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学篇)2022年第03期:基于逆向设计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广东:谭达文)

【摘  要】逆向设计是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以终为始、自上而下地统领教学评价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本文分析了逆向设计的理念和特点,并以一节阅读课的活动设计为例,探析通过逆向设计路径设计英语阅读课堂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以增强阅读教学活动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层次性。

【关键词】逆向设计;阅读教学;产出导向;教学评一体化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倡导英语教学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内容,创设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实施好英语课程需要有机整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实现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融合统一(教育部,2020)。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学活动存在随意化、标签化的现象,甚至偏离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活动缺乏相关的评价标准,导致教学目标形式化和目标达成表面化,教学目标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要有一种教学设计路径能对教学目标、评价标准及课堂活动作有效统整,使教、学、评三个关键环节共同指向教学目标,发挥教学目标的统领作用,催化教学目标向教学活动的有效转化,增强阅读教学活动的目标取向,使阅读教学活动精准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2017) 提出的逆向设计单元教学设计模型能为教学目标统摄下的教评一体化提供路径上的支持。逆向设计的起点是确定预期结果(教学目标),即要求学生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再据此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也就是设计评价标准以了解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状况,最后再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因此,逆向设计能使教学活动与学习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评价在诊断和推动教学上的功能。 此外,教师能通过逆向设计有意识地关注单元的主题内容框架,设计适切、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探究单元主题意义的过程中,深入并可持久地理解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所建构的知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理解(赵钰莲, 2018)。

二、逆向设计的理念和主要特点

1. 逆向设计的理念

逆向设计也称为“通过设计促进理解的模式”(Understanding by Design),该设计主要从目标设置的层次、理解的维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三个方面,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在第一步确定预期结果(教学目标)阶段,Wiggins & McTighe2003, 转引自赵钰莲,2018)认为,教师应从知识迁移(Transfer)、意义建构(Meaning)、知识获得(Acquisition)三个维度设定教学目标,其中知识迁移是最高目标,也就是学生能在新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意义建构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要理解的概念和意义,对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长远影响。在确定此目标时,教师需要设计本单元或本节课的基本问题(Essential Questions),也就是能围绕核心内容,促成学生对核心内容理解和探究的开放性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并持久地理解主题意义。

在第二步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阶段,教师应从评估员这个视角,思考如何通过活动和任务收集学生否达成教学目标的证据。在此阶段,教师首先需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标准,评价学生能否达成教学目标。然后教师需要预设表现性任务或活动的形式,通过让学生展示他们知道的和能做到的特定事情,判断他们能否真正理解核心内容。

在设计表现性任务的形式时,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2017) 认为需要关注理解的六个维度:解释(Explanation)、阐明(Interpretation)、应用(Application)、洞察(Perspective)、神入/移情(Empathy)、自知(Self-knowledge)。 解释是指学生能明白产生结果的原因,能够对现象进行因果分析,知晓事件的来龙去脉。 阐明是指以讲述的方式发表自己对内容的理解。 应用指的是能灵活、恰当地把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新的情中解决问题。 洞察是指能从不同角度看待某一事物和观点。 神入/移情是指能从他人的视角,深入体会他人情感和观点的能力。 自知指对自己的不足与优势有清晰的认识,并对此进一步调整和改进。 这六个维度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存在紧密的对应关系(赵钰莲, 2018),为教学目标和评价的设定及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借鉴。

在第三步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阶段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2017) 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时刻关注所设计的活动能否指向教学目标,要考虑如何在活动中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并给出了活动设计的七个关键要素(WHERETO即明确教学方向和目标(Where)、吸引并保持注意力(Hook)、学生赋能以更好开展探索(Explore/Enable)、反思并调整学习过程(Rethink)、自我评价学习所得(Evaluate)、量身定制学习(Tailor) 及优化教学组织(Organize。 教师应把这七个要素有效整合运用到教学活动的设计中。

2. 逆向设计的主要特点

1)以终为始,统整教学目标、评价和活动 

传统的教学设计先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再由教学活动提炼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但逆向设计主张教师先通过分析课程内容及学生的学情,确定学生本单元或本课可达到的学习结果,也就是教学目标,并以此作为设计的起点,再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标准,最后综合考虑目标和评价方式的基础上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什么、如何评、怎么教的指向保持一致。所以逆向设计路径有助于体现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导向性,使教、学、评在持续的良性互动中最大限度地达成目标,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确保教师教学设计的科学性、逻辑性和连贯性(王蔷、李亮,2019)。

