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课标教材解析与单元整合
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分社 肖菲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英语教师在使用新课标教材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和问题,简要探讨了使用新课标教材前应当完成的准备工作,并重点针对教材的单元整合,选取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的单元案例进行深入解析,尝试在教材整体概览、单元教学内容取舍、单元词汇处理方法、单元课时整合等方面为教师提供具体可行的参考步骤和整合原则。
【关键词】 人教版教材,课标教材,教材解析,单元整合
一、引言
自2004年我国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人教版《新高中英语》(以下简称NSEC)教材一直是众多实验区使用率较高的教材。作为教育部审定通过的高中新课标教材之一,NSEC教材在倡导课标精神、引导高中英语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及整合课堂教学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较大,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学生水平都参差不齐,不少高中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觉得困难重重。
笔者多年来一直承担着人教版NSEC教材的培训和回访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获得了大量关于高中英语课标、教材和教法方面的反馈意见,其中教师们最为普遍和集中反映的问题和困惑有:教材提供的话题太广,内容太多,教学任务繁重,课时不够怎么办;教材词汇量太大,该如何处理;学生基础薄弱,听力和口语水平较弱,部分学生甚至不会拼读单词,如何实现新课标教材中的各项任务;每个教学单元如何整合教学,如何划分课时;新课标教材应完成几册书才能达到高考要求;各种课型(如听说课、词汇课、语法课、写作课等)如何进行教学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教育部,2003)。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首先应当正确认识教材和自身的角色定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语言水平,自身的教学风格以及所在地区的客观教学条件对教材进行综合分析,合理选择,灵活调整,使之适用于自己的课堂,而不是将教材当做恒定不变的教学任务来完成。
英国著名语言教育学家Harmer认为,“合理使用教科书堪称一门艺术,这门艺术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发挥得愈为精湛”(Harmer, 2003)。尽管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英语教学专家、科研人员乃至一线教师都对人教版NSEC教材进行了分析,然而大多停留在印象概括、数据罗列和特点归纳的层面,至于如何对教材进行整合和取舍,则多借用课标中的教材使用建议进行笼统介绍,缺乏系统而细致的备课指导和操作方法。本文将从教师备课的需求出发,简要探讨使用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前必要的准备工作,并选取教材的部分单元进行案例分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尝试总结和整理出一些具体可行的解析步骤和单元整合原则,供使用NSEC教材的教师参考,以便他们正确把握教材核心,灵活规划英语课堂教学。
二、使用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前的准备工作
1. 了解教材的组成与配套资源
Davies & Pearse(2000)指出,在使用一套教材之前,“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课程和教材的组成,比如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话题顺序、单元或课时安排)、教材的布局设计(每个单元或每节课的板块结构、主要语言材料的呈现形式和版式等)、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教材中各类活动的教学步骤建议、指示语等)”。而浏览教材的目录则是获取这些重要信息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NSEC教材的目录通常包括单元标题、话题、功能项目、语法结构、阅读篇章、写作任务、练习册页码及附录栏。
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独特的编排理念和思路,而预览整套教材的目录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编者的意图,明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例如,纵观整套教材的语法结构栏,不难发现所有高中语法项目的呈现、复现顺序与频率绝非随意为之,而是遵循着严密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Book 1至Book 6第二单元是新语法结构呈现阶段,Book 6第三单元至Book 8为第一轮语法复习阶段,Book 9至Book 10为第二轮语法复习阶段,Book 11为第三轮语法复习阶段。了解语法项目在整套教材中的分布,有利于教师权衡在不同阶段实施语法教学和语法训练的深度和广度。
在教学一个新单元之前,教师通过浏览标题栏、话题栏和阅读篇章栏,可预先了解单元的主题、主要语言呈现材料、相关文化内涵以及渗透其中的人文精神;通过观察功能项目栏、语法结构栏和写作任务栏,则对单元所涉及的语言知识、语言输出训练形式及其目的一目了然。
除了教材的组成,教师还需要了解教材的相关配套资源。选择并利用高质量的配套资源和工具书进行教学整合,不仅可以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和精力,还能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 调查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与学习习惯
