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实效性例析
广东深圳市宝安区滨海小学 李唯
【摘 要】本文阐述了教学实效性的基本概念,并以四组教学活动为例,分析了它们的任务难度、设计意图和实施效果,探讨了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实效性,活动实效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明确指出,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这一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从讲授语言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向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体验、参与、实践、合作、探究式的现代学习方式转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也因此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变化: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其课堂活动设计愈来愈多样化,师生、生生互动模式呈现出多层次化,评价手段也体现出多元化,课堂的教学实效性有了显著提高。
但我们也看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些活动的开展仍然存在实效性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活动的设计意图未能与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活动的任务难度高于或者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本文通过对四则教学活动案例的分析,尝试探寻导致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低效甚至负效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提高课堂实效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实效性
李明高(2009)认为,教学实效是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表征,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衡量教学实效性的首要指标。也就是说,教学实效性指的是教学最终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即教学的实际效益,亦即学生在参与一定时间的教学活动后所取得的进步与发展(文朝晖,2007)。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实效并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是否得到发展,得到多大程度的发展。
除教学效果以外,教学效率也是评估一项教学活动实效性的重要指标。这里的效率是指学生在某一项教学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其实际产出的效果之间的比率。因此,分析一项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就必须考虑效率与效果两个方面的内容,既要分析该活动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又要分析它所达到的效果的程度,即是否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程晓堂、刘兆义,2008)。
在分析某一项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时,我们有必要从活动的设计意图、任务难度以及实际效果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二、教学活动示例及其实效性分析
[案例一]
在教学The Monkey and the Crocodile这一故事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利用主题图猜测故事内容,然后阅读故事文本并验证自己的猜测,此后就故事内容进行问答。接下来师生一起采用全身反应法复述故事,即学生在教师的领读和动作示范下齐声复述故事,边复述边模仿教师做相应的动作。例如,在复述“A crocodile is swimming in a river. He sees a monkey in the tree.”时,学生不仅要说出这两个句子,而且要跟随教师做出相应的动作:先双手掌心相对,腕部并拢,两个掌面上下分开,并做扣合动作,用来表示“鳄鱼的嘴巴”;然后双掌合十向前方扭摆,做S型伸展动作,用来表示“鳄鱼在水中游动”;再将右掌举到额前,用来表示“看”;紧接着又将右手和右掌心扭转,举在额前,用来表示“猴子”;进而再用双手在身体的两侧画出树的轮廓。
[案例分析]
就设计意图看,本案例中的教师之所以邀请学生采用全身反应法复述故事,其目的一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二是要让学生在做肢体动作的过程中形象而直观地再次感知和内化语言,深化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这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从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来看,教师设计该活动的目的基本达成:大多数学生都在跟随和模仿教师,一边复述故事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这一活动的任务难度我们就不难发现,学生若要参与这一活动需要一心“三”用:首先,他们需要倾听教师的话语,观察教师的动作,并对之加以分辨和识记;其次,他们需要根据教师的话语和动作提示,回忆故事内容,并用英语加以复述;再者,他们需要在复述的同时模仿教师做出相应的动作。而且,这三类任务几乎需要同时完成,因而对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事实上,当故事教学进入读后环节,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语言的输出,即故事内容的复述。而全身反应法在读后环节的使用反而会加重学生的认知负荷,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甚至阻碍学生对故事内容的回忆和复述,故而实效性可能并不高。事实上,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完全可以组织“You Say, I Do.”的活动,即学生根据图片或词条提示复述故事,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做相应的动作,学生观察并判断教师的动作是否正确。
[案例二]
这是一节三年级的单词句型新授课,教学内容主要为四个单词monkey、lion、tiger、elephant及针对动物名称问答的句型。在单词教学环节教师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先是让学生根据部分内容被遮挡的图片猜动物,以导入新词,然后教学该词。以elephant的教学为例,教师呈现一张只露出一截象牙的图片,问学生:What's this? 学生看图、猜图,并回答出“大象”,由此引出单词elephant,而后教师出示词卡并带读该词。四个单词的教学结束后,教师组织了一个“听音应答”的竞赛活动,从八列学生中各抽选一位学生到讲台前站成一排,每位学生手里拿着一幅动物图片或一张词卡。教师说某种动物,手中拿有该动物图片和词卡的学生上前一步,同时大声说出该动物,反应迅速且应答正确的学生可以为他们所在的小组赢得加分。
[案例分析]
从设计意图看,教师之所以组织根据图片提示猜动物的活动,是为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促使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后猜测,从而导出本课新词。而教师之所以组织“听音应答”的游戏,一是为了巩固和初步使用新学的单词,二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个角度看,教师的设计意图是合理的。然而,由于教师提供的提示图片过于简单,一目了然,猜测活动并不到位,故而该活动的实效性并不强。
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在呈现被遮挡的图片的同时提供一些句子,让学生根据句子来猜动物。比如,在导入单词elephant时,教师可以依次呈现以下句子,一句一停顿,引导学生猜测:It is big. It has two big ears. It has a long nose. What's this / What animal is this? 这样学生所关注、理解和吸纳的就不只是图片信息和单个的词汇,而是篇章性的文本。
而“听音应答”游戏活动的实效性也不强,因为该活动的学生参与面比较小,同一时间只有八位学生直接参与了该活动,其他学生只是旁观者,未能真正参与其中。此外,从游戏的任务难度看,由于它仅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读音做出“向前走一步,同时大声说出该单词”的应答,对学生而言并不会很难,故而该活动对学生的认知要求也不高。
