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学篇)2013年第06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讲故事教学的尝试(江苏:张冠文)

【摘 要】讲故事的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适合在教材的综合技能部分开展。笔者以《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技能部分的教学为例,简要叙述了开展讲故事教学的过程,即通过讲故事前环节、讲故事环节和讲故事后环节,把听、说、读、写、演等各项技能训练有机整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引言
       《牛津初中英语》(译林版,下同)的综合技能(Integrated Skills)部分以听说训练为主,包括常规的听力理解练习,如听力选择、听力填空等,以及模仿教材自编对话两部分。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初一教学伊始,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课堂上积极参与,但是半学期过后他们的兴趣逐渐下降,参与的热情不高,课堂教学效率降低。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初一新生对自编自演对话很感兴趣,但逐渐他们开始喜新厌旧;此外学生还感觉常规的听力理解练习形式单一、缺乏互动。笔者还了解到所任教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好,学生一般在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有些学生还有在英语国家留学或短期生活的经历。他们普遍英语底子较好,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较强,活泼好动,乐于表现自己。
       针对这样的学情,笔者思考如何有效地组织综合技能部分的教学,突破教材中常规的听力和口语训练的形式,开展开放式的听说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更大提高;同时在教学中有机整合读、写、演等各项技能训练,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使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长足发展。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很多尝试,发现讲故事的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二、讲故事教学的优越性
       讲故事可谓最古老的教学方式,孩子们都爱听故事。讲故事的教学适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在教材的综合技能部分开展讲故事的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
       1. 便于开展开放式的听说训练 
       故事不同于常规的对话和没有情节的语篇,它有完整的起因、发展和结局,学生在听故事时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且每个学生对故事的情感体验都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可从这点切入,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开放式的听说训练。比如,让学生预测故事的情节发展,发挥想像力续编故事、改编故事,点评故事中的人物或事件,回忆印象最深刻的故事片段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等。与常规的听说训练不同,讲故事教学中的开放式的听说训练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则更多地鼓励和启发学生,引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2. 可以有机整合综合技能训练
       讲故事能有机整合多种技能训练,包容性强。教师要更新观念,突破传统意义上“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单一形式,在讲故事的教学中穿插各种互动活动,开展综合技能训练。除了开放式的听说训练外,还可穿插阅读训练,比如,教师让学生阅读故事中的一些文字性材料,或者让学生小组合作对故事的某一部分进行互补式阅读(Jigsaw Reading)等。教师还可进行写作训练,如让学生为故事添加景物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等,在讲完故事后学生可以写自己的感想或体会,或者改写故事等。此外,学生还可表演故事的片段,或者把故事改编为短剧并表演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3.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自主性
       讲故事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灵活机动,教师可充分发挥自主性,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教师的自主创新是高效教学的动力和保障。虽然讲故事的教学有大体的框架结构,一般分为讲故事前环节、讲故事环节和讲故事后环节,但这三个环节的具体教学方法和措施都很灵活,教师开展教学的自由空间很大。同一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方案。教师可突破常规教学的限制,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一些新的想法和做法,从而使教学效果更显著。
       三、在教材的综合技能部分开展讲故事的教学实践
       下面笔者以《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技能部分——寻宝(Finding Treasure)为例,简述如何开展讲故事的教学。课文由听力和自编对话两部分构成,其中听力部分包含三个练习:A1是听前的预热练习,A2是听力排序,A3是画寻宝路线图。笔者受寻宝这个主题的启发,充分利用听力部分的素材虚构了一个初中生喜闻乐见的寻宝的故事。
       1. 讲故事前环节
       讲故事前环节主要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内容——寻宝。导入环节要短小精悍,迅速切入主题,调动学生的情绪。笔者设计了一个头脑风暴游戏,教学效果较好。笔者首先出示图1并呈现本课的重点词组treasure box,然后提问学生:If you happen to find a treasure box, what do you think will be in the treasure box? 学生议论纷纷,给出了很多不同的答案,课堂气氛活跃。然后笔者引出故事:Today I will tell you a story about a boy your age. His name is Jack(见图2). Jack was very lucky because he found a treasure box.
                            

                                                                                   图1 

 
       图2  
       2. 讲故事环节
       讲故事环节分四个教学步骤,前两个步骤为教材中原有的听力练习A2和A3,后两个步骤为笔者新增的内容,整个环节侧重听、读和说的技能训练。
       (1)听力排序
       笔者讲述自编的故事——Jack寻宝记,在讲故事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背景音乐和图片渲染气氛,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使故事更引人入胜,学生听得非常专注。以下为故事内容:
       One day Jack went out to play in the woods near his home. He had a good time there. When he was tired, he sat on a piece of wood. Suddenly he found there was a hole in the wood. He looked inside and saw an old piece of paper. It was a treasure map(图3).There were some words on it. Do you want to read it yourself? Then turn to Page 48 of your textbook.
 