2)目标引领,凸显核心知识的运用迁移 

逆向设计突出教学目标对各环节和要素的统领作用,并通过目标凸显对核心知识内容的运用和迁移。作为逆向设计的起点,设定教学目标前需要归纳提取本单元能够整合和迁移的学科核心知识结构。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和预设学生的学习结果前,需要深入研读和分析本单元的文本,识别和确定本单元主题需要学生理解的核心价值和观念,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可迁移到新情中解决问题的结构化知识和技能。通过目标引领,教师从整体上对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优先次序进行布局安排,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迁移。

3)评价为先,促进学评交互融合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并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以目标为导向的多种评价活动,以此监控学习过程,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教育部,2020)。逆向设计把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置于教学活动设计之前,使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有标可依。学生在完成活动时,需要明确活动结果和表现的评价标准,知道活动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达到成功的标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参照评价所给出的路径和标准进行活动,唤醒自我监控和修正的意识。因此,以评价为先的逆向设计能驱使教师有意识地将评价嵌入活动中,使学与评价充分交互,促进学生的元认知发展,凸显评价在学习过程的促学作用,彰显学习中心,驱动学评融合(曾文婕等,2015)。

三、基于逆向设计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过程

本文以人教版《英语选修62007版)Unit 1 Art第一个语篇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阅读活动设计为例,阐述笔者如何通过细化逆向设计路径,运用通过设计促进理解的理念,从设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及设计教学活动这三个步骤,逐步设计出以语言产出为导向的阅读课堂活动。

1. 设定教学目标

按照逆向设计的思路,教师需要自上而下地设定分层目标。教师首先通过分析语篇的主题内容及意义思考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在新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什么知识去解决什么问题从而确定知识迁移目标然后再结合文本的主题意义文本内容确定意义建构目标最后再根据文本所承载的知识、学生获取这些知识所需要的技能和策略及学生目前的学情去确定知识获目标。

1)确定知识迁移目标

本单元属于高中英语选修部分学习内容,对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及学习策略的运用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本单元的两个主阅读语篇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下文学、艺术与体育这一主题群,都是介绍性说明文,围绕艺术这个主题,向学生展示西方绘画流派的发展简史及纽约部分著名博物馆的展览简况和特色。

本课所涉及的阅读语篇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西方绘画史上主要流派所出现的时间、背景及各流派画作所表现的风格和特点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去认识、理解各个历史阶段和流派的绘画作品,进而认识到绘画的内容和主题映射了各历史阶段人文思想信念。因此,该语篇也可看作是从绘画历史发展这一视角,向学生展现时间跨度达1500多年的西方主流思想的发展简史。

学生通过学习此单元,能更深刻地理解绘画流派的出现和某一历史时期人文思想信念之间的映射关系,为在生活中学会欣赏绘画作品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在艺术领域方面的跨文化交际做好准备。作者在篇末通过一个反问句,鼓励读者进一步想象和思考未来绘画的发展趋势。学生通过该语篇的学习能知道和理解欣赏西方绘画作品的视角和维度,在语言学习建构的同时提升审美能力。

基于语篇主题内容及意义的分析笔者知识迁移目标定为:① 能运用相关的知识对画作进行判断和归类,并能运用相关的语言讲述归类的原因和依据;② 能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对当代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表达出作品所反映的主题和思想。

2)确定本课探究的基本问题及意义建构目标

本课的语篇通过总分的布局,以时间为轴线,把绘画的流派分成四个阶段逐一介绍。第一段总起段,作者准确使用语篇连接词,使段内的四个句子环环相扣,逻辑缜密,凸显该文的主题内容。每个流派主要从画作的主题内容、绘画技巧及创作背后的思想理念三个方面作介绍,客观地展示各绘画流派的主要特点。在写作技巧方面,该语篇主要运用举例、对比等说明方法。文中的时态主要使用过去时,最后一段使用一般现在时和将来时,与文中西方绘画历史发展这一主题相匹配。另外文中还使用了虚拟条件句,突出某一因素对绘画发展的重要影响。基于对语篇内容、结构及写作手法的分析,确定本课探究的基本问题是:① How can paintings be appreciated? What contributes 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ainting? 意义建构目标定为:能依据文中西方绘画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合理推断和预测未来绘画的变化趋势,并结合自己对当代社会背景和思想的理解,表达自己对绘画发展趋势的观点。

