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学篇)2016年第07期:教师成长中论文写作价值的个案考察——基于教师隐喻的分析(江苏:潘正凯)

   
【摘  要】本文以青年教师小K从教6年来论文写作的经历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他谈及论文写作活动时所使用的隐喻,以期了解其对于论文写作价值的判断和认识。分析表明,小K对于论文写作活动的价值判断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从早期对于其功利性价值的关注逐步转变为对于其自我认知价值的关注。论文写作活动对于小K的情感、知识、能力、实践、社会关系以及自我认知有着多样化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论文写作;隐喻;教师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时代日趋呼唤研究型教师,论文写作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式,应当纳入教师日常工作的视野。当前,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已经是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一项基本要求。不过很多人却认为,教师是教学实践者,提高教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其主要工作,论文写作并不是其必需的工作内容。这样的认识有失偏颇,未能全面考察论文写作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本文将以一名青年教师任教6年的论文写作经历为考察对象,使用隐喻分析的方法考察其对于论文写作价值的认识和判断,以此阐述教师撰写论文的意义。
 
一、隐喻与教师研究
 
隐喻是教师个人理论的重要表征形式,分析教师创造和使用的隐喻是探寻教师个人信念、理解教师行为模式的重要方式。作为一种辞格,隐喻用一种事物比拟另一种事物,暗示他们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似性。通过隐喻,人们可以利用对已知事物的认知来理解、解释新的事物,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或感受。因此,隐喻也是一种认知方式,是人们用一种事物来认识、理解、思考、叙述另一事物的思维方法。
 
隐喻一直是教师表达教育信念的重要手段。在教育学领域中,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其他事物来认识、理解和表达教育和教学(胡晓红、郑友训,2013)。教师的话语中充满着丰富的教育隐喻,如叶圣陶的“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杜威的“教育即生长”、弗莱雷的“银行储蓄式教育”等。这些隐喻反映了教师对于自身、学生、教学过程等要素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隐喻来理解其信念和实践。高维(2014)指出,隐喻是教师个人理论的一种重要表征形式,通过教师使用的隐喻,我们可以研究和把握教师的教学思想状况。由于教师使用的隐喻包含了他们思考和理解现实以及看待世界的某种方式,因此隐喻是理解教师信念体系的有力工具,从隐喻的视角考察教师对于论文写作价值的判断也就成了可行的研究思路。
 
二、研究设计
 
笔者按照质性研究中目的性抽样的原则,选择了可以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个案研究对象小K。小K于2010年9月起任教于江苏省苏南地区的某重点高级中学。任教最初两年,小K并未公开发表过任何教研论文,教学业绩平平。从2012年起,小K陆续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类期刊上发表论文。不仅如此,小K的课堂教学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其教学业绩得到学校的广泛认可,并逐渐形成一定的教学特点。在同事眼里,相比于6年前的他,小K变得更加自信,对教学更加热忱和投入。
 
根据胡晓红、郑友训(2013)的研究,国内外研究者引导教师创作教学隐喻的措施主要有撰写个人教学生活史、撰写反思日记、创作教学隐喻图、建立教学隐喻的分类体系等。研究者捕捉和确定隐喻的方式主要包括阅读教师的成长回忆录或反思日记,倾听并观察教师如何谈论他的教育教学活动,引导教师深入地讲述隐喻形成的来龙去脉及其影响实践的方式。据此,笔者首先要求小K以回忆录的形式回溯自己2010年入职以来的工作经历,重点描述其论文写作活动的发展变化历程,特别是他对论文写作活动价值的认识。
 
小K对本研究表现出巨大的兴趣和热情,撰写了一万两千多字的个人回忆录。笔者在研读小K回忆录的基础上,分析文本中显现的隐喻,提炼其中潜在的隐喻,然后以访谈的形式针对各隐喻展开交流,引导小K对所提隐喻展开进一步阐释和补充,并结合论文写作实践对形成某种认识的前因后果进行细致梳理。
 
三、结果与分析
 
工作6年以来,小K的论文写作经历展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各阶段小K对论文写作价值的判断不尽相同。小K分别使用了“入场券”“港湾”“助推器”“舞台”“解剖刀”等隐喻来说明不同时期他对写作价值的认识。“入场券”阶段,小K对论文写作基本持消极态度,其价值仅限于满足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需要。从“港湾”阶段开始,小K对论文写作开始持有积极的态度,但对论文写作价值的判断却经历了由外而内、内外融合的过程,对论文写作的认识更加丰富和多元,写作活动的开展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下面结合小K的回忆录及访谈中的话语片段对这些隐喻进行阐释。
 