经验丰富的高中英语教师并不是一拿到新课标教材就开始授新课。他们往往先让学生回顾或复习初中所学的内容,弥补其在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上的不足,并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学习习惯,使其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和教师的教学风格。这一现象也常被称为“初高中衔接教学”。虽然这种做法大多源自教师个体的实践经验,但是也凸显了其教学理念的灵活主动性,力求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
高中阶段的学生生源往往比较复杂,英语语言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课标教材的基础水平?他们能否应对新课程的挑战?这是教师们必须面对且要尝试解决的现实问题。只有了解学生,教师才能胸有成竹地规划自己的英语教学,挖掘学生的语言学习潜能。在使用新课标教材之前,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习惯进行调查,既了解共同特点,又兼顾个体差异。调查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问卷调查、一对一的简单访谈,或者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等。将调查结果收集完毕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集体和个体分析,分别存档,作为今后实施教学的客观依据。
3. 摸索自己的教材整合和调整原则
教师是教材的主人,应当抱着客观、审慎的态度来审视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近年来,许多教师在教材取舍问题上往往存在两种态度:一是不敢取舍。比如,NSEC教材的练习册附在学生用书之后,大部分内容是对学生用书的加强和巩固,并提供更多的任务型活动以拓展学生能力。有教师认为,既然教材提供了这些活动和任务,就应当完成,于是抢进度,赶任务,走过场,教学效果难免受影响。二是过度取舍。有的教师除了使用NSEC教材中的阅读语篇外,其他活动、练习一概不用,转而使用自编的练习、活动或其他教辅资源。然而,无论是自编资源还是其他教辅材料,往往在语言质量、难度和严谨性方面存在诸多瑕疵,教师费时耗力,学生却未见得受益。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现实教学状况和教学水平来看,一般情况下高中英语教师既不宜按部就班地遵照教材的内容顺序进行教学,也不宜完全抛开教材自行安排教学内容。
语言学家Marley认为,“合理使用教材资源意味着要协调好三个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教材、教师、学生,而这三者同等重要”(Marley, 1998)。只有充分了解这三个要素的特性,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教师对教材的解析才能客观到位,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为接下来的整合铺平道路。
合理取舍教材的首要条件是教师必须熟悉教材,能正确理解编者的意图,善于挖掘文本的内涵和意义所在,能抓住教材中各类练习和活动的目的以及渗透的学习策略。教师也需要深入了解自己学生的兴趣所在、学习习惯、语言水平与学习障碍。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参考同行的有效教法和措施,边教学边反思,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教材整合原则。
三、人教版NSEC教材单元解析思路与整合建议
高中课标教材的整合可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从宏观的教材结构层面看,有主教材与其他版本教材的整合、不同模块之间的整合、同一模块内不同单元的整合、相关话题的整合、相关语法项目的整合等;从微观的单元教学层面看,有单元板块整合、课型整合、活动任务整合等。本文主要关注的是NSEC教材微观层面的单元整合。
1. 单元概览
人教版NSEC教材各单元的学生用书部分和练习册部分的板块都相对固定,条理清晰,便于教师准确定位语篇材料、词汇学习、语法结构、听说读写等活动,也有利于教师分步骤进行单元预览。预览单元组成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教材各部分内容的特色,比如涉及的文化内涵、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活动的可操作性等,只有经过对比分析,教师才能领会教学的重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和调整。单元预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1)预览阅读篇章与听力材料
读和听是语言输入的两种方式,而教材中的阅读篇章和听力材料则是教材中最主要的语言呈现和信息输入材料。NSEC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三篇语篇和三个听力活动,想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完成全部内容的教学是不现实的。因此,有必要从教材、教师、学生三个维度对这些语篇材料进行比较分析:
① 教材中的语篇材料是否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难度是否适中?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否具有人文性和思想性?
② 教师在教学时是否需要增加与语篇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是否需要在课堂上呈现或讲解重要的语言点?是否需要提供更多的铺垫步骤?
③ 学生是否熟悉语篇所涉及的话题以及相关内容?是否感兴趣?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哪些障碍和困难?