3)确定知识获得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知识获得目标所包含的不仅是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还包括语言技能及学习策略,因此在确定此目标前不仅需要分析文本所承载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及主题内容知识,还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获取这些知识所需要的技能和策略。

例如,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级理科班的学生他们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较高,比较喜欢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活动。大部分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但经过课前的调查发现,他们对艺术这一话题的内容特别是西方绘画方面的相关词汇表达比较陌生,只有大约一半的学生对此话题比较感兴趣。学生从艺术课已知道一些绘画流派的名称,但对各流派的具体特点和代表画作还不熟悉。学生也从历史课了解到西方的一些人文思潮,但不清楚这些思潮如何对画作的创作产生影响。通过课前的词汇预习,大部分学生已掌握该课文词汇的基本意,但对词汇在语境中的含义和使用还没有太多的认识和感知。在阅读能力方面,学生能较好地提取语篇的关键概念和关键细节,但通过语篇的主旨句去预测语篇主题和内容的意识还不强,对信息的整合归纳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学生需要借助一定的词汇学习工具和策略,去获取并内化介绍和描述各绘画流派特点的词汇和句型,建构该话题的语言知识网络。学生还需借助可视化工具提升对信息的整合、归纳能力。因此,本课的知识获目标定为:能根据文章的标题、小标题和主旨句概括出语篇的主旨厘清语篇的组织结构,并根据该结构准确获取各历史阶段绘画的特点,同时能借助笔记和思维图,复述西方绘画的简史。

三个层次的目标确定以后,为了使评价标准和教学活动更好地与教学目标相对接笔者依据学习活动观中三个活动的层次、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及对学生达成理解六个维度的难度预测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能根据文章的标题、小标题和主旨句概括出语篇的主旨厘清语篇的组织结构,并根据该结构准确获取各历史阶段绘画的特点,同时能借助结构化笔记和思维图等工具,复述西方绘画的简史。

能运用相关的知识对画作进行判断和归类,并能运用相关的词块讲述归类的原因和依据。

能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对当代绘画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表达作品所反映的主题和思想。

能依据文中西方绘画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合理推断和预测未来绘画的变化趋势并结合自己对当代社会背景和思想的理解,表达对绘画发展趋势的看法

2. 从目标到评价设计的转化

在逆向设计中,评价看作驱动教学的工具,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对教学目标进行回望,增强教学活动的目标性和有效性。教师通过评价检验学生是否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此阶段的设计中,教师需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评估证据,评估证据包括能够展现学生理解程度的表现性活动方式及对活动的评价标准。转化时教师需要综合参考《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及学业质量水平二的要求、学生现阶段的学情及预设的表现性活动的产出形式等因素。

目标达成的评估证据是观察判断学生能否准确、清晰地复述西方绘画的简史。此目标的达成主要涉及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学习理解,需要从解释和阐明两个理解维度去判断目标的达成度。由于学生达成此目标需要使用到相应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因此笔者设定了支撑性子目标,也对子目标设定了相应的评估证据。例如通过口头回答的形式观察学生能否有意识关注文章的标题、小标题及语篇的主旨句,从而准确说出文章的主旨大意;能否根据原文,准确提取和概括出介绍欣赏绘画的三个维度;通过绘制西方绘画史的思维图,判断学生能否理解语篇的组织结构和逻辑;通过学生的结构化笔记,评价学生是否能从欣赏绘画的三个维度,从语篇中准确找出表现各阶段绘画特点的词块;最后通过口头汇报的形式,检验学生能否借助思维图结构化笔记等策略和工具,准确、清晰复述西方绘画发展简史,以检验第一个目标的达成度。

目标达成的评估证据是观察学生在口头汇报中能否结合语篇对各时期绘画作品的介绍,准确判断作品创作的时间及流派,并给出理据,从阐明、应用、洞察三个理解维度让学生展现他们对目标的达成度。

目标达成的评估证据是观察学生在口头汇报中能否运用语篇中对各时期绘画作品主题的介绍,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合理分析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及画家在画作中表现的情感和思想,从阐明、应用、洞察、移情四个理解维度让学生展现他们对目标的达成度。

