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5年
[期刊期别]第5期
[文章作者]马黎(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文章标题]初中英语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与对策——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为例
[文章页码]01-06
[文章摘要]义教修订版初中英语新教材的变化对教师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以义教修订版教材——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为例,梳理了教材词汇量大、分散的语音知识无法帮助学生尽快具备拼读单词的能力、教材理想的情境与生活实际不完全一致、教师的文化背景知识有限和指向阅读语篇的开放性问题不够丰富等困惑,并从强化词汇学习策略、提高语音复现率、有效使用教材、开发教材数字化资源和丰富开放性问题设问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 键 词]英语新教材;教材使用; 译林版;初中英语
[文章背景]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最直接的素材,在日常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的颁布为新时代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对教材的编写和教师使用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依据《义教新课标》编写的译林版初中《英语》(以下简称“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使用,一线教师认为新教材体现了《义教新课标》的理念,“以主题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选取契合学生真实生活的案例,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并创设直观、真实、多样的英语学习情境,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进阶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充分融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马黎,2024)。新教材是教师落实新课标理念、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但由于新、旧教材的差异性,一线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文章代号]25EA3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5年
[期刊期别]第5期
[文章作者]常万里(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
[文章标题]初中英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以“二十四节气”项目化学习为例
[文章页码]07-13
[文章摘要]初中英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着力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本文以“二十四节气”项目为例,系统探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路径:在项目确定阶段,围绕教材主题、学科整合与生活实践三个维度确立学习主题,构建以文化传播为核心的学习内容体系;在实施阶段,通过驱动性问题链拆解形成实践性任务群,采用分层推进、情境赋能、支架支持策略开展学习活动;在评价阶段,建立过程性、成果性与反思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科知识融合,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力与创新实践能力,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 键 词]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项目设计;二十四节气;初中英语
[文章背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2022a)。《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则要求: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和跨学科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需要,围绕特定主题,由真实的问题或任务驱动,综合运用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自主开展项目学习(教育部,2022b)。由此可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也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文章代号]25EB4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5年
[期刊期别]第5期
[文章作者]陈桦(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
[文章标题]渗透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实践
[文章页码]14-19
[文章摘要]英语文学阅读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和黄远振(2019)提出的语言创新思维理念,结合《典范英语》7的教学案例,阐述了渗透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实施路径,即通过解析人物行为和情感变化、概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预测情节、鉴赏语言和探究主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读后续写拓展和情景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 键 词]文学阅读;高阶思维;阅读教学;初中英语
[文章背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提升思维品质,有助于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教育部,2022)。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在语言学习中发展其思维能力,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安德森等(2009)修订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把认知过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程度分为记忆/回忆(Remember)、理解(Understand)、应用(Apply)、分析(Analyze)、评价(Evaluate)和创造(Create)。其中前三个层次是低阶认知能力,后三个层次是高阶认知能力(郭宝仙、章兼中,2017)。钟志贤 (2004)指出,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高阶能力是以高阶思维为核心,主要指问题求解、决策制定、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师应设计激发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活动。
[文章代号]25EC5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5年
[期刊期别]第5期
[文章作者]胡德刚(江苏省盱眙县教师发展管理中心)、杨晓梅(江苏省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文章标题]初中英语人物传记类语篇育人价值的实现路径
[文章页码]20-25
[文章摘要]探寻初中英语人物传记类语篇育人价值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物传记类语篇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传记人物的品质育人和以传记人物的所属文化育人。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建构结构化知识、深入分析传记人物的言行、创设真实情境和营造问题情境实现传记类语篇的育人价值。
[关 键 词]人物传记;育人价值;初中英语
[文章背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强化课程育人导向,还明确要求细化育人目标,实现育人蓝图,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教育部,2022)。当前部分教师把传记类语篇教学等同于常见的写人叙事语篇教学,以至于无法充分实现其育人价值,具体表现在:局限于梳理事件和分析人物形象,轻视提升学科育人意识,忽视探索学科育人实现路径等。“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是认知——感悟——信服——内化——行动交互促进、转化、升华的复杂过程”(杨志敏、刘粉莉,2023)。初中英语人物传记类语篇的育人价值是通过对人物传记类语篇内容的认知向学生传递特定人(传记人物或作者)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逐步进行价值分析、判断和选择,从而塑造正确的价值认同,并将其转化为自觉实践行动,形成正向的价值体系。