除了这些问题以外,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实际自行补充。根据这些问题,教师能够针对各单元的阅读语篇和听力材料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归纳,作为今后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参考依据。
以NSEC教材Book 2 Unit 5 Music为例,教师在浏览该单元的阅读语篇和听力材料时,可能会发现以下问题:学生并不熟悉乐队The Monkees的故事,缺少必要的背景和语言储备。教师应何时提供背景支持与语言铺垫?听力语篇Freddy the Frog(I)的篇幅稍长,难度有些大,但该内容又必须在课堂上呈现,因为学生用书第二篇阅读Freddy the Frog(II)是该故事的延续。如何降低任务的难度?另外,该单元练习册中的Reading Task是一首歌曲,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但是学生同样不太熟悉,是否需要课堂上进行教学?练习册中的两篇听力材料分别谈及了“莫扎特效应”和巴赫的音乐,二者都与音乐相关,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艺术熏陶,该选择哪一篇进行听力训练?对这些问题的考量直接影响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取舍。因此,笔者尝试列出该单元所有阅读语篇和听力材料的分析情况,并进行了取舍和调整(参见下表)。
人教版NSEC教材Book 2 Unit 5 Music 单元阅读和听力材料分析调整表
单元阅读与
听力材料
|
语篇特色分析
|
可操作性分析
|
取舍和调整 措施
|
学生用书
Reading 1:
The Band
That Wasn't
|
话题与文化信息:美国乐队The Monkees的简介 语言知识:集中呈现了本单元的新词汇和语法结构 语言技能与策略培养:阅读
|
学生缺乏该乐队的背景知识;作为主阅读篇章,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都非常丰富。
|
用作精读课材料,阅读前有必要提供一些背景支持和呈现部分新词汇。
|
学生用书
Listening:
Freddy the
Frog(I)
|
话题与文化信息:寓言故事:青蛙乐队一举成名的烦恼(1) 语言知识:包含一些新词汇 语言技能与策略培养:听
|
听力材料篇幅较长,且新词汇多为非课标词汇,对于一般层次的学生而言难度较大。
|
将听力材料复印并作为阅读材料,结合学生用书Reading 2形成一节泛读课,着重解析故事内涵,启发学生探讨如何看待成名。
|
学生用书
Reading 2:
Freddy the
Frog(II)
|
话题与文化信息:寓言故事:青蛙乐队一举成名的烦恼(2) 语言知识:包含一些新词汇 语言技能与策略培养:读
|
记叙文体,信息量一般,阅读理解的难度不大,但与学生用书中的Listening内容上联系紧密,不可分割。
|
|
练习册
Listening:
The Mozart
Effect
|
话题与文化信息:莫扎特音乐在促进学习和记忆方面的特殊功能 语言技能与策略培养:听
|
话题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紧密,具有一定趣味性,对话内容较为简单易懂。
|
可作为本单元听说课的听力材料,听力练习需要改编。
|
练习册
Reading Task:
Cat's in the
Cradle
|
话题与文化信息:情感教育歌曲 语言技能与策略培养:读、听
|
歌词通俗易懂,可读,可听,可唱,能引发学生思考。
|
学生课后了解并欣赏。
|
练习册
Listening Task:
The Music of
Bach
|
话题与文化信息:巴赫音乐的特色 语言技能与策略培养:听
|
听力材料中包含一些专业词汇和音乐特色评述,如果学生未曾听过巴赫的音乐或缺乏背景知识,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
|
建议学有余力的学生自行进行听力或阅读训练,了解相关音乐知识。
|
(2)浏览口语训练活动和写作任务
教师需要浏览单元的三个说的活动和两个写的活动,对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任务难易程度、学生兴趣及其实际语言水平、教师自身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口语训练和写作任务进行教学。由于说和写都是语言输出的形式,最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既要预见到学生在表达上的困难和障碍,提供足够的铺垫和支持,又要从心理上关注学生的焦虑情绪,给予鼓励,使之能够有效完成。
以NSEC教材Book 5 Unit 1 Great Scientists的三个口语训练活动为例,该单元的功能项目是描述人物(Describing people),但是三个口语活动的训练重点有所不同:学生用书Listening and Speaking部分要求学生描述科学家应具备的素质、性格和条件,练习册中的Talking部分着重让学生学会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练习册中的Speaking Task则是要求学生描述自己最熟悉的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假设选取练习册中的Talking部分进行课堂教学,教材中所提供的表达用语相对简单、实用,学生模仿起来难度并不大,但是他们很可能存在相关词汇准备不足的问题。此时,教师可以使用头脑风暴法,激活学生大脑中的词汇,或者也可以通过图片和动作启发学生回忆所学词汇,比如:
Describing people's appearance:
Height and build: tall, slim, short, fat, stout
Hair: straight hair, wavy hair, curly hair, blonde hair
Face: thin-faced, round-faced, long-faced
Skin: white/dark skin, dark-skinned
Special features: broad shoulders, beard, moustache
General appearance: elegant, well-dressed, good-looking, handsome, pretty, beautiful