目标达成的评估证据是教师通过学生的小组口头讨论、口头汇报、书面报告,检验学生能否依据语篇中对西方绘画发展各个阶段特点的介绍,结合自己对当代社会背景和思想的理解,分别从欣赏绘画的三个维度,合理、准确、清晰地对绘画发展趋势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移情五个理解维度让学生展现他们对目标的达成度。

3. 从评价设计到教学活动设计的转化

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交互的最重要一环,也是使教学目标落地的最重要保障。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主题意义的引领和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学习,体现学习的认知层次。因此,课堂活动设计应由合乎逻辑的主线串联,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展开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链,整合性地让学生通过学习文本,促进思维、语言、内容的共同发展(葛炳芳、印佳欢,2020)。在逆向设计中,教学活动既要基于已设定的教学目标,也要以制定的评估证据及预设的表现性活动产出形式作为出发点,结合文本的主题语境和特征,以及学生的学情,如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学习风格等方面作综合考虑后进行设计。

本课的活动设计依据基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以评促学”假设的“产出导向法”(文秋芳,2017),利用语言输出活动去驱动文本阅读。在此阶段应当以预设的语言产出形式作为设计的出发点,逆向寻找文本中能够促成输出活动的契合点,确定学生文本之间互动与输出的关联,设计相应的语言产出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语言产出活动的质量,应当分解和剖析学生在语言产出活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需要的知识、能力及认知策略,设计支撑性子活动,逐层为语言产出的主活动搭建脚手架,落实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深层理解和意义建构,从而使其对所学的内容获得深入而持久的理解,更好地推动对文本信息的应用和迁移,助力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深入探究。

1)思考主题意义和价值,创设活动情

在设计活动前,教师通常思考以下问题本单元的主题与学生日常生活所遇到的何种情有联系;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后,学生能在生活中学会解决什么问题,一般会通过何种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会为活动情的创设提供灵感。

本单元的主题是艺术,第一篇主课文是有关西方绘画的历史。本节课所教班级的学生基本都在城市长大,能够接触绘画作品的场所可能是美术馆或博物馆。另外,每年寒暑假,学生都需要完成相应的志愿者工作以取得社会服务的学时因此教师设计的情是艺术馆要招募志愿者。在此情景中,学生的身份是应聘者,在面试中需要完成四个语言输出任务,并通过对其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确定能否入选。教师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体现活动设计关键要素WHERETO中的Tailor),更好地为学习活动赋予现实意义,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在引入本课的话题后,向学生展示一份志愿者招募的电子海报,并通过海报的链接,列出志愿者招募面试中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清晰总览本课的学习活动及要求。任务如下:

Briefly introduc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painting;

Identify different styles of Western painting and give explanations;

Voice your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painting;

Predic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Western painting and voice your views.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情景的创设,为阅读和输出活动赋予交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体现活动设计关键要素Hook同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系列活动,帮助他们清晰了解本课教学目标的概貌(体现活动设计关键要素Where),提升学生对课堂活动的投入度。

2)明晰活动层次和目的,设计支撑性活动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评价的标准方式,通过活动逐步加深学生对语篇主题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对应四个教学目标及相应的评估证据,本节课分别设计了四个主活动。在主活动的设计过程中为帮助学生顺利高质地完主活动,把每个主活动分解设计若干支撑性子活动,并提供策略支持,为主活动的语言产出及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做好层层铺垫(体现活动设计关键要素Explore/Enable)。

第一个主活动:Briefly introduc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painting. (基于文本的学习理解活动)

子活动1: 浏览课文标题、子标题及第一段,找出语篇的主旨大意。

子活动2:仔细阅读课文第二段对中世纪绘画的介绍,提取概括出介绍绘画特点的三个维度。

子活动3:细读文章,子活动2所概括的三个维度作为框架,在笔记本上记下每一阶段的绘画特点。

子活动4:根据语篇的内容和结构,画出契合的思维图,并利用思维图和子活动3的笔记向同桌简述西方绘画的发展,同桌对表现进行评价。 教师邀请一位学面向全班复述,之后带领全班学对照标准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分步完成主活动。首先让学生把握语篇的内容框架,再根据框架提取细节信息,并对如何提取和整理信息在方法和思维上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利用思维图等可视化工具,对篇章内容作进一步的整合和内化,建构结构化知识,为主活动中的复述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完整的语篇输入和输出,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调用微观和宏观层面的语言知识以及整合语境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韩宝成,2018)。