图3
       学生听录音并完成教材的听力排序练习(A2):
A. Walk past the wooden house, turn left and walk along a small path next to the river.
B. From the road, walk across the field and you will see a big tree.
C. Walk down the path and you will see a wooden house on your left.
D. When you are at the big tree, turn left and walk towards the bridge.
E. Cross the bridge, turn right and walk straight on.
F. There is something under the ground in front of the third tree on the left.
G. 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right.
       (答案:B、D、E、G、C、A、F。)
       大部分学生听一遍就能得出正确答案,正确率较高。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普遍感觉听力排序练习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需要听两遍才能完成。“在讲故事的教学中,学习者的情感过滤降低,从而有效促进听力理解”,而且“讲故事的教学能有效激活并构建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即图式”(Fitzgibbon & Wilhelm, 1998)。
       (2)画路线图
       学生在初听语篇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细听语篇关注细节。笔者在投影仪上呈现教材中的地图(见图4,图中的虚线为路线),学生合上课本再听一遍短文,然后打开课本画出路线。此练习为教材的听力练习A3,笔者在操作的细节上略有改动,要求学生合上书本听,以确保听力训练的有效性。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完成此类练习时往往不按要求再听一遍短文,而是走捷径——直接根据排序后的句子画图。笔者巡视教室后发现学生基本都能画出正确的路线,这说明他们真正听懂了短文。然后笔者结合图4呈现本课的重点词汇:bridge、field、path、a wooden house。有了上下文的语境和形象生动的图片,学生对这些词汇印象深刻,掌握得更快。
 
