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学篇)2014年第08期:围绕话题,重点训练,明晰主线——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浙江:卢爱华)

     【摘   要】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应以话题、训练和主线三个要素为出发点,对阅读教学的读前、读中和读后活动以及教 学的整体衔接进行设计。教师应在把握教学目标重心和分析文本内容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策略:围绕一个中心话题,突出一项重点训练,呈现一条明晰主线。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活动;活动设计;话题;训练;主线
 
阅读课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明确指出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通过对初中英语常态阅读课和展示阅读课进行观察和分析,笔者发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常态课]聚焦语言点,关注表层信息
在阅读教学常态课中,许多教师习惯把教学目标聚焦于词汇、优美的句子和复杂的句型结构等语言点上,对文本内容的处理只是蜻蜓点水,停留在表层意思的理解和表层信息的检测上。例如,教师在读中阶段组织学生通过扫读、略读、回读、细读、查读等阅读策略获取文本信息,但未能就如何运用这些阅读策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教学目标并未指向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的阅读策略并藉此获得了准确的信息。一篇文章学完,学生往往能说出其中的人物、时间、事件等,但对快速获取这些信息的方法和策略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
[展示课]活动堆砌,任务求全、求多
在各种阅读教学展示课中,不少教师往往采用了相同的教学模式:读前进行背景知识介绍、生词教授、内容预测;读中开展回答问题、填写表格等活动;读后开展应用性和评价性活动,巩固语言知识等。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整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常要求学生开展预测内容、猜测词义、获取信息、解析关联词、把握语篇结构、概括主题等大量缺乏层次和梯度的阅读活动,致使教学活动走马观花,阅读活动低效甚至无效;学生则应接不暇,陪着教师走完教学流程,但却鲜有收获。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文本特征,把握教学重点和主要教学目标,将整体性原则和趋向性原则相结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中摒弃平均用力的理念,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把握主要教学内容,以完成主要教学目标,并突破重点,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围绕一个话题、突出一项重点训练、呈现一条明晰主线为策略,对文本导入、读前词汇教学、读中阅读技能与阅读策略培养、读后巩固拓展及教学的整体衔接等进行有取舍、有侧重的设计,从而引导学生在有梯度、有指向、有序列、有联系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围绕一个话题,让内容更集中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以话题——功能——活动为编写思路,话题是单元的核心,是统领单元各板块的枢纽。教师在解读文本和教授语篇时必须要有话题意识,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设计的读前活动往往偏离话题,并未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起到铺垫作用。
1. 文本内容导入
一节好课一般都从话题导入新课。成功的导入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且能帮助学生预先感知即将学习的文本内容和语言结构。因此,有效的导入设计应紧扣文本内容,联系实际,寻找和挖掘符合学生需求的材料。
例如,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中Section B 2b 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阅读语篇时,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导入活动:
[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卡通人物欢度生日的视频,然后就视频内容与学生交流,从而引入话题birthday food。教师就视频内容向学生提问:
Who can you see in the movie?
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does Amanda eat for her birthday?
[导入2]为激活学生有关birthday food in different countries这一话题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和阅读课文标题对所学内容进行预测,并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回答以下问题: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Is it special? Why?
Read the title 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 What countries and what kinds of food do you think will be mentioned in the text?
[设计意图]
以上两种导入方式都紧紧围绕单元和文本话题birthday food,都指向同一个核心,避免了导入活动离题、漫无目的或思维跳跃太大,从而让学生轻松进入文本学习,唤醒他们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并对所学内容形成初步印象。
2. 读前词汇教学
词汇量是影响阅读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阅读前开展词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有些教师为了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在课堂上不处理词汇,而是借助词汇表,在早读或课前通过领读、讲授词义的方式教授单词;还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详细讲解每个词汇的音、形、义及用法,并把词汇记忆作为课后作业。这两种词汇教学方法都脱离语境,使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只停留在识记的层面,而要掌握主要目标词汇必须经历理解和运用两个阶段。读前的词汇教学应创设语境,并聚焦于话题。
(1)由话题核心词联想
词汇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贴切的话题语境。教师应将词汇与话题结合,根据课文标题或文本主要内容确定话题核心词,利用图片、视频、实物、文字以及教学语言等媒介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习得词汇,增进话题知识,为学习语篇做好准备。
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Unit 2“This Is My Sister.”中Section B 2b My Family阅读语篇时,教师可采用词汇联想活动,以文本话题my family (见图1)及其引发的分话题family photos (见图2)为中心词,激活话题词汇,并结合人物Jenny的家庭照片,在读前开展photo、in the first photo、in the next photo、girl、dog等词汇的学习,主要教学步骤如下:
Step 1: I have a big family. Who are they?