第二个主活动:Identify different styles of Western painting and give explanations. (深入文本的应用实践活动)

子活动1:观察一批画作,并对画作按照创作的时期进行归类。

子活动2:根据第一个主活动所提取的三个维度向同伴说出归类的结果及原因,同伴进行评价。 然后教师通过课件凸显有关各个阶段特点的词块和表达。  

设计意图

通过要求学生运用语篇内容及“看”的技能去解决情中的问题,驱动学生对文本信息作进一步提取、加工,促成学生对语篇内容的深入理解,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领悟语篇的意义与价值。另外,此活动也为语篇词汇的学习提供语境,通过词块的视觉凸显和输出的驱动,促进学生内化所学语言知识。

第三个主活动:Voice your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painting. (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迁移创新活动)

子活动1:再次阅读语篇,在文中找出可以帮助读者欣赏、理解画作的视角然后结合自己的体验,说出鉴赏绘画的方法和途径。

子活动2:教师展示画作,学生运用子活动1的方法和途径进行解读和欣赏。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理解、运用和迁移文中所传递的核心概念和思想,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验,创生出对绘画作品的解读。在此过程中,渗透审美路径,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及其应用实践价值的认识,使本单元的美育价值得到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语言去欣赏美、表达美。

第四个主活动:Predic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Western painting and voice your views. (基于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的迁移创新活动)

子活动1:教师从画作的主题、背后的信念及绘画技巧三个维度,纵向展示出西方绘画四个历史阶段的特点,作为对语篇内容的总结;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第一段中的 “Art is influenced by the customs and faith of a people.”及第七段的 “Who can predict what painting styles there will be in the future?” ,思考并讨论西方绘画的发展趋势。 学生先思考,然后小组内分享交流最后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口头汇报。

子活动2:学生结合自己组员的想法,课后以书面形式从三个维度表达自己对未来绘画发展的看法。 书面表达作品放在下一个课时全班展示和讨论。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及表达作横向和纵向的梳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已知信息,推断和预测未知的信息,结合学生的已经验和体验延续语篇的内容,促进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

3嵌入目标和评价,监控提升输出质量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评价标准清楚知道在哪里、需要去哪里以及怎样更好地到那里(曾文婕等,2015),以帮助他们有意识地监控活动过程,提升语言输出的质量(体现活动设计关键要素Rethink & Evaluate)。教师在设计活动链时需要把握逆向设计中的目标引领这一显著特点,把评价嵌入活动过程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让学生不断回望目标及达成目标的路径,如在第一个主活动前和活动后向学生展示自我或同伴评价的标准:I/He/She can accurately and logically introduc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Western painting with the help of organized notes and a proper mind-map. 在第三个主活动前、活动活动后向学生展示以下标准I/He/She can show understanding of a picture convincingly in terms of its theme, the faith that informs it and painting techniques.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自我监控和调节的作用,并在评价标准中凸显成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工具、策略和途径等,发挥评价的促学作用。

四、结语

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理念增强了教学目标、评价和活动之间的耦合,自上而下地促进目标向评价、评价向课堂活动的有效转化,发挥目标的引领作用和评价的促学价值,加强了语言学习活动设计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为基于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阅读教学活动提供了设计路径。基于此路径所设计的产出活动及相应的支撑性子活动,对教学目标和评价进行细化和分解,逐层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支持,促进学生在情中理解、运用和迁移所学的知识、技能、策略去解决问题,在情景化、层次性和结构化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参考文献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 2017.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葛炳芳、印佳欢. 2020.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课堂教学实践[J. 课程·教材·教法,(6102-108.

韩宝成. 2018. 整体外语教学的理念[J. 外语教学与研究,(4):584-595.

教育部. 202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6 (选修)[T.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蔷、李亮. 2019. 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教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 课程·教材·教法,(5114-120.

文秋芳. 2017. “产出导向法” 的中国特色[J. 现代外语,(3):348-358.

曾文婕、黄甫全、余璐. 2015. 评估促进学习何以可能——论新兴学本评估的价值论原理[J. 教育研究,(1279-88.

赵钰莲. 2018. 逆向教学设计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13-17.

————————————

注:本文所涉及的教学材料可从以下网址浏览:https://flts.bnu.edu.cn/node/13573

(本文作者:广东实验中学 谭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