[案例三]
这是一节故事阅读课,教学内容为The Fisherman and the Golden Fish。在读前环节,教师组织了三项教学活动:第一项活动是头脑风暴,教师先用英语说出自己的职业(I'm a teacher.),然后让学生就职业名称展开头脑风暴(What are some other jobs you know?),此活动用时四分钟。第二项活动是看图并猜图中人物的职业,由此引出故事主角——the fisherman,该活动用时一分钟。第三项活动是观看故事的动画视频,该活动用时两分钟。
[案例分析]
从设计意图看,这三项阅读前活动是相互关联和前后转承的。教师之所以组织头脑风暴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表示职业的名词,在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同时,为第二项活动(看图并猜图中人物的职业)的展开奠定认知基础。而教师组织第二项活动是为了导入故事的主角,同时教学fisherman这个新的表示职业的名词。教师播放故事动画视频的意图是在引入故事主角的基础上直奔主题,从而让学生多感官地感知故事,尤其是故事所在的情景,以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梗概。从以上设计意图来看,这样的教学安排似乎比较合理,应该具有较高的实效性。
然而,分析一项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必须考虑效率与效果两个方面的内容。从效率这个维度看,本节课的第一项活动(即头脑风暴活动)用时四分钟,所耗费的时间过长,效率偏低。而在第三项活动中,由于教师未能在学生观看动画视频前给学生布置具体的观前任务,比如:Watch the movie and find out how many people there are in the story and who they are. 故而学生虽观看了动画,但他们的注意力没有明确的聚焦,因而这一活动的实效性并不强。
[案例四]
这是一节单词短语新授课。教学内容是有关描述蛋糕制作过程的表达。在教授新短语环节,为了帮助学生多感官地理解描述蛋糕制作过程的短语put some flour into a bowl、add some butter to the flour和mix them together等,从而形象、直观地感知及物动词put、add和mix的词义,教师在教学这些短语时让学生发挥想象,边说短语边做put flour、add butter和mix flour and butter together的动作。
[案例分析]
就设计意图而言,教师让学生边说短语边做动作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身体动作形象、直观地感知语言,准确地理解put、add、mix等动词的词义,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教师的意图看似基本实现了:学生们都说了短语,也做了相应的动作。甚至有学生站了起来,双手高高举起,一边不停地大幅度抖手,一边高声地说着:Put some flour into a bowl. Add some butter to the flour. 但是,像这种模拟的、借助想象边表达边做动作的活动能否真正帮助学生形象而直观地感知语言、理解句意?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此外,在活动中有的学生因情绪高涨不免做出一些夸张的动作,这些动作是否真的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put、add、mix的词义?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学生过于夸张的动作往往不合常理,有悖生活常识,不利于准确掌握词义。比如,学生高举双手、大幅度地倒面粉的动作就与生活常识不一致:倒面粉时动作不宜过大,否则面粉将四溅开来,到处飘飞。此外,特定语境下的put和add的词义其实很难用动作来准确呈现。比如,add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而不只是简单的“倒入”的含义。学生在虚拟的情景下怎么来用动作呈现?对于学生夸张的、有悖常理的动作,教师该怎么处理?是否需要指出、提醒,要不要纠正?纠正,可能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不纠正,似乎又意味着教学不严谨,意味着失去一个引导学生反思和发展严密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进一步思考。
三、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中的实效性问题及其对策
以上四个案例反映出在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对任务难度的把握不够准确,导致任务偏难或偏易,尤其是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认知需求和心理准备,故而导致活动任务过难或过易。比如,案例二的根据图片提示猜动物和“听音应答”游戏就显得过于简单,而案例一的运用全身反应法复述故事则过于困难,以致缺乏实效。
2. 教学活动的实际内容、组织形式、实施过程及最终成效缺乏内在的逻辑上的连续性与一致性,偏离设计意图,无法实现预设目标。比如,在案例四中,教师原本是想让学生通过做倒面粉、加黄油、搅拌等动作形象而直观地感知语言,准确理解put、add、mix等动词的词义。然而,由于教师没有利用实物辅助教学,而只是要求学生通过想象做出相应的动作,故而导致学生虽然踊跃地参与了课堂活动,却未必能准确地理解put、add、mix等动词的词义,以致最初的设计意图无法落实。
3. 在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生成关注不够,不能有效利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契机,推进并深化课堂教学。比如,在案例四中,当教师发现学生倒面粉的动作有悖于生活常识时,完全可以一边模仿学生的动作,一边追问:Can we put flour into a bowl this way? 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动作的合理性,并在反思的过程中深入理解put一词的语义。
4. 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时间分配和调控不当,如案例三中的头脑风暴活动就耗时过长。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在设计与实施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以学情为基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更要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设计难易程度适中、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与任务。
2. 确保活动的内容、形式、过程和效果与初期的设计意图相一致。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根据教学目标确立各项教学活动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决定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过程,以确保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3. 关注课堂生成。教师在组织与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参与情况和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尤其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料之外的事件。教师应对这些事件保持敏感并加以利用,将它们转变为教学契机,推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4. 合理分配和调控时间。有效课堂教学的达成需要多种力量的汇合及诸多条件的支撑,而教师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谢利民,2009)。因此,在设计与实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既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又关注教学的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参考文献
程晓堂,刘兆义. 2008. 小学英语[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明高. 2009. 有效教学的五大元素[J]. 课程·教材·教法,(4):16-20.
文朝晖. 2007.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9):9-11.
谢利民. 2009. 论有效课堂教学的教师素质[J]. 课程·教材·教法,(5):13-18.
————————
本文作者声明:未经本人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书面同意,任何媒体不得转载或摘编本文。
本文刊登在《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