图1
Step 2: I am Jenny. Look at my family! They are in the photos.

图2
[设计意图]
读前词汇教学围绕话题核心词汇,且图文并茂,融生活、趣味、情景、主题于一体,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上活动能让学生熟悉与所学话题相关的词汇和知识点,了解语篇的大致内容,并以此为核心,帮助学生整体建构以话题为核心的语言知识体系,快速学习语言。
(2)以话题背景知识导入
有些较长的阅读语篇往往涵盖了较多的词汇,但并非每个词汇都要求学生在此语篇中掌握。如果在读前给学生输入过多的词汇和话题知识,不利于在阅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还可能会损害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对词汇进行分类和筛选。
词汇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关键词汇,是文本的主要词汇,它们对文本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学生不仅要识记其音、形、义,而且要掌握它们的具体用法。此类词汇的数量在一节课中不宜过多。第二类是认读词汇,学生只要掌握它们的音、形、义即可。第三类是可忽视词汇,这类词基本不影响学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学生认识即可。因此,读前的词汇教学主要是教学关键词汇,教师可在介绍课文的文化背景或相关知识时引入这些词汇。
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中Section B 2b“Who’s Got Talent?”阅读语篇时,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确立talent、beautifully、winner、prize、have . . . in common、play a role、be up to等为话题关键词汇,并设计如下教学步骤:
Step 1: 播放一段《中国好声音》的视频,并提出以下问题导入词汇学习:
What is the TV show?
What kind of TV show is it?
What can people do on this kind of show?
Who sings beautifully in the show?
Who sings more beautifully?
And who sings most beautifully?
Step 2: 呈现有关《中国好声音》的几张经典的截屏图片,并根据图片内容,依次教学winner、prize、have . . . in common、play a role、be up to这五个与talent show相关度较高的话题词汇。
[设计意图]
《中国好声音》是国内一档热播的音乐真人秀节目,教师以直观的视频播放方式使学生对语篇话题talent show产生感性认识。学生在观看音乐达人们出色才艺的同时,学习和感悟关键词汇talent的具体含义。教师将话题词汇与本单元的功能话题(作比较)相结合,教学副词beautifully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并通过图片教学话题词汇,深化学生对语篇文化背景的理解。
二、突出一项训练,让重点更明确
阅读教学应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与阅读策略为主要目标。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有的语篇适合开展预测内容的活动;有的语篇适合开展猜测词义的活动;有的语篇适合提炼段落主题句;有的语篇脉络清晰,适合解析文章结构。教师在设计读中教学活动时,应从文本内容和特征入手,设计符合语篇特点的阅读策略训练重点,以便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1. 解析文本,把握训练重点
教师对文本应有科学的解读视角,应根据文章的具体特点及篇章结构来设计教学过程和阅读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略读、寻读、预测、推理、分析、理解、评价等阅读策略和阅读技能。教师应理清主次,把握重点训练策略,切忌面面俱到。
例如,八年级上册Unit 6“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中Section B 2b是一篇有关resolution的阅读语篇,文章共三个段落,语篇结构、段落条理非常清晰,适合训练学生分析语篇结构和提取段落主题句的阅读策略。围绕这一训练重点,教师可设计如下阅读教学活动:
Step 1: Read the passage and underline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Do you know what a resolution is? It’s a kind of promise …
There are different kinds of resolutions. Some are about physical health …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most resolutions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 People hardly ever keep them! …
[设计意图]
段落主题句是指概括段落大意的句子,它通常位于段首或段尾,偶尔也会出现在段中。该语篇篇章结构非常明显,教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并判断、确定段落主题句,有助于学生区分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支持性细节。
Step 2: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match each paragraph with its main purpose according to the topic sentences you’ve underlined.
A. To question the idea of making resolutions.
B. To give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resolution”.
C. To discuss the different kinds of resolutions.
[设计意图]
以上三个选项中加下划线的三个关键词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在确定了段落主题句的基础上很容易找出与之相匹配的段落。该项活动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理解篇章结构和作者写作思路的能力,为后续开展课文复述和写作训练的输出活动作铺垫。
Step 3: Retell one of the paragraphs according to the diagram(见图3)below.