假设选取学生用书中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部分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谈论科学家应具备的素质与性格,教师则可以列出下列词汇:
Describing character and qualities:
Abilities: intelligent, bright, clever, smart, able, talented ■
Attitudes towards life: optimistic, sensible, sensitive, relaxed ■
Attitudes towards other people: sociable, easy-going, honest, reliable, sincere, cooperative ■
此外,考虑到学生用书中的部分口语活动囊括的要点较多,教师还可提供合理的话题顺序供学生参考,以减轻学生在表达逻辑上的负担。
Your discussion may include: your job in the future; education; training / work experience; personality; problems.
2. 词汇处理
由于高中新课标的词汇量较以往增幅较大,新课标教材的词汇量也相应增加。根据语料库调查数据显示(何安平、郑旺全,2009),NSEC全套教材和课标词汇的吻合度为99%,这就意味着教材的绝对词汇量必定会给教学带来一定压力。尽管NSEC教材各册书的词汇编排力求循序渐进,稳步上升,但必修模块(Book 1至Book 5)的单元平均词汇量仍在36个左右。单元词汇较多,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呈现、讲解和训练巩固所有的词汇。想要解决词汇量大带来的困难,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需要有整体规划意识。在有限的课时内合理安排单元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师进行单元整合时必不可少的工作。教师应密切关注不同词汇在单元中的分布情况,根据其词性、词义、搭配及用法等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分门别类进行处理,并合理安排在不同课时的不同教学环节之中。笔者仍以NSEC教材Book 2 Unit 5 Music为例,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词汇分类和处理原则。
(1)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话题词汇
NSEC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话题来展开,各单元都会包括一定数量的话题词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将这些词汇放在最初的热身环节呈现,一方面让学生集中学习,另一方面则为接下来的语言学习扫除词汇障碍。然而,这种呈现方式也有其弊端。由于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亲身的参与和实践,会对这些话题词汇印象不深,无法形成自己的主题词汇库。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单元话题词汇则可以弥补该方法的不足。教师可先选取一个或几个话题核心词,再让学生找出该单元其他的话题词汇,并根据一定的逻辑联系画出思维导图。这种做法不仅便于学生抓住重点,还能让学生通过联想记忆以旧带新,不断扩充自己的词汇量,从而构建个人词汇体系(参见下图)。
NSEC教材Book 2 Unit 5 Music话题词汇思维导图
(2)预留词汇进行语境猜词
高中的词汇教学应当重视语篇信息对词汇记忆的支持。NSEC教材主要通过阅读篇章呈现词汇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上下文语境来理解和学习词汇。通过上下文语境猜词不仅能提高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高中英语教师不宜在阅读课之前教完单元全部词汇,也不宜让学生提前预习和记忆所有词汇。教师应当在阅读课(尤其是精读课)上预留部分新词汇,供学生进行猜词训练,不仅要让学生说出新词汇的含义,还要让学生陈述自己的推断依据。
(3)重点词汇重点讲解,反复巩固
NSEC教材各单元词汇表中通常列有十几个黑体词汇,这些通常是词频较高、用法较多的重点课标词。例如,Book 2 Unit 5 Music的重点课标词包括:dream of、pretend、to be honest、attach(attach ■ to)、 in cash、 rely(rely on)、 broadcast、 familiar(be/get familiar with)、 addition(in addition)、 sort out、above all。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重点讲解这些词汇,还应尽可能地在本单元各种课型、各类技能训练活动中反复巩固这些词汇,使学生能够灵活、恰当地运用。
(4)联系实际生活运用新词汇
教师要善于发现单元词表中具有共同特质的词汇,创设语境,并提供一定的语言支持。学生使用新词汇描述身边的人或事,不仅能加深对词汇的理解,还能学会运用。例如,Music这一单元中包含四个描述人物性格特征的形容词:humorous、attractive、confident、sensitive。教师可借用该单元Comprehending部分练习三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从同学、朋友或长辈中选取符合这些性格特征的人物,结合他们真实有趣的事例,运用恰当的英语词汇和句式进行表达。
(5)归纳总结构词规律
单元中的派生词,如Music这一单元中的musician、excitement、invitation、painful等单词一般不会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障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类似派生词,通过比较和归类,最后总结出构成规律,这样成串记忆词汇的效率会更高。
(6)学生自主学习词汇