1.  “入场券”阶段
 
入职初期,小K并没有形成论文写作意识和习惯,也无明显的写作动机。写作活动仅限于满足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需要,写作与教学实践之间并无联系。在工作的第一年中,小K总共撰写过两篇论文。一篇用于当地教育学会的年会征文(学校要求35岁以下教师必须递交一篇),另一篇用作初定专业技术职务的申报材料。写作的方式仅限于复制和粘贴。小K身边的同事大多以这样的方式应对,小K并不觉得其中有何荒谬之处,而且实践表明该方法似乎行之有效。因此,论文写作就是“入场券”,有了它就意味着拥有获得某种职务、某项资质或待遇的条件,就如同有了入场券就可以进影院去欣赏电影,而入场券与电影内容本身并无任何关联。当被问及这种价值判断产生的原因时,小K做了如下归纳:
 
(1)当年读研时期,付费发表论文的做法十分普遍,且在事实上能够满足毕业时对科研成果的要求。这样的认识一直延续到工作初期。
 
(2)平时忙于应付日常的工作事务,学校工作条例并未对论文写作提出明确的要求,感觉不到论文写作的迫切需要。
 
(3)身边的同事大多没有写论文的习惯,对写作的价值并没有清晰的认知。集体氛围的消极暗示使自己未能觉察论文写作可能带来的教学实践的进步。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小K为何在访谈中用“庙”来比喻他当时的工作情境:“学校就是一座庙,教师就是庙里敲钟的和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小K既没有内在的动力去探索论文写作的真实价值,也没有外在的积极影响和组织规定来激励他真正地从事论文写作活动。
 
2. “港湾”阶段
 
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小K所在学校开设了“美国大学先修课程项目班”(以下简称AP班。AP是Advanced Placement的缩写,是美国高中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开设的大学低年级水平的课程)。AP班的学生将参加托福考试和AP考试,并在高三时申请美国大学。工作的第二年,学校安排小K担任AP班的英语教学工作。新的岗位对小K提出了全新的要求。AP班的英语教学目标完全不同于普通班级,教师要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让学生做好参加托福考试的准备。小K原有的教学信念、知识和方法不能适应新的工作情境。此外,面对不一样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学校未能给小K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小K每天是“愁眉苦脸上班,高高兴兴下班”,其第二年的工作状态可以用“焦虑”一词概括。
 
此时榜样人物的出现使得论文写作开始真正地进入小K的职业生活。小K从朋友口中得知,外校的一名擅长写作的语文教师经常发表一些文字小品和教学论文,在学校里算是一个人物。小K与其联系并受其鼓舞:“论文写作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你可以在这方面打造自己的专长。”于是小K决定尝试论文写作。鉴于读研期间接受过科研训练,小K发现自己在论文写作方面的确有些优势。2012年初第一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从根本上颠覆了小K以往对论文写作价值的判断。小K在回忆录中写道:“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算得上是一件大事。我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论文写作上,因为通过它可以获得认可和自信,而这正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暂时无法得到的。”
 
这样,论文写作成了一个“港湾”,接纳了小K这样“一叶在大海上孤苦飘零的扁舟”。在论文写作中,小K体验到了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在繁琐的日常工作之余,小K可以“停驻在港湾,暂时抛开一切的负面情绪,用文字记载自己对教学的观察和思考”。作为“港湾”的论文写作实际上在小K身上发挥了这样几个功能:(1)发掘个人的专业特长和价值;(2)获得认可,重建自信,改变以往消极的自我评价,促进人际交往;(3)提高对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的观察力和反思力。这些积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K以往的焦虑状态。
 
不过,此时论文写作的价值仅仅被定位于“避风躲雨”,是小K的自我保护机制和“心灵鸡汤”,他还未能完全意识到论文写作对于教学实践的推动作用,其论文写作动机主要限于寻求安全感和自信心,消弭职业焦虑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紧张状态。尽管如此,小K对写作所持的态度有了根本转变,从排斥转化为积极肯定,并开始认真地开展论文写作活动。小K在论文写作活动中建立的自信和专长,开始积极地作用于他的教学实践,继而引发小K整个教学生态的转变。
 
3. “助推器”阶段
 
为了寻找写作灵感,收集写作素材,小K抓住机会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包括其它学科老师的课堂,并在茶余饭后“留意同事们有关教学和学生的各种评论”。小K十分关注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提炼,热心探索教学行为所体现的教育教学规律。此外,小K从论文写作中获得的自信促进了工作效能感的整体提升,即单个领域的积极情绪状态开始影响他的整个精神面貌。小K逐步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在教学中尝试使用观察到的好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可喜的是,小K对他人经验的借鉴并非限于简单的模仿,而是基于具体情境评估之后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量体裁衣。通过写作活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形成积极的互动:实践使理论变得更加生动,理论使实践变得更加理性和有效,理论的学习契合实践的需求。小K的教学实践逐渐呈现出研究的旨趣,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增添了探究的趣味”。这种探究旨趣根植于深层的情感和认知需求,因而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小K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从学生那里也获得了积极的回应,学生的参与和课堂的互动有了明显提升。有时学生的一个提问或是质疑都可以让小K兴奋不已,小K以往对课堂的畏惧慢慢转变为对课堂的期待。此时的论文写作就像助推器,推动小K课堂教学效果和品质的提升。归纳起来,论文写作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
 