图3
[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将段落大意与作者的写作意图相融合,并以图表的形式概括和理清了文章结构脉络,降低了复述课文的难度。
Step 4: Write a passage about your resolution.(语言框架提示见图4。)

图4
[设计意图]
语篇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强调语篇结构和语篇意义的完整性,因此阅读教学要从语篇层面解读文章结构。以上四项阅读活动,以段落的主题句与段落写作意图为训练重心,从文本结构上为学生写作提供范本。
2. 梯度设计,复现阅读策略
每个语篇文本都有其核心目标,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在语篇学习结束后能用哪些语言及相应的逻辑结构来描述和谈论相关话题。而对于篇幅较长的泛读文本,则更应关注学生在阅读教学后哪些阅读技能与策略得到了发展。教师在确定主要的阅读策略后,在教学设计中应通过不同的有梯度的活动复现这些策略,以达到渗透和掌握阅读策略的目的。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非常重视阅读策略和阅读技能的培养,从八年级下册开始就给出了明确的阅读策略提示。
例如,九年级Unit 9“When Was It Invented?”中的泛读文本“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所提示的阅读策略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与文本互动的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在构建语篇意义和文章脉络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解(王新阳,2010)。该文章以basketball为关键词,介绍了篮球的产生、发展以及篮球运动的规则等内容。虽然该文章篇幅较长,生词量大,但运用该单元中提示的阅读策略——思维导图,不仅能铺开词汇教学,构建语篇意义,而且能展示文章脉络结构。教学设计如下:
Step 1: 教师与学生谈论自己的喜好,引入sports及Olympic events的话题,并通过思维导图(见图5)的形式呈现Olympic events,然后让学生用句型“I think . . . is an active sport which is played indoors/outdoors.”谈论各项运动,导入新课主题词basketball。

图5
Step 2: 围绕主题词basketball,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讨论的形式,在思维导图(见图6)中补充与basketball有关的词汇,为阅读活动作铺垫,并学习部分词汇,降低阅读难度。


图6
Step 3: 介绍basketball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在文中查找有关equipment的信息,并完成如下思维导图(见图7)。

图7
Step 4: 将篮球的各项装备,如the court、the basket、the backboard、the wooden floor等,与其相应的用途匹配。
Step 5: 播放一段介绍如何打篮球的视频。
Step 6: 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Who created basketball?
When and where did basketball become an Olympic event?
Can you find and underline the words or sentenc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history of basketball?
Step 7: 向学生介绍阅读策略——思维导图,并展示一些典型的思维导图。图8为教师根据该文本第一、二两段内容制作的有关篮球简略介绍的思维导图。