教材各单元必然还包括一些从词性或用法上看都相对容易掌握的词汇,如passer-by、cash、millionaire、actor、beard、dip、brief、extra。这些词汇教师不必放在课堂上处理,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使用词典,根据上下文从词典中找到词义、读音、词形变化、用法等。
教师可遵循的词汇分类和处理方法多种多样。由于各单元的话题和内容迥异,具体的划分方式和教学方法也必然不尽相同。在确立了单元的词汇分类和处理原则后,教师还需要根据单元概览后的教学内容取舍情况,制定单元词汇的整体教学计划。
在实际教学中,高中英语教师通常会把一个单元的教学分为阅读课(精读/泛读)、听说课、词汇课、语法课、写作课、综合技能课、练习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这些课型通常具有各自的教学流程和特色,教师需要将词汇教学渗透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词汇,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词汇策略。
以NSEC教材Book 5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的阅读课为例,教师可将该单元的四个板块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整合成一节精读课。典型的阅读课一般都是按照读前——读中——读后三个步骤进行教学。该单元的话题是“英国”,其热身或读前活动必然要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激发他们对阅读篇章的兴趣,此时最适宜利用鲜活的图片展现英国的风土人情,启发学生说出各自对英国的了解,同时呈现相关的新词汇,如the United Kingdom、the Union Jack、currency、architecture、royal、uniform等。显然,图片的直观效果能有效帮助学生记忆单词。读中环节,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部分词汇的含义,如nationwide、accomplish、conflict、to their credit、roughly、attract等,从而锻炼学生的猜词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若学生猜测有困难,教师可提供英文释义供学生选择,降低活动难度。尽管阅读篇章中的非课标专有名词并不要求学生掌握,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难免要用到,所以教师还要适时地在课堂上带读这些词汇:Scotland、Wales、Northern Ireland、Midlands、Roman、Anglo-Saxon、Norman、Viking。读后环节教师可采用最常见的复述课文活动,要求学生在复述时尽可能使用本节课所呈现的词汇。最后,在阅读课上未能处理的其他新词汇,如unwilling、countryside、enjoyable、port、leave out等,可列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自行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词汇教学在嵌入不同课型后,仍应服从课型的需要而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师不能见生词就呈现,见疑难就讲解,遇异同就辨析,这样容易打乱正常的教学步骤,喧宾夺主,结果会使所有课型都沦为词汇课。
3. 把握逻辑联系,整合单元板块内容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整体规划单元词汇教学是进行单元板块整合的基础。然而,任何一个单元的教学都不能脱离课程目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学习策略,这五大目标应渗透和体现在各单元的不同课型之中。此外,同一单元的不同课时和课型的排列与规划应当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断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根据本文对NSEC教材Book 2 Unit 5 Music各板块的具体情况分析,笔者尝试将该单元的课时整合归纳如下,供教师们参考:
第一课时:听说课(Warming Up、练习册中的Listening、练习册中的Speaking Task)。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音乐”,这是学生最喜爱的话题之一。以听说课作为单元整合的开端,可以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和兴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启发他们去了解丰富多样的音乐类型,去探究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Warming Up活动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关于音乐的背景知识,教师可在此基础上穿插呈现单元话题词汇,增加语言知识和文化内容的输入,从而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练习册中的Listening不仅提供了更多的音乐知识和文化输入,还能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练习册中的Speaking Task让学生谈论自己最喜欢的歌手、乐队组合或音乐家,互相交流对音乐的看法,学会如何表达对音乐的喜好。课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串起该单元的话题词汇,构建起与音乐相关的词汇库;也可让学生写几句话,描述自己喜欢的歌手、音乐家或乐队组合,巩固课堂所学。
第二课时:精读课(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通过听说课的学习,学生对各种音乐类型已有了初步认识,但是对西方的音乐形式和一些知名乐队不一定熟悉。教材的Reading部分介绍了美国的The Monkees乐队,既呈现了语言信息(如词汇、句型),又传递了文化信息,教师可结合Pre-reading和Comprehending两大板块进行阅读技能训练,精选读前——读中——读后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猜词、捕捉细节信息、概括文章大意等。课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完成Learning about Language中的词汇练习,并自学练习中出现的生词。