图4
       (3)阅读猜谜
       此环节侧重阅读技能训练。笔者设计了一个阅读猜谜练习,要求学生按照藏宝箱上的提示找到箱子的钥匙。笔者继续讲故事:
       Jack found a treasure box under the ground near the tree. How happy he was!But it was locked. Where was the key? Oh, there was a note on the box.
       笔者把下面的语篇呈现在投影仪上:
       The key to the box was put somewhere not far from here.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place. It's a six-letter word. The first letter is in the word“bat”but not in the word“at”. The second letter comes after the letter“Q”in the alphabet. The third letter sounds like the word“eye”. The fourth letter is just the fourth letter in the alphabet. The last two letters are in the word“egg”. If you are smart enough, you will find the place. Good luck!
       学生交头接耳热烈讨论,经过一番努力大部分学生都猜出了这个单词——bridge。初中生喜欢猜谜,“谜语寓教于乐,能激发元语言意识并能积极地影响阅读理解”(Zipke, 2008)。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设计或者选择谜语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因素,谜语太难或过于简单都会影响阅读效果。
       (4)设计结尾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故事结尾,然后再集体交流。这个任务是开放式的口语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思维,它注重语言的意义,强调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而常规的口语训练更注重语言的形式,强调语言表达的正确性。此类口语训练可视为常规口语训练的有益补充。
笔者在故事中呈现该任务:
       Jack was a smart boy and he found out the answer. The word was BRIDGE. But which bridge? There are three bridges there. He decided to search these bridges one by one. He hurried to the first bridge and looked carefully for the key. At last he found the key under the ground. How lucky he was!He ran back to the treasure box and opened it with the key. The treasure box was opened. What happened next?
       学生四人一组开始设计结尾。笔者巡视教室后发现虽然学生兴趣很高,但很多学生并不擅长编故事结尾。例如,有的组结尾只有一句话“There was nothing in the box.”便戛然而止,而有的组结尾则过于复杂——There was another treasure map in the box. 然后他们试图再编一个寻宝故事。
       于是笔者暂停学生的讨论,集中讲解续编故事的注意点,告诉学生在续编故事时不能太简单,否则就不成其为一个完整而有意义的故事,但也不要过多添加情节或者内容过于复杂,否则画蛇添足。笔者以上述两例加以说明,第一组的结尾过于简单,可再增加一些富有戏剧性的内容收尾,比如:There was only a note there with the words,“Dear Jack, Happy April Fools' Day. -Dad.”Then Jack suddenly realized that day was April the first. 而第二组应删繁就简,适当添加一点情节,但篇幅不易太长,切记大故事里再套一个小故事。
       然后学生继续编故事,这次他们有了很大的改进,笔者巡视教室随时提供帮助。在集体交流时,很多组都有自己的亮点和创意,故事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虽然学生在续编故事中有较多的语法错误,但笔者没有过多地纠正,因为教师频繁地纠错会干扰学生的语言表达。语言学家认为,在注重正确性的口语训练中需要纠错反馈,而在强调流畅性的口语训练中则不需要纠错反馈(Ellis, 2009)。最后笔者呈现自己编的故事结尾:
       When Jack opened the box, he found a big and beautiful ring in it. He was very excited. What a happy and lucky day this was!
       3. 讲故事后环节
       在讲故事后环节,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多种综合性的拓展运用活动,如表演故事、重新改编故事、点评故事的情节或人物、写自己的感想体会等,以锻炼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表演故事
       故事表演深受学生的青睐,而且“表演故事有利于语言习得,教师尤其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演绎自己对故事的理解”(Hines, 1995)。鉴于此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戏剧冲突不强烈,人物只有一个,笔者建议学生可适当添加人物、道具、情节等使之更适宜表演。比如,增加一个人物——Jack的小伙伴,表演时以两人的对话为主展开故事情节;学生可自行设计道具,如制作藏宝箱,绘制寻宝地图等使表演更精彩;学生还可大胆改编故事,或者表演他们自己编的故事结尾,重新演绎打开藏宝箱后发生的一幕等。学生兴致高涨,讨论热烈。各个小组都有自己的亮点和创意,表演也各具特色,比如某组的主人公Jack一出场就引起大家哄堂大笑,因为他的造型竟然是电影《加勒比海盗》中船长Jack的样子。
       较之以往自编自演对话的活动,表演故事给了学生更大的空间和舞台,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而其表演往往超出笔者的预期,因此表演故事也成为讲故事教学的保留节目。笔者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在表演方面多一些尝试,以表演为契机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写感想体会
       学生写一篇100词左右的短文作为家庭作业,可点评故事主人公Jack或发表对故事的感想等。在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要突破常规思维模式的限制,选取一个新颖的视角,不落俗套,以有意识地引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比如:如果你是Jack,你会独自去寻宝吗?因为这对一个孩子而言非常危险;Jack的父母亲对此有何看法,他们是否会因为他的鲁莽而责怪他呢?此外你觉得这个故事可信吗?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破绽或者漏洞?这个故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当然,笔者还指出学生在写作中不要刻意地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要切实地写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笔者设计写作练习作为家庭作业,不仅是因为写作技能在整堂课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而且因为写作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比较适合作为课外练习。另外,教师可通过批改家庭作业、讲评习作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二次写作等环节深入开展写作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后的思考
       讲故事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课堂教学效果好,而且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自主性。但它也颇具挑战性,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从改编故事到设计教学方案,到课后的教学反思等,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开展故事教学,教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巧妙改编故事
       在讲故事教学中,故事既是教学的内容又是教学的载体,而教材中大多没有提供现成的故事,教师需要把原有的教学素材编成一个故事,因此改编故事的环节至关重要。笔者总结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好的故事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并适当添枝加叶,丰富故事情节,加强戏剧冲突,添加细节内容,使其成为一个完整而生动的故事。以上述故事为例,课文听力的主干部分——寻宝路线和画寻宝路线图这两个练习不仅是笔者编故事的灵感来源,同时也构建了故事的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笔者设计了故事的主人公——小男孩Jack,添加了藏宝箱上的谜语字条等细节,虚构了一个Jack寻宝的故事。教师在改编故事时切忌无中生有凭空编造一个故事,这样既费时费力又容易偏离教学要求。
       此外,教师在编故事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该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出发适当提升,使故事更好地承载整堂课的教学任务。笔者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基于具体的学情,使故事的情节内容等都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整个故事除了该课的新词汇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生词或者复杂的语法结构,以便于学生理解故事。此外,笔者在原有听力练习的基础上增加了有关说、读、写和演等技能训练的练习,旨在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精心设计教案
       讲故事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这可能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使整堂课的设计科学、合理,注重实效。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需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各项技能训练的合理搭配,尽量在教学中覆盖各种训练,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2)把握技能训练的难度和梯度,可把教材上的练习作为基本练习,在此基础上叠加难度较高的练习或者设计分层的练习,兼顾各层面学生的需求;
       (3)力求各教学环节之间动静结合、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讨论相间等,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认真总结反思
       任何教学设计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它总有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教师课后认真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特别对于讲故事这种非常规的教学方法,课后总结反思的意义尤为重大。笔者认为教师在每次教学后都应深入思考:备课时的预设是否都能很好地生成?学生在哪些环节有较好的表现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还应注重积累,比如在这次讲故事的教学中用了哪些方法,效果如何,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下次开展教学时还可尝试哪些其他的方法等。教师可尝试进行讲故事的教学实验,每次教学后都应详细记录教学情况并认真总结反思,不断探索更有效的讲故事教学。
       五、结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讲故事教学可谓比较另类,但这种非常规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常规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能触及教学的死角和盲点,使学生得益匪浅。教师要不断探索一些非常规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更具多元化,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有更大的提高。
————————
参考文献
Ellis, R. 2009. Corrective feedback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J]. L2 Journal, 1(1): 3-18.
Fitzgibbon, H. B. & Wilhelm, K. H. 1998. Storytelling in ESL/EFL Classrooms[J]. TESL Reporter, 31(2): 21-31.
Hines, M. 1995. Story theatre [J]. English Teaching Forum, 33(1): 6-11.
Zipke, M. 2008. Teaching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with riddles [J]. The Reading Teacher, 62(2): 128-137.
译林出版社. 2003. 牛津初中英语(第1版)七年级下册[T]. 南京:译林出版社.
————————
       本文作者声明:未经本人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书面同意,任何媒体不得转载或摘编本文。

      附作者信息:张冠文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