图8
Step 8: 小组合作讨论并绘制思维导图。学生细读课文,仿照示例,分组绘制并展示与篮球相关的不同内容的思维导图(见图9)。

图9
Step 9: 参照课文3a,完成全文思维导图(见图10),并根据该图尝试复述课文。

图10
[设计意图]
在以上教学设计中,思维导图的阅读策略在不同教学环节共出现了六次。从感知、理解、制作到应用,层层递进,正因为有了足够的复现与训练,学生对该阅读策略的掌握得到强化,从而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阅读策略训练目标。
三、呈现一条主线,让条理更分明
教学主线是指教材中提纲挈领的中心线索,如课文中的关键词、主要句型、中心句、中心话题和语言功能等。教学主线能够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和探究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教学主线为中心来展开,即将整节课的活动汇成一个定向活动的整体,从而使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严谨、富有条理(戴咏梅,2005)。
在日常教学或各类公开课中,教师都很重视导入部分的设计,会设置一个或多个情景进行导入,也有教师只是在语言输出环节创设情景,但较少有教师能将创设的情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语篇的主要线索,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条明晰的教学主线,有意识地围绕主线开展系列化的教学活动。这样就会将散落在语篇中的信息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帮助学生形成有序的认知内容。
例如,九年级Unit 6“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中的阅读语篇“I Only Eat Food that Tastes Good.”以三位年轻人Peter、Laura和Tony对话的形式,讨论和陈述了各自不同的饮食习惯及对饮食的个人观点。教师可以通过文本解读将教学主线预设为different people's diets and opinions on food,使各个教学程序沿着此线索逐步呈现。教学设计如下:
Step 1: 导入
教师就有关金钱与健康的话题让学生发表观点:I have two gifts for you, money and health. Which do you prefer? Why? 并引导学生用以下句型回答:I prefer money/health because . . .
然后教师表达自己的观点:I prefer health. What is important for health? 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接着提出自己的看法:I think food is important for health. 之后继续提问并组织学生开展有关食物名词的小组竞赛活动:
What food do you knowabout?
Which ones are healthy, and which ones are unhealthy?
Let's have a competition and see which group can list the most kinds of healthy and unhealthy food.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线索暗藏于话题中,本环节导入中心话题词food,并以竞赛的形式激活学生有关food的已有知识,同时让学生了解健康食品和不健康食品。
Step 2: 读前
教师呈现班上学生Mandy及其父亲最喜爱的一些食物,然后提问:Who do you think has a healthier diet? Why? 学生根据图片判断后回答:Mandy's father has a healthier diet.
教师结合图片表达自己的饮食习惯:To be honest, I like food that . . .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判断人物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将教学线索从food延伸到people’s diets。
Step 3: 读中
教师向学生介绍:Some people are talking about food and their diets, too. 并提问:Who are they? 之后让学生浏览课文并找出答案:They’re Peter, Laura, and Tony. 接着让学生细读课文,将人物与其相应的饮食匹配(见图11)。

图11
学生再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对话中的信息将人物与其观点匹配(见下表)。

 
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完成下表:
Name
Food that they prefer to eat
Food that they prefer not to eat
 
 
 
 
 
 
[设计意图]
读中环节的四项活动围绕different people’s diets and opinions on food这一主线展开,不同活动之间在内容上有递进性,在难度上有层次性,避免了活动的单调和重复。
Step 4: 读后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汇报活动。首先学生谈论各自最喜爱的食物和饮料,并陈述理由,然后小组代表根据各组员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如下汇报:
In my group, we have different ideas about food and drink. My friend _______prefers to eat/drink _______, because _______ is food that _______, and _______ is a kind of drink that _______ . . .
之后,教师让学生给Mandy写一封电子邮件,针对她的情况给她提出一些有关健康饮食习惯的建议。
[设计意图]
读后巩固和拓展活动秉承主线——different people's diets and opinions on food,与导入和读前活动相呼应。写作活动中,Mandy这个人物再次出现,借助真实的语言情境,实现由文本到生活的回归。
各个教学活动的呈现顺序应遵循学生的心理期待和语言学习规律,先输入后输出。从阅读三个环节的功能来看,读前为铺垫,读中重训练,读后求拓展,三者是递进关系,阅读任务的难度也应依次推进。线索是串联各个教学活动的灵魂,没有教学主线的课堂势必散乱零碎。教师要围绕教学主线设计形式多样且富有层次的活动,从读前、读中到读后,将话题与线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由简到难,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结束语
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元化,但一节没有主话题的课会杂乱而没有意义;一节没有训练重点的课会试图面面俱到,结果却毫无突破;一节没有教学主线的课可能会是教学活动的堆砌。一节成功的课,其内涵一定是丰厚的,其程式必定是简约的,这离不开教师的话题意识,离不开教师对语篇重点的解读,离不开教师设置的清晰的主线。教师应精心解读文本,借助文本特征,围绕话题,训练重点,提炼主线,开展有梯度、有层次、有指向、有序列、有联系的阅读教学活动。
——————————
参考文献
戴咏梅.2005. 精心设计教学主线,努力筑造学习之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2):10-13.
教育部.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Go for It!)九年级[T].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Go for It!)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T].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Go for It!)八年级上册[T].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新阳.2010.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5):32-38.
——————————
本文作者声明:未经本人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书面同意,任何媒体不得转载或摘编本文。
附作者信息:卢爱华  浙江省桐庐县教育局教研室