项目
细节理解
词义推测
判断、推理
归纳、概括
理解 主旨
合计
题号
66、67、68、71、73、74
75
69、70、77、78、79
72、76
80
66~80
小题数
6
1
5
2
1
15
分值
12
2
10
4
2
30
均分
9.20
1.20
6.40
2.28
0.72
19.80
难度系数
0.77
0.60
0.64
0.57
0.36
0.66
       从表10可以看出,学生的细节理解能力较强,其次是判断、推理能力;词义推测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较差;领会文章主旨的能力很弱。
       表11 阅读理解B)部分各小题难度系数
题号
81
82
83
84
85
81~85
分值
2
2
2
2
2
10
均分
1.54
0.98
1
1.04
0.84
5.40
难度系数
0.77
0.49
0.50
0.52
0.42
0.54
       阅读理解B)部分主要考查考生把握文章结构及根据上下文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该题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从方框中的七个选项中选择五个适当的句子还原到文中,使短文意思通顺、结构完整。从表11可以看出,除第81小题外,其它各小题的难度系数普遍偏低。这说明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及根据上下文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较弱。
       3. 典型试题分析
       例6:

80.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Chris is a doctor who has organized programs to help people.

B. MSF received the Nobel Peace Prize for helping poor countries.

C. Volunteer doctors make a real difference to their own lives in MSF.

D. MSF offers medical help to people who have suffered from disasters.

 

 

       该题为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试题,正确选项为D。此题的答题正确率为36%。误选A、B、C的人数分别占12%、13%、39%。误选C的人数最多,因为文章最后一句话有看似相像的表述:One thing that you can say at the end of any task is that you have made a real difference to people's lives. 由此可见,学生没有真正领会全文的意思,把握不住文章的中心,理解和获取的信息是片段式的或支离破碎的。
       例7:

85. ________ The sport's no-hands rule makes beautiful dance-like movements on the field. What's more, this sport excites the heart …

A. He also wrote the sport's official rules.

B. Soccer is the world's favorite sport.  

C. Playing soccer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D. But one reason is how simple the sport is.

E. People love soccer as well as their countries.

F. It's hard to say where soccer's birthplace is.

G. Soccer performances are pleasing to the eyes.

 

       此题的答案为:G. Soccer performances are pleasing to the eyes. 此题的答题正确率为42%。根据下文“… makes beautiful dance-like movements …”就能选出答案。有42%的学生误选了干扰项C。学生误选的原因是不会根据语境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
       4. 教学问题与讨论
       (1)重表层信息,轻深层理解。根据对教师设计的阅读问题的形式和类型的统计和分析发现,阅读理解试题形式多样,有单项选择题、判断正误题、改错题、表格填空题、回答问题等。但无论哪种形式的问题,绝大多数涉及的都是细节理解题,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水平有限,设计深层理解的问题需要教师对文章有较强的综合和概括能力,还需要较高的命题技术,绝大多数教师缺乏这方面的能力。
       (2)重题海,轻策略。不少教师认为学生要在阅读理解上拿高分,关键是要多做题,熟能生巧。“题海战术”有时确实能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但应试技巧不等同于语言能力(Hughes, 2000)。况且,大量教辅书中的试题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有效性必然值得质疑。另外,根据课堂观察发现,很少有教师会在阅读活动中渗透阅读策略,尽管有的教师在教案中或说课时会提到阅读策略。
       5. 教学建议
       (1)以培养和提高阅读技巧为重点。培养和提高阅读技能就是要教给学生阅读策略,以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阅读策略主要包括预测,通过文章标题、图画预测文章的内容;略读,通过阅读第一段或每一段的首句领悟主旨大意,通过确定段落的主题句了解段落大意;寻读,通过找关键词掌握细节信息;识别,识别篇章的结构与文本的特征;推断,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词义;指代,理解代词所指语义,把握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等。要让学生自觉而有效地运用策略,不是仅靠说教能达成的,必须设计相应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渗透策略的训练。
       (2)以培养语篇理解能力和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为目标。教师设计阅读活动时一定要多层次、多角度地训练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领悟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的细节、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脉络结构、揣测作者的意图和态度以及进行信息转换等。
       (四)书面表达
       1. 试题特点
       (1)注重考查学生在特定情景中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以控制性写作为主,同时留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命题形式以汉语提示为主,以英语和图文提示为辅。
       (2)话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语言表达水平。具体内容为:根据提示,给一位想来江西度假的美国笔友介绍江西的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的异同,并说说自己更喜欢哪种生活及喜欢的理由。
       (3)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首先注重语言表达的意义和流畅性,其次看其形式和准确性。
       2. 难度分析
       书面表达满分为15分,平均分为6.36分,难度系数为0.42。书面表达题的得分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得13分和13分以上的学生占18.70%,这部分学生写出的短文结构紧凑,信息完整,表达流畅,用词丰富;得5分和5分以下的学生占23.50%,其中3.30%的学生得分为0。许多阅卷教师反映,作文得零分的学生大部分是没有写一个词,其余的写了几个单词或把试卷上阅读理解题中的某个段落或某几句话摘抄下来。
       3. 书面表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重视审题,导致信息不完整。有的学生只写了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的不同点,漏写了相同点,或不同点中漏写了其中的吃、住、行或娱乐。有的学生没有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2)结构松散,条理不清。一些简单句被拼凑在一起,中间没有任何的衔接词,也缺乏应有的逻辑顺序。
       (3)表达错误多。汉语式表达多,如:I very like city life. 语法错误多,如:They go to club play.
       (4)表达有困难。试题中提供了一些关键词语的提示,但一些学生只把提示的单词抄写了一遍,并不知如何组词成句,更谈不上组句成文了。学生缺乏必要的思维、想像力和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4. 教学问题与讨论
       (1)重输出,轻输入。目前学生所学的教材都提供了一些话题新颖、语言地道的小短文,这些小短文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但根据课堂观察发现,许多教师不重视教材中阅读短文的有效输入,在学生并未真正熟悉和理解所学的短文时,就急于让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书面表达。
       (2)重汉译英,轻自由表达。学习新的词汇和语法后,教师习惯让学生做句子汉译英练习,以此操练和巩固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教师平时布置的作文题几乎也是翻译题,即把一段话或一些句子翻译成英语就成了一篇短文。学生无需审题,无需组织语言,无需考虑如何开头、结尾以及中间如何衔接等,更用不着表达自己的观点。
       5. 教学建议
       (1)重视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初中生的写作宜从仿写开始。教师要有效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充分体验、熟悉所学语言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仿写的内容包括文章的结构、衔接方式和语言表达等。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自由表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像和表达能力。评价学生语言表达的标准要坚持意义、内容和流畅性领先的原则,要以鼓励为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心。
       [注:本文所分析的中考试题可从以下网址浏览:http://www.flts.cn/node/455。]
————————
参考文献

Grellet, F. 2000. 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aton, J. B. 1988. 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 [M]. London: Longman Group UK Ltd.
Hughes, A. 2000.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Richards, J. C. 1998.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教育部. 20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温爱英. 2010.“新目标”听力教学设计与教学现状分析与建议[J]. 课程·教材·教法,(5):60-65.
张海翔,孔繁华. 2006. 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英语成绩分析及备考建议[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4):11-16.
朱正. 2007. 语法教学在交际法课堂上的实现与提升[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