[文章代号]25ED6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5年
[期刊期别]第5期
[文章作者]杨淑萍、彭婷婷(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
[文章标题]三语视域下哈萨克斯坦中小学英语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文章页码]26-31
[文章摘要]英语是哈萨克斯坦三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国中小学英语课程围绕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一体化构建英语课程体系。课程目标基于三语共同目标,聚焦学科目标,细化学习模块目标,分级递进; 课程内容注重三语协同,螺旋渐进;课程实施采用本土化的CLIL教学模式;课程评价强调信息技术在过程性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借鉴哈国经验,推进英语课程一体化建设,促进英语与各学科的协同,同时加快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和评价的深度融合。
[关 键 词]哈萨克斯坦;三语;中小学英语课程
[文章背景]在哈萨克斯坦,义务教育的年限为11年,包括小学(1~4年级)、初中 (5~9年级) 和高中 (10~11年级)。 2022年,哈萨克斯坦教育和科学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以下简称MoES RK)发布《小学、基础中学和普通中学国家义务教育标准》,规定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MoES RK,2022a)。 小学至初中使用统一的英语示范性教学大纲(类似于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高中则根据需要选择性地使用人文社科方向的英语示范性教学大纲或自然科学方向的英语示范性教学大纲。
[文章代号]25EE7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5年
[期刊期别]第5期
[文章作者]陈瑶(浙江省杭州第十中学)
[文章标题]初中英语项目化学习中学习支架的运用策略——以人教版七年级英语新教材为例
[文章页码]32-37
[文章摘要]为了解决项目化学习活动与学生认知特点、学习能力脱节的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在初中英语项目化学习六个阶段中运用情境性支架、策略性支架、资源性支架、交流性支架和评价性支架。本文提出“搭建支架,提供学习支持;拆减支架,引领自主探究;补充支架,落实合作学习;拆除支架,实现优化提升;迁移支架,拓展运用空间”的学习支架运用策略,助力学生顺利完成项目任务,实现项目化学习的育人价值。
[关 键 词]项目化学习;学习支架;新教材
[文章背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倡导教师开展项目化学习实践,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需要,围绕特定主题,由真实的问题或任务驱动,综合运用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自主开展项目学习(教育部,2022)。人教版七年级新教材在每个单元增加了 Project 板块,它是对整个单元学习内容的总结与运用。新教材设计的项目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所学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有助于促使学生动手、动脑,运用多种智能,培养创新能力(刘道义、葛炳芳,2024)。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未能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缺乏对项目化学习的过程性指导,导致学生设计的项目成果都是简单的模仿,没有体现出他们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深入理解,也未能有效体现项目化学习的育人价值。
[文章代号]25EF8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5年
[期刊期别]第5期
[文章作者]鲁瑛瑛(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实验中学教育集团)
[文章标题]基于多维对话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
[文章页码]38-44
[文章摘要]针对当前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浅层化、碎片化问题,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创新性构建多维对话路径,通过“文本—角色—作者—现实”四维对话框架,结合结构化任务设计与多元动态评价,探索整本书阅读的深度实践模式。本文以小说Oliver Twist(《雾都孤儿》)为实践案例,系统阐述了多维对话的具体路径。实践表明,学生通过信息整合、行为解码、意图探究与实践迁移,在语言能力、批判性思维、文化理解及学习能力上均取得显著提升。
[关 键 词]整本书阅读;多维对话;核心素养
[文章背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九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教师需着力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注重阅读素养的培育,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教育部,2022)。在英语教学中,突破教材局限、开发优质素材性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整本书阅读教学因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备受关注,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及语言素养,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丰富情感体验并塑造终身阅读习惯(韩宝成,2018)。然而,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仍面临实践困境。受课程设置、课时限制及师生固有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通常只停留在表层信息、零散内容和简单推断层面,难以深入领会作者意图、全面探究主题思想。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阅读书目选择随意、阅读任务设计零散、阅读内容分析肤浅以及读后评价过于功利等(杨津秀,2021)。为有效应对上述问题,笔者与研究团队基于《新课标》要求,创新性提出多维对话路径,通过“文本—角色—作者—现实”四维框架重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该路径旨在以深度对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动意义自主建构,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文章代号]25EG9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5年
[期刊期别]第5期
[文章作者]李亚男(江苏省常州外国语附属双语学校)
[文章标题]在初中英语非虚构类文本教学中落实学科德育的实践探索
[文章页码]45-49
[文章摘要]学科德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育人的重要途径。英语非虚构类文本同样具有学科德育的价值,本文结合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在非虚构类文本教学中落实学科德育的实践路径。教师应基于文本的逻辑结构,明确主题意义,挖掘学科德育元素;通过研读语篇,确立学科德育目标;在凸显文本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构建学科实践路径,浸润学科德育。
[关 键 词]非虚构类文本;学科德育;英语学习活动观;主题意义
[文章背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教师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全面把握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 (教育部,2022)。《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育部,2017;以下简称《指南》)不仅指出要将中小学德育内容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更是对不同学科的学科德育提出了细致的要求。《指南》还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教育部,2017)。传统德育多与学科教学割裂,导致学生难以将道德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学科教学中长期存在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导的问题,学生缺乏对学科背后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的理解。“学科德育是指教师基于任教科目的主要特点和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在不同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帮助中小学生逐渐生成具有学科特征的道德品质的一种德育形式”(邹太龙、易连云,2024)。非虚构类文本是初中阶段一种重要的语篇类型,开展非虚构类文本阅读也是英语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下册Unit 1 Reading板块Two Cities in China中的教学实例,探究如何在非虚构类文本教学中落实学科德育。