(1)提升教学的自信心和胜任感;
 
(2)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行为更加契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
 
(3)提升教学的探究性,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学和研究相长的过程,其中充满困惑、喜悦、惊讶、期待和冲动;
 
(4)在学习和借鉴中扩展了教学技能储备,提升了教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5)安全、自信的情感体验引发积极的自我评价,促进人的认知过程和创造过程,小K的工作更加主动、果断,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更加乐观、开朗。
 
访谈中小K反复提到自信的作用。在他看来,自信是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多数时候决定成败的不是你有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你有没有尝试的信心和胆量。大胆实践,认真反思,假以时日一定能够练就好的教学本领。回头想想工作初期的焦虑,大多源于不切实际的自我贬低。”
 
此时小K已经认识到论文写作对于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写作活动和教学实践交汇融合,互促共进,“以写促教,且思且行”成了小K的座右铭。在一些同事眼里,小K的课堂就像一篇教研论文:论点明确——教学目标明确;论据充分——活动丰富,资源充足;论证清晰——教学环节前后关联。很多教师经常使用“两张皮”来谈论善于写作但不善实际操作的教师。不过从小K的经历来看,基于实践考察的写作活动的确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4. “舞台”阶段
 
随着更多的论文得以发表,小K在当地的高中英语教学圈小有名气,一些同行利用集体教研活动的机会与其接触,探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有时甚至对小K论文中的一些论述或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小K越发觉得,论文写作活动就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论文作者展示做法,呈现经验,表达思考。不同的教师可以在这个舞台上交流看法,切磋技艺,增进彼此对教学的认识。在教研组长的推荐下,小K被邀至当地的一所初中给该校的英语教师做一场有关论文写作的专题讲座。这次讲座是小K论文写作历程中的一件关键事件,促使他进一步全面地建构论文写作知识。论文写作就像一个舞台,“聚光灯下你的学识得以展示,而你的缺点也展露无遗,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为了做好讲座,小K查阅了近五年《中小学外语教学》等核心期刊上有关论文写作的专论,经历了不少心智和情感上的煎熬。在归纳了论文写作的意义、话题来源、常见的论文类型、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等信息的基础上,小K根据一线教师论文写作的需要和困难,将讲座主题确定为“基于案例分析的经验介绍类论文写作”,并结合自己一篇论文的写作经历来说明从确定话题、拟定提纲到修改、发表论文的全过程。
 
在小K看来,做讲座与课堂教学有许多共同之处:讲者对讲座对象的学习需求和困难进行预估,以此确定讲座的目标和内容,然后结合案例对理论进行讲解和说明。为了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在讲座的最后环节,小K请一位教师分享她使用过的最为成功的教学活动设计。小K当场解释这一活动有效性的理论依据,并示范如何描述该活动的实施过程,如何归纳该活动的启示,并帮助该教师拟定写作框架。小K的讲座获得了较高的评价。相比于以前,小K对论文写作价值的认识又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首先,小K越发觉得论文写作不应只是独立于教学之外的一个专门活动,论文写作所涉及的自我审省、批判思考、逻辑思维是教学设计中同样需要的专业能力。论文写作和教学应是教师专业生活的不同侧面。
 
其次,论文写作不应只是个别教师的专长,而应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论文写作应是大家的“舞台”,是“集体的狂欢”。帮助同事以论文的形式提炼优秀经验成了小K论文写作活动的重要内容。
 
第三,小K开始以课题的形式对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元问题(meta-problem)进行系统化的实践研究。在他看来,一线教师的论文写作要始终扎根于实践的土壤,服务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需要。在研究方法上,教师不能满足于思辨式的归纳与总结,而必须结合实践,运用诸如行动研究、实验研究的方法探讨更有效率、更有品质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课题是一个大的“舞台”,它可以将一群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
 
到本阶段为止,小K较为全面地建构了其对论文写作价值的认识:解决教学问题,提升教学品质,分享教学经验,建立专业自信,构建研究共同体。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教师的自我认知,用小K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切研究问题最终归结为哲学终极三问的第一问:我是谁?”,而这正是下文所要论述的内容。
 
5. “解剖刀”阶段
 
“解剖刀”这一隐喻指向论文写作的一个内在功能——自我剖析,即对自我进行理性、深刻、全面的分析,认清自身的优缺点,并进行自我完善。小K意识到,除了赢得一些外在的赞赏和经验的提升以外,论文写作最为核心的价值在于它像一把解剖刀一样帮助写作者认清自我。
 