第三课时:词汇课(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由于精读课所涉及的是本单元主阅读篇章,新词汇较多,尤其是重点课标词不少。阅读语篇可以帮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词汇,教师若能及时讲解这些新词汇,并提供丰富多样的练习和活动供学生运用词汇,可以提高学生记忆词汇的效率,使其尽快掌握词汇的用法。课后,教师还可利用各类教辅练习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
第四课时:语法课(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练习册中的Using Structures)。本单元的重点语法学习任务是复习定语从句。对主阅读篇章进行再次梳理和分析,回顾定语从句的结构特点和用法,有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总结语言规律。另外,教师还可将音乐相关的知识和单元新词汇渗透在课堂或课后的语法练习中,增加词汇复现的机会。
第五课时:泛读课(Using Language: Listening, Reading and Speaking)。教师可改听为读,将学生用书的听力材料与Reading and Speaking部分作为泛读内容,让学生归纳寓言故事大意,了解其内涵,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表达自己的价值观。课后,可让学生根据本单元派生词特点归纳构词规律,回顾以往所学词汇,形成派生词汇库。
第六课时:综合技能课(练习册U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Using Language: Speaking and Writing)。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实施项目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展其英语语言能力,还能发挥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可利用Speaking and Writing部分设置一个任务型活动:让学生组建乐队。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报刊、网络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源,需要与小组成员协商合作,讨论和确定自己的乐队名称、成员组成、擅长音乐类型、经典曲目等,最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形成小组展示作品。
第七课时:综合评价课(小组展示、Summing Up)。教师可将课堂当做展示舞台,让各小组用英语介绍自己的乐队或展示自己的作品,最后进行评价和总结。课后,可让学生完成与单元相关的其他练习。
从整体上看,紧扣单元话题,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成任务型活动,是该单元整合案例的主要原则。不同的单元,其整合的主要原则也必然不同;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也应当有不同的整合思路。总之,教师一方面要紧扣课程目标和教材,兼顾各种课型,另一方面要以学生为本,对所选取的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编排,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综上所述,想要合理地使用高中新课标英语教材,教师要明确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定位及其关系。教师需要不断地摸索,要对教材有宏观把握和微观分析,由表及里,挖掘教材内容的丰富内涵,明确教学目标,关注策略培养;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自身的教学风格和现实的教学条件,树立自己的内容取舍原则,精心选取教材中的听、说、读、写活动进行单元整合,合理安排单元词汇教学计划,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弥补教材的缺陷,同时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可靠的保证。
——————————
参考文献
Davies, P. & Pearse, E. 2000. 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aves, K. 2005. 语言课程设计:教师指南[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Harmer, J. 2003. 英语语言教学的实践(第三版)[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Marley, A. 1998. Squaring the circle—reconciling materials as constraint with materials as empowerment [A]. In B. Tomlinson (Ed.), 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79-294.
何安平,郑旺全. 2009. 语料库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材与教法研究[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 200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2、必修5(学生用书)[T].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