[文章代号]25EH0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5年
[期刊期别]第5期
[文章作者]李秀梅(山东省惠民县实验中学)
[文章标题]文化自信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体现
[文章页码]50-55
[文章摘要]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和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本文概述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及重要性,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优化教学内容和在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学科活动两个方面介绍了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培养文化自信的方法与途径。
[关 键 词]文化自信;英语教学;学科育人
[文章背景]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是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底蕴、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以及独特的价值观念,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国家形象、推动文化繁荣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2017)。《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帮助学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增强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部,2020)。在此背景下,中学英语课堂作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如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充分且有效地体现文化自信,让学生在熟练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能够自豪且准确地用英语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已成为中学英语教育领域亟待深入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文章代号]25EI1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5年
[期刊期别]第5期
[文章作者]郑燕(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第三中学)、桑国元(北京师范大学)
[文章标题]外研版新教材Presenting Ideas板块微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
[文章页码]56-60
[文章摘要]微项目化学习有助于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掌握技能和提升综合素质。本文将微项目化学习引入外研版新教材Presenting Ideas板块教学,通过目标定位、内容架构、活动设计、资源利用、展示评价五大策略优化活动设计,旨在挖掘板块潜力,助推英语综合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学用一体。
[关 键 词]微项目化学习;Presenting Ideas板块;英语综合实践;新教材
[文章背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需要,围绕特定主题,由真实的问题或任务驱动,综合运用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自主开展项目学习”(教育部,2022)。然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课时安排零散、教学资源有限等挑战,周期长、需跨学科整合的项目式学习往往难以落地。作为项目式学习的轻量化变体,微项目化学习(Micro Project-Based Learning,MPBL)通过“课堂中为学生提供15~20分钟长时段的探索性项目任务,或者在课外用类似实践性作业的形式对某个内容或主题进行小探索”(夏雪梅,2021),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英语教材中有许多项目板块,板块中很多内容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旨在提高学习者使用英语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桑国元等, 2023)。 外研版2024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 教材的Presenting Ideas板块为学生提供了探究、合作、实践和分享的平台,通过设计贴近生活实际的任务,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分析与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微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助力学生在学习该板块时,将复杂的项目拆解为操作性强、目标明确的子任务。 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合理规划学习路径,也能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加系统、高效地提升英语能力,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本文聚焦微项目化学习,探索外研版新教材Presenting Ideas板块教学,旨在为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代号]25EJ2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5年
[期刊期别]第5期
[文章作者]梁晓燕(江苏省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
[文章标题]育人导向的初中英语命题语篇选择策略
[文章页码]61-封三
[文章摘要]语篇既是英语学科教学的载体,也是落实英语学科育人目标的媒介。选取合适的命题语篇不仅能提升试题质量,更是落实学科育人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在深入阐释英语学科育人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梳理近两年江苏省各市中考英语阅读语篇,从导向性、时代性、真实性和多样性四个维度,提炼出育人导向下的初中英语命题语篇选择策略,旨在为教师提供科学、系统的语篇选择指导,在命题设计中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 键 词]命题语篇;语篇选择;育人导向;立德树人
[文章背景]育人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坚持育人导向是新版课标的首要理念和价值取向。《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明确要求“强化课程育人导向”(教育部,2022)。对一线教师来说,教、学、评的各个环节都要立足育人本位,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语言类学科而言,选取合适的命题语篇是落实育人目标的重要路径。语篇承载教学活动,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工具,更是价值观塑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关键媒介,决定着育人方向。命题语篇是命题情境的载体,语篇的选择影响命题水平的发挥,甚至影响命题质量(陶百强,2019)。然而,英语教师在选择命题语篇时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不少教师对语篇的育人价值重视不够,选材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导致所选素材质量不高,育人价值目标的考查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又如,部分教师片面追求原汁原味的原版素材,在内容上缺乏把关意识,所选语篇的育人价值不大,甚至在意识形态上还可能存在问题。因此,深刻把握育人导向、选择合适的命题语篇十分必要。本文在阐述初中英语学科育人内涵的基础上,以2023年和2024年江苏省十三大市中考英语阅读语篇为例,梳理出育人导向下命题语篇选择的四个原则,并提炼出相关的选择策略,旨在为一线教师在命题语篇选择环节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借鉴。
[文章代号]25EK3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
—— —— —— —— —— —— —— —— —— ——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5年
[期刊期别]第5期
[文章标题]欢迎订阅2025《中小学外语教学》和邮购《中小学外语教学》合订本
[文章页码]封四
[文章代号]25EL4
[期刊网址]HTTPS://FLTS.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