作为一种表达活动,论文写作可以帮助写作者察觉自身知识储备的缺失。小K借用鲁迅《野草》题词里的一句话表明了自己的心理感受:“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写作过程中小K常觉得自己“孤陋寡闻”,这种缺失感反而驱动他积极搜索有用资源,以弥补知识的不足。在不断阅读和求教的过程中,其对话题的认识不断得到修改、印证、扩充和深化。
 
写作是将原本隐性的思考过程符号化、视觉化、显现化的过程。通过阅读文字记录,写作者可以发现理解的谬误和思考的偏差。小K认为,潜伏在大脑中的思想总是带有模糊的特征,难以察觉其中的错误。如果将思考的内容书写下来并加以研读,往往可以很快发现一些错误。在修改论文的过程中,以读者的身份审阅文稿常能够发现逻辑不清、结构紊乱、行文不当之处。写作活动在历练写作技能的同时,也在培养着思维的逻辑性和准确性。此外,审稿专家从专业研究者的视角会向小K提出一些颇为严峻的“拷问”。作为写作者,最难接受论证被人质疑或是推翻,内心总会有些不悦甚至愤激。不过,专家的意见的确能够指明许多仅凭小K自身根本就无法察觉的谬误和不足,这也就意味着他从中所获取的收获将是巨大的。
 
自我审察和内外互动也时刻提醒小K摒弃傲慢,保持谦虚。随着论文发表数量的增加,小K反而觉得自己“无知”和“渺小”,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每每读到好的论文,小K都会“拍案叫绝”。他这样评价国内知名学者王初明老师的文章:“读王老师的文章如饮美酒。他的文章不仅富有见地,而且语言优美,如同一位长者向晚辈娓娓道来,读起来从不觉得枯燥,完全可以用‘微言大义'来形容他的文章。”
 
概括而言,论文写作如同解剖刀一样成为小K自我剖析的工具,帮助他发现自身知识系统的缺陷,并努力寻找资源以便建构更趋合理的知识结构。小K最终能对自身有更加清晰的自我认知,以更加理性、谦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写作活动及职业发展。
 
四、发现与启示
 
通过隐喻的分析可以发现,小K对于论文写作价值的认识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早期小K主要关注论文写作的工具价值。该阶段的写作方式仅限于模仿和拼凑,并未遵循科研写作常规的流程和要求。这样的做法在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且足以应付当时教学环境的要求。随着岗位的调整,小K发现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新情境的教学要求,在焦虑的状态中受到榜样人物的鼓励,专注于发展自己的论文写作专长。取得的成绩帮助小K重拾自信,维护自尊。由于小K此时的论文写作专注于优秀教学经验的提炼和有效教学行为背后教学理据的反思,潜移默化中小K的教学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随之逐渐提高。由此可见,论文写作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建构实践性知识,形成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适应能力。
 
论文写作也是交流的舞台,具有重要的社会效应。来自不同实践情境的教师借助于文字的形式进行专业对话,在互动中明了多样的可能,在借鉴中增进彼此的知识,进而构建跨越地域限制的研究共同体,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
 
论文写作具有重要的内省价值,是自我剖析的利器。单纯的体验和感悟不可避免地带有复杂、混沌的特征,写作则促进教师对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进行更为结构化的反思,发现自身思考的缺失,并在不断的写作和修改中形成清晰、明确、深刻的认识。此外,教师在论文写作中掌握的一整套系统化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将有助于其它领域问题的探究和解决。
 
小K的成长经历生动地体现了论文写作对于教师情感、知识、能力、实践、社会关系以及自我认识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这一鲜活的案例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论文写作活动对于教师成长的价值。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论文写作可以在现场经验和公共理论之间架构桥梁,帮助教师构建完整的实践性知识。小K写作经历所呈现出的阶段性,表明教师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入职初期的青年教师可以将论文写作作为专业发展的切入点,专注于优秀教学经验的提炼和归纳,在深刻认识其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在新的情境中加以借鉴,以便能够胜任日常的教学工作,保持工作的成就感和效能感;相对成熟以后,教师需要更多地与同行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并建立研究共同体,在不断探索中形成清晰的自我认识,形成职业的自主性。

本文作者声明:未经本人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书面同意,任何媒体不得转载或摘编本文。
 
————————————
 
参考文献
 
高维. 2014. 隐喻:教师个人理论的表征[J]. 教育导刊,(6):10-13.
 
胡晓红,郑友训. 2013. 教学隐喻与新教师成长[J]. 中小学教师培训,(11):22-24.
 
————————————
 
注:本文为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校本途径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附作者信息:潘正凯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